一种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72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电路板。第一壳体具有底板和一对侧板,一个开设侧板有控制器接口避让孔,底板的上表面集成有多个压铆螺母;第二壳体具有顶板和一对端板,端板的布置方位与侧板互补,顶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立柱导套;电路板被夹持在多个压铆螺母和多个立柱导套之间,电路板的控制器接口嵌合在控制器接口避让孔中,电路板开设有多个螺栓通孔;立柱导套中穿设的螺栓穿透对位的螺栓通孔并螺接于对位的压铆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固定螺栓与压铆螺母螺接的固定方式,既对电路板起到固定和夹持的作用,又使第一、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减少了侧向螺钉固定孔,使装配过程利于自动化生产。

A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装配技术,特别涉及有助于简化装配工艺的一种控制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装配框架是一种钣金结构件,通常需要进行焊接以及较多的螺钉固定孔,钣金和装配工艺复杂。钣金工艺需要多次焊接,浪费金属材料,并且需要开模具;较多的螺钉固定孔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固定螺钉,增大了材料成本。装配工艺需要大量的工时成本,特别侧向固定上第一壳体,操作不方便,而且不利于全自动化式的装配。基于上述需求,提供一种装配简便的控制器,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能够简化装配工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控制器接口避让孔,并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集成有多个压铆螺母;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顶板、以及在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的一对端板,所述一对端板的布置方位与所述一对侧板互补,并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立柱导套;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夹持在对位布置的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和多个所述立柱导套之间,所述电路板的控制器接口嵌合在所述控制器接口避让孔中,并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和多个所述立柱导套对位开设的多个螺栓通孔;其中,每个所述立柱导套中穿设有螺栓,并且,每个所述立柱导套中穿设的螺栓穿透对位的所述螺栓通孔并螺接于对位的所述压铆螺母。可选地,所述立柱导套和所述压铆螺母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螺栓通孔的内径。可选地,所述立柱导套的内径大于所述螺栓的外径。可选地,所述压铆螺母的顶面与所述控制器接口避让孔的底边的高度差等于控制器接口的底面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的高度差。优选地,所述螺栓为沉头螺栓。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与所述沉头螺栓相配合的锥形螺栓安装孔。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所述端板的下边缘折弯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具有控制器安装孔。可选地,对位布置的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多个所述立柱导套以及多个所述螺栓通孔呈四角分布。可选地,对位布置的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多个所述立柱导套以及多个所述螺栓通孔分布在所述控制器的平面中心及四角。由上可见,本申请利用固定螺栓与压铆螺母螺接的固定方式,既对电路板起到固定和夹持的作用,又使第一、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从而省去了控制器板侧向固定的方式,减少了螺钉固定孔,使装配过程利于自动化生产;第一、第二壳体的一体化成型方式,省去焊接和开模具的步骤,节省了材料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标号说明100控制器110第一壳体111底板112、112'侧板113控制器接口避让孔114铆接螺母120第二壳体121顶板122、122'端板123立柱导套124螺栓125锥形螺栓安装孔126、126'翻边127控制器安装孔130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以及电路板130。其中,第一壳体110具有底板111、以及在底板111的相对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一对侧板112、112',一对侧板112、112'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控制器接口避让孔113,并且,底板111的上表面集成有多个压铆螺母114。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接口避让孔113开设在侧板112上。第二壳体120具有顶板121、以及在顶板121的相对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的一对端板122、122',一对端板122、122'的布置方位与一对侧板112、112'互补,并且,顶板121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立柱导套123。电路板130被夹持在对位布置的多个压铆螺母114和多个立柱导套123之间,电路板130的控制器接口131嵌合在控制器接口避让孔113中,并且电路板130开设有与多个压铆螺母114和多个立柱导套123对位开设的多个螺栓通孔132;其中,每个立柱导套123中穿设有螺栓124,并且,每个立柱导套123中穿设的螺栓124穿透对位的螺栓通孔132并螺接于对位的压铆螺母114。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请参见图2和图3,为了实现立柱导套123和压铆螺母114的夹持作用,立柱导套123和压铆螺母114的外径均大于电路板130的螺栓通孔132的内径。为了实现立柱导套123对螺栓124的导向作用,立柱导套123的内径大于螺栓124的外径。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立柱导套123可以选择无缝钢管或者选择内径大于螺栓外径的压铆螺母标准件替代。为了实现电路板130的平面支撑,压铆螺母114的顶面与控制器接口避让孔113的底边的高度差等于控制器接口131的底面与电路板130的下表面的高度差。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130在第一壳体平置时,控制器接口131的底面支撑于控制器接口避让孔113的底边,电路板130的下表面支撑于压铆螺母114的顶面。为了实现第二壳体120的顶面121的上表面的平整度,螺栓124为沉头螺栓,第二壳体120形成有与沉头螺栓相配合的锥形螺栓安装孔125。为了减少焊接及开模具的步骤,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均只需要弯折操作即可成型,不需要焊接及开模具的操作,不仅节省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而且也适于自动化生产。为了便于控制器100的安装,端板122、122'的下边缘折弯形成有翻边126、126',翻边具有控制器安装孔127。为了实现对电路板130更好的支撑,对位布置的多个压铆螺母114、多个立柱导套123以及多个螺栓通孔132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控制器接口避让孔,并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集成有多个压铆螺母;/n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顶板、以及在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的一对端板,所述一对端板的布置方位与所述一对侧板互补,并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立柱导套;/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夹持在对位布置的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和多个所述立柱导套之间,所述电路板的控制器接口嵌合在所述控制器接口避让孔中,并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和多个所述立柱导套对位开设的多个螺栓通孔;/n其中,每个所述立柱导套中穿设有螺栓,并且,每个所述立柱导套中穿设的螺栓穿透对位的所述螺栓通孔并螺接于对位的所述压铆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底板、以及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向上折弯形成的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控制器接口避让孔,并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集成有多个压铆螺母;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顶板、以及在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的一对端板,所述一对端板的布置方位与所述一对侧板互补,并且,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立柱导套;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夹持在对位布置的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和多个所述立柱导套之间,所述电路板的控制器接口嵌合在所述控制器接口避让孔中,并且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压铆螺母和多个所述立柱导套对位开设的多个螺栓通孔;
其中,每个所述立柱导套中穿设有螺栓,并且,每个所述立柱导套中穿设的螺栓穿透对位的所述螺栓通孔并螺接于对位的所述压铆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导套和所述压铆螺母的外径均大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螺栓通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导套的内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王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