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94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它包括装有火焰壳体、火焰引射管和火焰喷嘴的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与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安装于一体的红外燃烧器;所述红外燃烧器包括一红外壳体,一在红外壳体上平面架搁的、其板上设有暗火通孔的红外陶瓷板,一在红外陶瓷板下方设置的红外引射管,以及在红外引射管的另一端安装的红外喷嘴,由此复合组成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现有的燃烧器有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和整体应用红外的燃烧器,前者的缺点是燃烧不完全,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高、污染大;后者虽然解决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过高的问题,但是其功率调节范围不能适应热量要求大小不等的各种使用场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它能调节热量,大量减少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提高热效率。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它包括装有火焰壳体、火焰引射管和火焰喷嘴的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它还包括与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安装于一体的红外燃烧器;所述红外燃烧器包括一红外壳体,一在红外壳体上平面架搁的、其板上设有暗火通孔的红外陶瓷板,一在红外陶瓷板下方设置的红外引射管,以及在红外引射管的另一端安装的红外喷嘴,由此复合组成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本技术以气体燃烧,其燃烧表面直接辐射热量,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与燃气预混,燃气与空气混合后均从燃烧器的多孔表面送出,点火后燃烧,此时的燃烧速度很快,看不见火焰,几分钟后表面就呈现一片红色,向外辐射热量,为无火焰燃烧。本技术能调节热量,当全部打开时热量最大,而关闭红外燃烧器、只打开气体燃烧器时热量中等,如将气体燃烧器关小就可得到小热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述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看图1和图2,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它包括装有火焰壳体1、火焰引射管2和火焰喷嘴3的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它还包括与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安装于一体的红外燃烧器。红外燃烧器包括一红外壳体4,一在红外壳体4上平面架搁的、其板上设有暗火通孔的红外陶瓷板5,一在红外陶瓷板5下方设置的红外引射管6,以及在红外引射管6的另一端安装的红外喷嘴7。在火焰壳体1的外侧可装有熄火保护装置8。由此,大气式火焰燃烧器与红外燃烧器复合组成本技术所述的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使用时,打开阀门,燃气进入红外喷嘴,经过红外引射管,与空气良好地混合后,再进入红外壳体,到达红外陶瓷板,在点燃后三分钟内,红外陶瓷板就呈红色,进行无焰燃烧,产生红外辐射热。同时,当打开阀门后,燃气也进入火焰喷嘴,经过火焰引射管,与空气良好地混合后,再进入火焰壳体,到达火焰口,点燃后即出现火焰燃烧,这时将熄火保护装置推开,打开燃气阀,此时的燃烧是由外圈红外与内部火焰组合成复合燃烧,产生的热量最大。然后继续旋转阀门,可将红外关闭,仅剩下火焰燃烧,热量减少三分之二,再继续旋转阀门,就可继续减少火焰燃烧,达到小热量燃烧。本技术燃烧启动快,热效率高,污染低,投资少,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商业方面,例如在工业上可用于油漆烘干、纺织印染脱水、热定型、陶瓷行业烘坯、脱水脱模、医药针剂和药瓶烘干、木材、纸品干燥等;在民用上可用于燃气灶具、热水器、取暖器等;在商业上可用于食品烘烤、食品脱水等。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它包括装有火焰壳体、火焰引射管和火焰喷嘴的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与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安装于一体的红外燃烧器;所述红外燃烧器包括一红外壳体,一在红外壳体上平面架搁的、其板上设有暗火通孔的红外陶瓷板,一在红外陶瓷板下方设置的红外引射管,以及在红外引射管的另一端安装的红外喷嘴,由此复合组成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壳体的外侧装有熄火保护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它包括装有火焰壳体、火焰引射管和火焰喷嘴的大气式火焰燃烧器,还包括与大气式火焰燃烧器安装于一体的红外燃烧器。红外燃烧器包括一红外壳体,一在红外壳体上平面架搁的、其板上设有暗火通孔的红外陶瓷板,一在红外陶瓷板下方设置的红外引射管,以及在红外引射管的另一端安装的红外喷嘴,由此复合组成燃气红外与大气式火焰组合型燃烧器。本技术能调节热量,大量减少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提高热效率。文档编号F23D14/00GK2394102SQ9922778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徐吉浣, 秦朝葵, 袁林森 申请人:上海同济三星燃气设备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吉浣秦朝葵袁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三星燃气设备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