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71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将蹄片的面板下端包裹至翼板的第一孔外侧,面板上端包裹至滚轮外侧;在制动毂的限位环与制动环之间且沿其轴线轴向分布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制动环的外侧面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通过将面板包裹在翼板的整体外侧,加长面板的覆盖长度,使之与翼板包边的位置超过第一轴孔和安装滚轮的第三孔位置,使得蹄片的强度增加,避免在制动时翼板疲软或折断;在制动毂设置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形成扇叶一样带动气流流动,使得散热加快,第二加强筋增加了制动毂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速了制动毂和内部的制动器的散热效率,避免制动毂和内部的制动器因制动时产生高温而导致其疲软、影响制动。

A brake axle for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
本技术涉及挂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中国挂车轴市场上,70%-80%是美式13吨轴,美式13吨车轴最大的缺点就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制动毂随着轮毂或者转轴高速转动,因此在挂车制动时,制动器的制动片挤压制动毂产生摩擦,进而通过摩擦力使得车辆减速。而现有的制动器的蹄片的面板仅设在翼板中部相比,翼板两端没有与面板连接的位置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制动疲软,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刹车距离较长,制动力偏小,受力过大时还会导致翼板折断,导致制动器失灵;并且,在制动时,制动片与制动毂摩擦,会产生高温,高温也会导致制动毂和制动器的零部件疲软。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轴容易产生疲软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包括制动毂和安装在制动毂内部的制动器,其中,制动器包括底板、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蹄片,蹄片包括一块面板和两块翼板,且蹄片通过翼板与底板连接;底板下端设有第一轴,翼板下端设有与第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孔,翼板上端且在两块翼板之间设有滚轮,两块蹄片的之间且在上端设有与滚轮抵接的S形凸轮,S形凸轮的中心固定有第二轴,第二轴与底板转动连接,蹄片上端还设有第二孔,两块蹄片的第第二孔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面板内弧面与两块翼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且面板下端包裹至翼板的第一孔外侧,面板上端包裹至滚轮外侧;面板的外侧弧面固定有制动片;制动毂包括与制动片接触的制动环和设在制动环一端面的限位环,限位环与制动环之间且沿其轴线轴向分布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制动环的外侧面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用于挂车制动轴中,翼板上端设有第三孔,在第三孔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轴,滚轮套设在第四轴的中部且在两块翼板之间。所述的用于挂车制动轴中,第三孔设在第二孔的上方。所述的用于挂车制动轴中,拉伸弹簧连接在远离底板一侧的翼板的第二孔上。所述的用于挂车制动轴中,翼板上端折弯,使蹄片上的两块翼板之间上端的距离小于中部的距离。所述的用于挂车制动轴中,第二加强筋包括环形设置在制动环远离限位环一侧的加强环和沿轴向设置的制动环外表面中部的加强条。所述的用于挂车制动轴中,制动环、限位环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为一体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1、通过将面板包裹在翼板的整体外侧,加长面板的覆盖长度,使之与翼板包边的位置超过第一轴孔和安装滚轮的第三孔位置,使得蹄片的强度增加,避免在制动时翼板疲软或折断;2、在制动毂设置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形成扇叶一样带动气流流动,使得散热加快,第二加强筋增加了制动毂外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速了制动毂和内部的制动器的散热效率,避免制动毂和内部的制动器因制动时产生高温而导致其疲软、影响制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动器的蹄片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动器的蹄片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动器的制动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包括制动毂7和安装在制动毂7内部的制动器,其中,制动器包括底板1、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的蹄片6,蹄片6包括一块面板61和两块翼板62,且蹄片6通过翼板62与底板1连接;底板1下端设有第一轴11,翼板62下端设有与第一轴11转动连接的第一孔63,翼板62上端且在两块翼板62之间设有滚轮2,两块蹄片6的之间且在上端设有与滚轮2抵接的S形凸轮3,S形凸轮3的中心固定有第二轴,第二轴与底板1转动连接,蹄片6上端还设有第二孔64,两块蹄片6的第第二孔64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4,面板61内弧面与两块翼板6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面板61的外侧弧面固定有制动片5,制动片5用于与制动毂7产生摩擦。具体的,上述中的底板1、蹄片6、S形凸轮3、拉伸弹簧4组成制动器结构,其蹄片6的翼板62的下端与底板1转动连接,因此,在刹车时,刹车传动结构带动第二轴,使得S形凸轮3转动,推动与S形凸轮3抵接的滚轮2移动,即推动蹄片6绕着第一轴11转动,使得制动片5与制动毂7的内壁面产生摩擦力而实现刹车功能。进一步的,面板61下端包裹至翼板62的第一孔63外侧,面板61上端包裹至滚轮2外侧;即面板61包裹在翼板62的整体外侧,加长面板61的覆盖长度,使之与翼板62包边的位置超过第一轴11孔和安装滚轮2的第三孔65位置,使得蹄片6的强度增加,现有的面板61仅设在翼板62中部相比,翼板62两端没有与面板61连接的位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与现有的蹄片6相比,其可有效的避免在制动时翼板62疲软或折断。翼板62上端设有第三孔65,在第三孔65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轴21,滚轮2套设在第四轴21的中部且在两块翼板62之间,具体的,固定在同一块面板61上的两块翼板62的上端均开有第三孔65,第三孔65上转动连接第四轴21,滚轮2安装在第四轴21的中部,其中,第四轴21与第三孔65、滚轮2与第四轴21均为可转动连接,使得在制动时,即S形凸轮3推动滚轮2时,减小了摩擦力,提高滚轮2的滚动效率,降低制动的反应时间。其中,第三孔65设在第二孔64的上方,且第三孔65设在翼板62上端接近末端处。优选的,拉伸弹簧4连接在远离底板1一侧的翼板62的第二孔64上,当然,也可以在蹄片6的两块翼板62上均设置有拉伸弹簧4,使得两根拉伸弹簧4对称的连接在S形凸轮3两侧。该拉伸弹簧4用于对称设置的两块蹄片6的复位。参照图2和图3,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合理的提高面板61的强度,翼板62需要关于面板61对称的设在面板61上,且两块翼板6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制动器较大时,两块翼板62之间较大,则需要宽度较大的凸轮3和滚轮2,导致制动器的质量增加,影响制动效果,因此,在翼板62上端折弯64,该折弯64在翼板62与面板61始终保持垂直状态,使蹄片6上的两块翼板62之间上端的距离小于中部的距离,使得可以安装宽度较小的凸轮3和滚轮2,并且不会降低蹄片6和第四轴21的刚性。参照图4,与上述制动器配合使用的制动毂7中,制动毂7包括与制动片5接触的制动环71和设在制动环71一端面的限位环72,限位环72与制动环71之间且沿其轴线轴向分布有多个第一加强筋73,制动环71的外侧面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74,第二加强筋74包括环形设置在制动环71远离限位环72一侧的加强环741和沿轴向设置的制动环71外表面中部的加强条742。具体的,制动环71和限位环72组成现有的制动毂7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包括制动毂和安装在制动毂内部的制动器,其中,制动器包括底板、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蹄片,蹄片包括一块面板和两块翼板,且蹄片通过翼板与底板连接;底板下端设有第一轴,翼板下端设有与第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孔,翼板上端且在两块翼板之间设有滚轮,两块蹄片的之间且在上端设有与滚轮抵接的S形凸轮,S形凸轮的中心固定有第二轴,第二轴与底板转动连接,蹄片上端还设有第二孔,两块蹄片的第第二孔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其特征在于,面板内弧面与两块翼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且面板下端包裹至翼板的第一孔外侧,面板上端包裹至滚轮外侧;面板的外侧弧面固定有制动片; 制动毂包括与制动片接触的制动环和设在制动环一端面的限位环,限位环与制动环之间且沿其轴线轴向分布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制动环的外侧面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挂车制动轴,包括制动毂和安装在制动毂内部的制动器,其中,制动器包括底板、两个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蹄片,蹄片包括一块面板和两块翼板,且蹄片通过翼板与底板连接;底板下端设有第一轴,翼板下端设有与第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孔,翼板上端且在两块翼板之间设有滚轮,两块蹄片的之间且在上端设有与滚轮抵接的S形凸轮,S形凸轮的中心固定有第二轴,第二轴与底板转动连接,蹄片上端还设有第二孔,两块蹄片的第第二孔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其特征在于,面板内弧面与两块翼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且面板下端包裹至翼板的第一孔外侧,面板上端包裹至滚轮外侧;面板的外侧弧面固定有制动片;制动毂包括与制动片接触的制动环和设在制动环一端面的限位环,限位环与制动环之间且沿其轴线轴向分布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制动环的外侧面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挂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灵张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何氏协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