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63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轴体顶面与轴头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焊缝焊接,连接板两端分别轴体和轴头的连接部的侧面焊接,且连接板的中部不与第一焊缝处固定,即连接板的周围不完全焊接,使得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保持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并且本申请的轴体端面与轴头不焊接,轴头的连接部端面与轴体不焊接,使得在振动时,利用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减缓对焊缝的冲击,避免长期对焊缝的突然冲击而造成断裂,比现有的将连接板周围完全焊接、且轴体和轴头接触处完全焊接的焊接方式相比,可以增长凹轴的使用寿命。

A concave axle for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挂车中,为降低其重心高度,使得行使更安全,通常使用到凹轴来实现其高度差。而现在的凹轴中,凹轴的轴头、轴体和连接板均完全焊死,进而使得轴头、轴体和连接板失去了其本身材料的延展性,并且其焊接后在焊接处收到较大力的冲击时,由于焊缝的脆性比轴头、轴体和连接板本身材料脆性大,因此容易产生断裂,导致凹轴的使用寿命减短。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凹轴完全焊死而导致在振动时受到冲击力较大而减短其使用受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包括两个轴头、轴体和连接板;所述轴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体连接的连接部;轴体两端的顶面分别与所述轴头的连接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板设置在轴头和轴体的两侧面,且连接板分别与连接部和轴体的侧面固定,轴体和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为方形,且轴体和连接部的四角均设有倒角,轴体两端的顶面分别与轴头的连接部的底面在两侧的倒角处焊接固定,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一焊缝,第一焊缝的长度小于连接板的长度,连接板两端分别与轴体和连接部焊接,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二焊缝,且第一焊缝不与第二焊缝交叉重叠。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所述连接板两端设置有塞焊孔,并且通过塞焊孔分别与轴体和连接板焊接。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第一焊缝的长度为连接板的长度1/2—4/5。<br>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第一焊缝的长度为连接板的长度3/4。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第一焊缝设在靠近轴体端部一侧。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第二焊缝包括连接板与轴体焊接的第二焊缝A、连接板与连接部焊接的第二焊缝B,且第二焊缝A和第二焊缝B均不与第一焊缝相交。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所述倒角为圆弧倒角。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轴体和连接部的端面设有圆弧倒角。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中,轴体和连接部均为方管状。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轴体顶面与轴头的连接部通过第一焊缝焊接,连接板两端分别轴体和轴头的连接部的侧面焊接,且连接板的中部不与第一焊缝处固定,即连接板的周围不完全焊接,使得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保持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并且本申请的轴体端面与轴头不焊接,轴头的连接部端面与轴体不焊接,使得在振动时,利用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减缓对焊缝的冲击,避免长期对焊缝的突然冲击而造成断裂,比现有的将连接板周围完全焊接、且轴体和轴头接触处完全焊接的焊接方式相比,可以增长凹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挂车的凹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挂车的凹轴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用于挂车的凹轴的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挂车的凹轴拆去连接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包括两个轴头2、轴体1和连接板3;所述轴头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体1连接的连接部21;轴体1两端的顶面分别与所述轴头2的连接部21的底面固定,连接板3设置在轴头2和轴体1的两侧面,且连接板3分别与连接部21和轴体1的侧面固定,轴体1和连接部21的横截面均为方形,且轴体和连接部的四角均设有倒角4,该倒角4优选为圆弧倒角。参阅图3和图4,轴体1两端的顶面分别与轴头2的连接部21的底面在两侧的倒角4处焊接固定,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一焊缝5,第一焊缝5的长度小于连接板3的长度,其中,第一焊缝5的长度为连接板3的长度1/2—4/5,第一焊缝的长度优选为连接板的长度3/4,且第一焊缝设在靠近轴体端部一侧。参阅图2和图3,具体的,连接板3两端分别与轴体1和连接部21焊接,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二焊缝6,且第一焊缝5不与第二焊缝6交叉重叠。即第二焊缝6包括连接板与轴体焊接的第二焊缝A62、连接板与连接部焊接的第二焊缝B61,且第二焊缝A62和第二焊缝B61均不与第一焊缝相交。上述中,轴体1顶面与轴头2的连接部21通过第一焊缝5焊接,连接板3两端分别与轴体1和轴头2的连接部21的侧面焊接,且连接板3的中部不与第一焊缝5处固定,即连接板3的周围不完全焊接,使得连接板3在上下方向保持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并且本申请的轴体端面与轴头不焊接,轴头的连接部端面与轴体不焊接。具体的,轴体1和连接部21均为方管状,在轴体1、轴头2和连接板3本身的材料中,通常具有微小的延展性,即在短时受力过大但受力没有达到断裂的情况下,其本身会产生微量变形而减缓冲击力,在冲击力去除时其自动恢复。虽然,焊接的连接方式比较牢固,但其在焊接后填充焊缝的材料较脆,在受到冲击时其形成脆弱区,容易发生断裂,因此,通过本申请的第一焊缝和第二焊缝的焊接方式,使得连接板的周围不完全焊接,保持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在上下方向的延展性,在振动时,利用连接板材料本身的延展性,减缓对焊缝的冲击,避免长期对焊缝的突然冲击而造成断裂,比现有的将连接板周围完全焊接、且轴体和轴头接触处完全焊接的焊接方式相比,可以增长凹轴的使用寿命。参阅图2,连接板3两端设置有塞焊孔31,并且连接板3通过塞焊孔3分别与轴体1和连接部21焊接。通过塞焊孔设置,使得增加焊接的面积。参阅图4,优选的,轴体1和连接部21的端面设有圆弧倒角7,使得在振动时,轴体、轴头和连接板利用其本身的延展性微量变形时,轴体端面不会对轴头产生瞬间的冲击,而连接部的端面也不会对轴体产生瞬间的冲击,使得凹轴的使用寿命增长。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包括两个轴头、轴体和连接板;所述轴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体连接的连接部;轴体两端的顶面分别与所述轴头的连接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板设置在轴头和轴体的两侧面,且连接板分别与连接部和轴体的侧面固定,其特征在于,轴体和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为方形,且轴体和连接部的四角均设有倒角,轴体两端的顶面分别与轴头的连接部的底面在两侧的倒角处焊接固定,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一焊缝,第一焊缝的长度小于连接板的长度,连接板两端分别与轴体和连接部焊接,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二焊缝,且第一焊缝不与第二焊缝交叉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挂车的凹轴,包括两个轴头、轴体和连接板;所述轴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轴体连接的连接部;轴体两端的顶面分别与所述轴头的连接部的底面固定,连接板设置在轴头和轴体的两侧面,且连接板分别与连接部和轴体的侧面固定,其特征在于,轴体和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为方形,且轴体和连接部的四角均设有倒角,轴体两端的顶面分别与轴头的连接部的底面在两侧的倒角处焊接固定,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一焊缝,第一焊缝的长度小于连接板的长度,连接板两端分别与轴体和连接部焊接,该处焊接焊缝为第二焊缝,且第一焊缝不与第二焊缝交叉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两端设置有塞焊孔,并且通过塞焊孔分别与轴体和连接板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挂车的凹轴,其特征在于,第一焊缝的长度为连接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灵李卓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何氏协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