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40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隔音框,所述第一隔音框顶部的四周均焊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隔音框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二隔音框,所述第二隔音框的右侧设有第三隔音框,所述第二隔音框和第三隔音框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第一隔音框、第一限位杆、第二隔音框、第三隔音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二限位杆、减震结构和模具的设置,使模具具有降噪和对自身缓冲保护的优点,对工作人员进行降噪保护,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噪音较大、且无法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

A kind of noise reducing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噪式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可降噪式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且模具在进行使用时,会受到压力机械的冲击,导致模具的使用寿命变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降噪式模具,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具备降噪和对自身缓冲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噪音较大、且无法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隔音框,所述第一隔音框顶部的四周均焊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隔音框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二隔音框,所述第二隔音框的右侧设有第三隔音框,所述第二隔音框和第三隔音框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音框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右侧与第三隔音框的左侧焊接,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的顶部放置有模具。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模具的底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隔音框的左侧和第三隔音框的右侧均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二隔音框的右侧和第三隔音框的左侧均开设有半圆通孔,且两个半圆通孔可组成一个整圆。优选的,所述模具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打击头,所述打击头的顶部穿过半圆通孔并延伸至第二隔音框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音框、第二隔音框和第三隔音框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且其内部均通过粘合剂黏连有消音板材和吸音板材。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为光滑凹面,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表面均为光滑凸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底板、第一隔音框、第一限位杆、第二隔音框、第三隔音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二限位杆、减震结构和模具的设置,使模具具有降噪和对自身缓冲保护的优点,对工作人员进行降噪保护,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噪音较大、且无法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隔音框、3第一限位杆、4第二隔音框、5第三隔音框、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第二限位杆、9减震结构、91底座、92支撑杆、93弹簧、94支撑板、10模具、11把手、12打击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隔音框2,第一隔音框2顶部的四周均焊接有第一限位杆3,第一隔音框2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二隔音框4,第二隔音框4的右侧设有第三隔音框5,第二隔音框4和第三隔音框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二隔音框4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第二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8,第二限位杆8的右侧与第三隔音框5的左侧焊接,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减震结构9,减震结构9的顶部放置有模具10,减震结构9包括底座91,底座9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92,支撑杆92的数量为若干个,支撑杆9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3,支撑杆92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94,支撑板94的顶部与模具10的底部相接触,弹簧93的顶部与支撑板94的底部相接触,弹簧93的底部与底座91的顶部相接触,第二隔音框4的左侧和第三隔音框5的右侧均焊接有把手11,把手1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第二隔音框4的右侧和第三隔音框5的左侧均开设有半圆通孔,且两个半圆通孔可组成一个整圆,模具10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打击头12,打击头12的顶部穿过半圆通孔并延伸至第二隔音框4的上方,第一隔音框2、第二隔音框4和第三隔音框5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且其内部均通过粘合剂黏连有消音板材和吸音板材,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的内部均为光滑凹面,第一限位杆3和第二限位杆8的表面均为光滑凸面,通过把手11和防滑纹的配合使用,可以增大把手11表面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对把手11进行抓取,对第二隔音框4和第三隔音框5进行移动,通过半圆通孔的使用,可以让打击头12漏出,方便工作人员对模具10进行使用,通过底板1、第一隔音框2、第一限位杆3、第二隔音框4、第三隔音框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第二限位杆8、减震结构9和模具10的设置,使模具具有降噪和对自身缓冲保护的优点,对工作人员进行降噪保护,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噪音较大、且无法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使用时,将模具10组合好后,将模具10放置在支撑板94上,随后将第二限位杆8塞入第二滑槽7的内部,将第二隔音框4与第三隔音框5进行组合,随后将打击头12从半圆通孔中穿过,并将第一滑槽6对准第一限位杆3,使第一限位杆3进入第一滑槽6的内部,随后可对模具10进行使用,模具10在进行使用时,产生噪音和晃动,第一隔音框2、第二隔音框4和第三隔音框5对噪音进行吸收和隔档,支撑板94随着模具10的晃动对弹簧93进行挤压,弹簧93对模具10的运动进行缓冲。本技术通过把手和防滑纹的配合使用,可以增大把手表面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对把手进行抓取,对第二隔音框和第三隔音框进行移动,通过半圆通孔的使用,可以让打击头漏出,方便工作人员对模具进行使用。综上所述:该可降噪式模具,通过底板1、第一隔音框2、第一限位杆3、第二隔音框4、第三隔音框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第二限位杆8、减震结构9和模具10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在进行使用时噪音较大、且无法对自身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隔音框(2),所述第一隔音框(2)顶部的四周均焊接有第一限位杆(3),所述第一隔音框(2)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二隔音框(4),所述第二隔音框(4)的右侧设有第三隔音框(5),所述第二隔音框(4)和第三隔音框(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音框(4)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8),所述第二限位杆(8)的右侧与第三隔音框(5)的左侧焊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减震结构(9),所述减震结构(9)的顶部放置有模具(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隔音框(2),所述第一隔音框(2)顶部的四周均焊接有第一限位杆(3),所述第一隔音框(2)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二隔音框(4),所述第二隔音框(4)的右侧设有第三隔音框(5),所述第二隔音框(4)和第三隔音框(5)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与第一限位杆(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音框(4)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8),所述第二限位杆(8)的右侧与第三隔音框(5)的左侧焊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减震结构(9),所述减震结构(9)的顶部放置有模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9)包括底座(91),所述底座(9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92),所述支撑杆(9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支撑杆(9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3),所述支撑杆(92)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94),所述支撑板(94)的顶部与模具(10)的底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噪式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平徐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昌美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