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52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包括隔离架、挡圈、一挡内齿圈、一挡活塞组件、一挡油缸、隔离架销、主动片和从动片;一挡内齿圈左侧装配隔离架,右侧装配一挡油缸体和一挡活塞组件;主动片齿形与一挡内齿圈齿形啮合,从动片通过设在隔离架上的隔离架销限位;隔离架和一挡活塞组件上均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两个具有耐磨和高硬度特性的挡圈的设置以避免一挡内齿圈的端面轴向与轴向限位铸件直接接触,控制两挡圈槽的轴向尺寸确保一挡内齿圈需要的轴向间隙,使挡圈与一挡内齿圈之间润滑接触,实现两个挡圈对一挡内齿圈的轴向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一挡内齿圈限位零件早期磨损和断裂导致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Axial limit structure of the first gear inner ring gear of the gearbox of the lo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双变总成变速箱设备,具体涉及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特别适用于5T轮式装载机双变总成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5T轮式装载机用行星排式变速箱内的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摩擦片的齿根部位与一挡内齿圈上的台阶接触,将一挡内齿圈限定在两片摩擦片之间,一挡内齿圈最大轴向位移为摩擦片组件间的间隙;另一种是取消用摩擦片及台阶的限位方式,而是通过分别设在一挡内齿圈左右两端的铸铁件隔离架和一挡油缸体的端面接触,实现轴向限位。由于一挡内齿圈为渗碳淬火件,具有耐磨、高硬度等特点,而摩擦片、铸铁件均为低硬度,在工作过程中,为实现挡位传递,需通过摩擦片组件或活塞组件的轴向移动,对一挡内齿圈实施静止作用;同时由于齿形加工误差及零件间的配合形位公差等因素的存在,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种结构将出现摩擦片齿形磨损和剃齿等故障;第二种结构因铸件固定,一挡内齿圈高速旋转运动,端面接触将会出现限位铸件端面磨损故障,磨损掉落的铁屑还会造成二次故障等。因此,上述两种限位方式均会出现限位零件早期磨损甚至断裂故障,导致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挡内齿圈的限位结构的限位零件早期磨损、断裂造成变速箱挡位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包括隔离架、挡圈一、一挡内齿圈、挡圈二、一挡活塞组件、一挡油缸、隔离架销、主动片和从动片;所述一挡内齿圈的左侧装配有隔离架,右侧装配有一挡油缸体和一挡活塞组件;所述主动片齿形与一挡内齿圈齿形啮合,从动片通过设在隔离架上的隔离架销限位;在该隔离架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一,在一挡活塞组件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二,挡圈一和挡圈二的设置以避免一挡内齿圈的端面轴向与轴向限位铸件直接接触,该两个挡圈为具有耐磨和高硬度特性的经渗碳淬火的弹簧钢,通过控制两挡圈槽的轴向尺寸确保一挡内齿圈需要的轴向间隙,以实现两个挡圈与一挡内齿圈之间采用润滑油润滑接触,避免零件间的磨损,从而实现挡圈一和挡圈二对一挡内齿圈的轴向限位。上述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在现有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的基础上,取消一挡内齿圈上的限位台阶;为避免一挡内齿圈端面轴向与铸件接触,在一挡内齿圈两端的隔离架、一挡活塞组件上分别增加两个挡圈,实现一挡内齿圈端面与挡圈接触,并通过控制两挡圈槽的轴向尺寸保证一挡内齿圈需要的轴向间隙,确保一挡内齿圈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1、挡圈采用弹簧钢,经渗碳淬火工艺后具有耐磨、高硬度的特性,且挡圈与一挡内齿圈之间的接触有润滑油润滑,可避免零件间的磨损;2、所有改进零件均在现有零件上调整,无需更改毛坯或模具,改进成本低,效果好。采用上述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能够解决因结构类型不同、齿形加工误差、装配间隙的存在、高低不同硬度零件直接接触等因素引起的一挡内齿圈限位零件早期磨损、断裂导致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主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隔离架1、挡圈一2、一挡内齿圈3、挡圈二4、一挡活塞组件5、一挡油缸体6、隔离架销7、主动片8、从动片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所示,本技术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包括隔离架1、挡圈一2、一挡内齿圈3、挡圈二4、一挡活塞组件5、一挡油缸体6、隔离架销7、主动片8和从动片9;所述一挡内齿圈3的左侧装配有隔离架1,右侧装配有一挡油缸体6和一挡活塞组件5;所述主动片8齿形与一挡内齿圈3齿形啮合,从动片9通过设在隔离架1上的隔离架销7限位;在该隔离架1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一2,在一挡活塞组件5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二4,挡圈一2和挡圈二4的设置以避免一挡内齿圈3的端面轴向与轴向限位铸件直接接触,该两个挡圈为具有耐磨和高硬度特性的经渗碳淬火的弹簧钢,通过控制两挡圈槽的轴向尺寸确保一挡内齿圈3需要的轴向间隙,以实现两个挡圈与一挡内齿圈3之间采用润滑油润滑接触,避免零件间的磨损,从而实现挡圈一2和挡圈二4对一挡内齿圈3的轴向限位。上述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能够解决因结构类型、齿形加工误差、装配间隙的存在、高低硬度零件直接接触等因素引起一挡内齿圈限位零件早期磨损和断裂导致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提高变速可靠性,减少三包服务费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它包括隔离架、一挡内齿圈、一挡活塞组件、一挡油缸、隔离架销、主动片和从动片;所述一挡内齿圈的左侧装配有隔离架,右侧装配有一挡油缸体和一挡活塞组件;所述主动片齿形与一挡内齿圈齿形啮合,从动片通过设在隔离架上的隔离架销限位;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圈一和挡圈二;在该隔离架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一,在一挡活塞组件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二,挡圈一和挡圈二的设置以避免一挡内齿圈的端面轴向与轴向限位铸件直接接触,该两个挡圈为具有耐磨和高硬度特性的经渗碳淬火的弹簧钢,通过控制两挡圈槽的轴向尺寸确保一挡内齿圈需要的轴向间隙,以实现两个挡圈与一挡内齿圈之间采用润滑油润滑接触,避免零件间的磨损,从而实现挡圈一和挡圈二对一挡内齿圈的轴向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变速箱一挡内齿圈轴向限位结构,它包括隔离架、一挡内齿圈、一挡活塞组件、一挡油缸、隔离架销、主动片和从动片;所述一挡内齿圈的左侧装配有隔离架,右侧装配有一挡油缸体和一挡活塞组件;所述主动片齿形与一挡内齿圈齿形啮合,从动片通过设在隔离架上的隔离架销限位;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圈一和挡圈二;在该隔离架上设有挡圈槽用于装配挡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安任高奇卜习燕
申请(专利权)人: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