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除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36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属于给水设备附件领域,包括除氧体,本技术要点在于除氧体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联接汽、液分离器,该汽、液分离器为相互套装的半封闭筒状结构,其中外筒为二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顶部封闭,一次分离筒的上段设置有20~50个汽、液分离孔,二次分离筒的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在除氧体的顶部加装了汽、液分离器,分离出的积液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分离效果好,维护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给水设备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
技术介绍
除氧器是用于锅炉给水除氧的设备,其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溶解的氧及其它气体,防止和 降低给水管、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腐蚀。由于其受工艺操作条件限制,需要用蒸汽将水加 热到104°C,并且需将溶解的气体释放出去,因此除氧器上部的除氧体设有排空口,溶解的 氧气及其它气体伴随着蒸汽排出,而需要进行处理的水从顶部进入与蒸汽逆流接触,不可避 免的会造成蒸汽带水,蒸汽排出后冷凝及携带的水,产生的水滴滴到除氧器的保温铁皮上面 容易造成铁皮的腐蚀,在冬季时还容易在工作平台上积水结冰,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 需要对除氧器进行改进,以消除冷凝水的外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故障率低,维护方便的锅炉给水除氧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包括除氧头,本技术要点在于除氧体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联接 汽、液分离器,该汽、液分离器为相互套装的半封闭筒状结构,其中外筒为二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顶部封闭, 一次分离筒的上段设置有20 50个汽、液分 离孔,二次分离筒的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根据设备的运转情况, 一次分离筒的上段设置有20 50个汽、液分离孔,汽、液分离孔 位于一次分离筒的顶部或侧部,且侧部最下端汽、液分离孔的中心与二次分离筒底部之间的 距离大于10厘米;所述各汽、液分离孔径为4 10毫米,同时各汽、液分离孔的面积之和为 一次分离筒横截面积的2 3倍。本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在除氧体的顶部加装了汽、液分离器,分离出 的积液通过专用管道排放,不再外排,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分离效果好,维护 方便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歩详细描述图l: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说明图1的A—A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锅炉给水除氧器,包括除氧体7,本技术要点在于除氧体7的顶部通过 法兰6固定联接汽、液分离器,该汽、液分离器为相互套装的半封闭筒状结构,其中外筒为 二次分离筒l,内筒为一次分离筒4,内筒为一次分离筒4顶部封闭, 一次分离筒4的上段3 设置有2 7个汽、液分离孔2, 二次分离筒1的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5。根据设备的运转情况, 一次分离筒4的上段设置有20 50个汽、液分离孔2,汽、液分 离孔2可以位于一次分离筒4的侧部或顶部,且侧部最下端汽、液分离孔2的中心与二次分 离筒底1部之间的距离大于10厘米,以避免冷凝液影响汽体的排放或冷凝液出现回灌现象; 所述各汽、液分离孔径3为4 10毫米,同时各汽、液分离孔2的面积之和为一次分离筒横 截面积的2 3倍。这样,在本技术工作时,通过一次分离筒4分离出的液体流到与二次分离筒1之间 的空腔中,同时,二次分离筒l分离出的液体同时也流入到该空腔中,经由二次分离筒l的 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5排放到指定地方,彻底避免了分离的冷却液外排带来的各种不 利问题。本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在除氧体的顶部加装了汽、液分离器,分离出 的积液通过专用管道排放,不再外排,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分离效果好,维护 方便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包括除氧体,其特征在于除氧体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联接汽、液分离器,该汽、液分离器为相互套装的半封闭筒状结构,其中外筒为二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顶部封闭,一次分离筒的上段设置有20~50个汽、液分离孔,二次分离筒的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除氧器,其特征在于一次分离简的上段设置有20 50个汽、液分离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给水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汽、液分离孔位于一次分离 筒的顶部或侧部,且侧部最下端汽、液分离孔的中心与二次分离筒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10厘 米。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给水除氧器,其特征在于一次分离筒侧部或顶部的汽、 液分离孔径为4 10毫米。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给水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各汽、液分离孔的面积之和 为一次分离筒横截面积的2 3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属于给水设备附件领域,包括除氧体,本技术要点在于除氧体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联接汽、液分离器,该汽、液分离器为相互套装的半封闭筒状结构,其中外筒为二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顶部封闭,一次分离筒的上段设置有20~50个汽、液分离孔,二次分离筒的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本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在除氧体的顶部加装了汽、液分离器,分离出的积液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分离效果好,维护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F22D1/50GK201206830SQ200820021650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亮 荆 申请人:山东金诚重油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包括除氧体,其特征在于除氧体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联接汽、液分离器,该汽、液分离器为相互套装的半封闭筒状结构,其中外筒为二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内筒为一次分离筒顶部封闭,一次分离筒的上段设置有20~50个汽、液分离孔,二次分离筒的底部一侧设置积液排放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诚重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