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缓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37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力缓释装置,包括堵头(1)、承压管件(2)、减压器(3)、阻尼套筒(4)等,承压管件(2)两端各连接一个堵头(1),堵头(1)中间开有一个大的通流孔,分别为入口(5)和出口(6)。(*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主要用于≤60万KW机组发电厂的防冲刷汽蚀多级节流调节装置。也可用于石油、化工工业相关设备的防冲刷汽蚀。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解决蒸汽凝结水回收汽蚀的方法主要有喷射加压法、蒸汽加压法和位差加压法三种。中国专利ZL93213495.5设计了一种锅炉自动高温给水防汽蚀装置,该装置既可以自动控制,又可以手动控制。采用高温饱和水喷射增压设计理论,可以在原锅炉给水泵上安装,不影响正常的锅炉上水,既适合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又适合其他用途需要。但结构、效果与本技术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压力缓释装置,包括降压机构、阻尼套管、缓释部件、承压部件、节流机构等,逐级降压机构采用流体逐级降压,流体方向不断改变,造成工质相互碰撞,以增加流体阻力,控制流动速度,防止被保护设备受冲刷、汽蚀破坏。多级节流机构,在大流量时设置三级节流,小流量时设置四级节流,通流孔径可变,以减少流体对设备的冲刷、汽蚀能量。在其内部设置的螺旋阻尼套筒,其螺旋形结构可有效增加流体阻力,控制流动速度,针对不同的设备参数要求和设备前后压差值,设计不同旋向、不同螺距的螺旋轨迹。节流缓释件与承压件分开设计。节流面与受力结构分开,节流元件表面硬化处理,硬度达到HV1000以上,以提高设备自身使用寿命。上述技术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工质从堵头入口进入一级减压器,经过级减压器的小孔进入由阻尼套筒构成的缓冲腔室,使通过各截面的流体经过一次压缩与扩张的过程,工质所携能量得以一定释放,工质在阻尼套筒室内流动及各流段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时,所携能量又得以再次释放。如此完成一级减压过程,依次类推。当工质按一定规律顺序通过二、三、四级减压器时,管道流体已变成了一个理想的紊流状态的多相流体,从而达到对主要设备的保护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法冲刷汽蚀对工作设备在使用上造成破坏的危害性,我们在多方研究其破坏机理后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在工作设备前加装释能降压设备。本技术所述的压力缓释装置,包括堵头(1)、承压管件(2)、减压器(3)、阻尼套筒(4)等,承压管件(2)两端各连接一个堵头(1),堵头(1)中间开有一个大的通流孔,分别为入口(5)和出口(6),承压管件(2)内设置有三至四级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在承压管件(2)内轴向排列,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上设置有螺旋槽(7),在每一级减压器(3)上开有一定数量和孔径的通流小孔(8),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构成三至四级缓冲腔室(9),承压管件(2)由于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的隔离,未直接接触介质。当介质从入口进入减压器(3),并由减压器(3)的通流小孔(8)进入缓冲腔室(9),流体方向不断改变,造成介质相互碰撞,以增加流体阻力,控制流体速度,而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的螺旋形结构也可有效控制流体速度,可使通过缩颈的流体压力高于汽化压力,流体在通过工作设备时不发生汽化,同时对设备使用寿命危害极大的冲刷能量在经过压力缓释装置时得以有效释放。承压管件(2)与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分开设计以提高设备自身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缓释装置,包括堵头(1)、承压管件(2)、减压器(3)、阻尼套筒(4)等,承压管件(2)两端各连接一个堵头(1),堵头(1)中间开有一个大的通流孔,分别为入口(5)和出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管件(2)内设置有三至四级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在承压管件(2)内轴向排列,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上设置有螺旋槽(7),在每一级减压器(3)上开有一定数量和孔径的通流小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构成三至四级缓冲腔室(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管件(2)由于减压器(3)和阻尼套筒(4)的隔离,未直接接触介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缓释装置,包括堵头、承压管件、减压器、阻尼套筒等,承压管件两端各连接一个堵头,分别为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承压管件内设置有三至四级减压器和阻尼套筒,在承压管件内轴向排列,减压器和阻尼套筒上设置有螺旋槽,在每一级减压器上开有一定数量和孔径的通流小孔,减压器和阻尼套筒构成三至四级缓冲腔室,承压管件由于减压器和阻尼套筒的隔离,未直接接触介质。其特征在于逐级降压机构采用流体逐级降压,流体方向不断改变,造成介质相互碰撞,同时三至四级缓冲腔室为螺旋形结构,以增加流体流动阻力,控制流动速度,防止被保护设备受冲刷、汽蚀破坏。文档编号F22D11/06GK2700717SQ0327247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包继军 申请人:甘肃奥鑫电力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奥鑫电力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