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15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改善了白色色泽不均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吐出工序、收取工序、拉伸工序和卷绕工序,并且连续地进行这些工序,作为聚缩醛纤维的原料使用氧亚甲基共聚物,该氧亚甲基共聚物具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相对于氧亚甲基单元100摩尔,氧亚乙基单元的含量为0.5~7.0摩尔,用于拉伸工序的拉伸部的辊温度为130~155℃,以满足规定的数学式的方式设置运转参数。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yacetal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缩醛是具有主要由氧亚甲基单元的重复单元构成的聚合物骨架的高分子,因机械强度、耐药品性、耐溶剂性这样的特征,主要作为注射成型材料用于以汽车、电气设备为代表的广泛的领域。作为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已公开有制造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纤维的方法(专利文献1)、制造具备耐热性、耐磨损性和耐药品性的高强度纤维的方法(专利文献2)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070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728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聚缩醛虽然是具有优异的物性的树脂材料,但是,利用现有的方法纺丝成纤维时,所得到的聚缩醛纤维的色泽有时出现偏白色的部分。纤维的色泽存在这样的不均时,有可能发生纤维的粗细不均会变大这样的问题、或者在之后的预加捻、织·编加工中的加工性不稳定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得知聚缩醛纤维与聚酯纤维等一般的树脂纤维相比,容易产生白色色泽不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色色泽不均得到改善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作为原料使用以规定比率含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的氧亚甲基共聚物、并且将运转参数设定为满足某数学式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以至达到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例如为如下内容。[1]一种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吐出工序、收取工序、拉伸工序和卷绕工序,并且连续地进行这些工序,作为上述聚缩醛纤维的原料使用氧亚甲基共聚物,该氧亚甲基共聚物具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相对于氧亚甲基单元100摩尔,氧亚乙基单元的含量为0.5~7.0摩尔,用于上述拉伸工序的拉伸部的辊温度为130~155℃,将在上述吐出工序中从吐出口吐出上述氧亚甲基共聚物的速度与在上述收取工序中利用收取辊进行的纤维的收取速度的速度差除以上述吐出口与上述收取辊之间的距离而得到的值作为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1/秒),定义为式(A),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收取辊速度(m/秒)-吐出口处的树脂的吐出速度(m/秒))/距离(m)…(A),将吐出口的面积与上述卷绕工序后的聚缩醛纤维的截面积之比作为面积比y(无量纲单位),定义为式(B),面积比(y)=吐出口的面积(mm2)/卷绕工序后的聚缩醛纤维的截面积(mm2)…(B),此时,满足式(C),y>1600/x…(C),(其中,1.5<x<15)。[2]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式(C)中满足1400<y<2500。[3]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满足式(D),y>8000/x…(D),(其中,1.5<x<15)。附图说明图1为聚缩醛纤维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图2为示出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与面积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例示制造例、实施例等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所例示的制造例、实施例等,只要在不显著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变更成任意的方法来实施。<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是作为原料使用以规定比率含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的氧亚甲基共聚物而得到聚缩醛纤维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从纺丝机的吐出口吐出聚缩醛纤维的吐出工序;收取被吐出的聚缩醛纤维的收取工序;将收取的聚缩醛纤维进行拉伸的拉伸工序;和将经拉伸后的聚缩醛纤维进行卷绕的卷绕工序,并且,连续地进行这些工序。而且,本专利技术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中,用于拉伸工序的拉伸部的辊温度为130℃~155℃,将在吐出工序中从吐出口吐出氧亚甲基共聚物的速度与在收取工序中利用收取辊进行的纤维的收取速度的速度差除以吐出口与收取辊之间的距离而得到的值作为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1/秒),定义为式(A),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收取辊速度(m/秒)-吐出口处的树脂的吐出速度(m/秒))/距离(m)…(A),将吐出口的面积与上述卷绕工序后的聚缩醛纤维的截面积之比作为面积比y(无量纲单位),定义为式(B),面积比(y)=吐出口的面积(mm2)/卷绕工序后的聚缩醛纤维的截面积(mm2)…(B),此时,满足式(C),y>1600/x…(C),(其中,1.5<x<1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作为原料使用以规定比率含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的氧亚甲基共聚物、并以满足上述数学式的方式设定运转参数的制造方法,意外地能够改善白色色泽不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还发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白色色泽不均,还能够改善纤维的纺丝性。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方式,使用图1的概略图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中,通过将从纺丝机的吐出口吐出的多根纤维状物(长丝)使用收取辊收取而制成纤维、再利用拉伸前辊和拉伸辊进行拉伸,从而制造聚缩醛纤维,在拉伸工序后利用卷绕辊将经拉伸后的纤维进行卷绕。并且,连续地进行吐出工序、收取工序、拉伸工序和卷绕工序。在本说明书中“连续地进行”是指:各工序不是作为分离的工序进行,而是作为一连串的工序进行。例如是指将在收取工序中收取的纤维直接在拉伸工序中进行拉伸这样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不仅能够用于如图1所述那样的复丝的纺丝法,也能够用于单丝的纺丝法。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纺丝机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将作为原料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熔融、并从吐出口吐出聚缩醛纤维的纺丝机即可。根据需要,也可以具备挤出机等而在纺丝机中将原料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熔融混练。作为纺丝机,例如可以列举由常用的单轴挤出机、齿轮泵、丝网、模具构成的复丝、单丝的熔融纺丝装置。另外,挤出机的料筒温度、齿轮泵温度和吐出喷嘴的孔数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节。另外,拉伸后的纤维的纤度(纤维粗细)能够通过原料的进料量和卷绕辊速度进行适当调节。对于从纺丝机的吐出口吐出的长丝,先利用收取辊作为聚缩醛纤维被收取后,被送至拉伸前辊,之后利用1个以上的拉伸辊进行拉伸。通过进行拉伸,能够提高纤维的拉伸强度。在本说明书中“拉伸前辊”是指位于拉伸辊与收取辊之间的辊,通常为在拉伸前辊和收取辊之间不进行纤维的拉伸、或者为了确保纺丝稳定性而稍微进行拉伸的程度。另外,“拉伸辊”是指配置在拉伸前辊之后的辊,在拉伸前辊与拉伸辊之间、和/或多个拉伸辊之间,对纤维进行拉伸。本专利技术的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中,使用至少1个拉伸辊,优选使用2个以上的拉伸辊。通过使用2个以上的拉伸辊,能够分多个阶段对聚缩醛纤维进行拉伸,因而优选。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拉伸部的辊温度为130~155℃。在本说明书中“拉伸部的辊”是指拉伸前辊和1个以上的拉伸辊中的任意1个以上。因此,拉伸前辊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吐出工序、收取工序、拉伸工序和卷绕工序,并且连续地进行这些工序,/n作为所述聚缩醛纤维的原料使用氧亚甲基共聚物,该氧亚甲基共聚物具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相对于氧亚甲基单元100摩尔,氧亚乙基单元的含量为0.5~7.0摩尔,/n用于所述拉伸工序的拉伸部的辊温度为130~155℃,/n将在所述吐出工序中从吐出口吐出所述氧亚甲基共聚物的速度与在所述收取工序中利用收取辊进行的纤维的收取速度的速度差除以所述吐出口与所述收取辊之间的距离而得到的值作为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1/秒),定义为式(A),/n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收取辊速度(m/秒)-吐出口处的树脂的吐出速度(m/秒))/距离(m)···(A),/n将吐出口的面积与所述卷绕工序后的聚缩醛纤维的截面积之比作为面积比y(无量纲单位),定义为式(B),/n面积比(y)=吐出口的面积(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4 JP 2017-1381471.一种聚缩醛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吐出工序、收取工序、拉伸工序和卷绕工序,并且连续地进行这些工序,
作为所述聚缩醛纤维的原料使用氧亚甲基共聚物,该氧亚甲基共聚物具有氧亚甲基单元和氧亚乙基单元,相对于氧亚甲基单元100摩尔,氧亚乙基单元的含量为0.5~7.0摩尔,
用于所述拉伸工序的拉伸部的辊温度为130~155℃,
将在所述吐出工序中从吐出口吐出所述氧亚甲基共聚物的速度与在所述收取工序中利用收取辊进行的纤维的收取速度的速度差除以所述吐出口与所述收取辊之间的距离而得到的值作为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x(1/秒),定义为式(A),
每单位距离的速度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显须长大辅三上素直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