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京姬专利>正文

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96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包括具有连接端的加热器、具有入水口和蒸汽排放口的水管、埋设加热器和水管的主体,水管和加热器埋设在主体内,而连接端及入水口和蒸汽排放口均露在主体的外面。把水管和加热器埋设在主体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提高蒸汽产生量而必须在主体上设置复杂的流动管路的问题,加热式蒸汽锅炉的模型结构及制造过程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锅炉,特别是一种加热式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加热式蒸汽锅炉的内容在注册编号为20-0405823的韩国实用新 型上有记载。蒸汽锅炉的加热方式主要有储水槽加热和瞬时加热两种。储水槽加热式蒸 汽锅炉包括储水槽及安装在储水槽内部的电锅炉,通过加热电锅炉提高储水槽 内水的温度,从而产生蒸汽,由此产生的蒸汽通过位于储水槽上部的蒸汽排放 口排出。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包括储水槽、与储水槽相分离的蒸汽锅炉主体及 安装在储水槽和蒸汽锅炉主体之间的泵,泵可以把储水槽的水输送到蒸汽锅炉 主体内。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的主体由导热性好的铝合金制成,并且在主体的 内部安装水管,当加热器的温度上升,热量传至主体,流经水管的水即受热转 化为蒸汽。如图8和图9所示,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包括内部设置有水管(21) 的主体、位于水管(21) —端部的入水口 (22)、位于水管(21)另一端部的 蒸汽排放口 (23)、安装在主体内部的加热器(25)。所述的主体包括第一主 体(10)、与第一主体(10)相连接的第二主体(20)及防止水管漏水的多块 整合板(30),整合板(30)设置在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之间。 加热器(25)安装在第二主体(20)的内部。水管(21)安装在第一主体(10) 和第二主体(20)之间。在水管(21)的底面,即第二主体(20)的上表面上 设置有若干突起(26),凸起(26)可以减缓水的流速、增大水与主体之间的 热传导面积,保证了蒸汽的稳定产生,但由于加热器(25)产生的热量需经过 主体才能传至水管(21)中,因此要充分地产生蒸汽,还必须增加水管(21) 的长度,即必须增加水管(21)中的U字形管路,这就导致主体的宽度增加, 并且当流水的管路较长时,水中杂质等的沉淀作用就会导致水垢的产生,而且 水管越长,水垢量越多;而如果是金属材质的管路,则由于化学反应的作用在 金属管路的表面还会形成氧化膜。不论是水垢或是氧化膜,累积到一定厚度就 会剥落。因为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的容积小、管径细、蒸汽排放口小,剥落的 水垢和氧化膜将会堵塞管路,造成蒸汽不均匀或不稳定,泵压力不足等后果, 直接影响蒸汽锅炉的寿命。另外,若干突起(26)的设置不仅使得模具的制造复杂化,还使得在安装 时主体的连接和拆分工作也变得很复杂。一般情况下,水在温度为130-140摄氏度时容易产生蒸汽,为了达到这种效 果,加热器(25)的功率应相应的控制在1200-1300瓦之间。假设加热器(25) 的管径为7毫米,则其长度应控制在22厘米左右为宜。即使将加热器(25)弯 曲成U字形后使用,它仍将占据IO厘米左右长度的空间,较长的水管就会产生 大量的水垢和氧化膜,带来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在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中,也可将位于主体内部的水管设计为直线型。采 用此种直线管路的主体也由上下两个部分连接而成,但比前述的弯曲状U字形 管要短一些。所以为了达到同样热传导效果,在水管长度缩短的同时应将水管加 宽,同样会因水垢和氧化膜的沉积而引起管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该瞬时加 热式蒸汽锅炉的模型结构及制造过程简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包括具有连接端的加热器、具有入水口和蒸汽 排放口的水管、埋设加热器和水管的主体。所述水管与加热器相接触地埋设于 主体内,而加热器的连接端以及水管的入水口和蒸汽排放口露在外面,不被主 体埋没。 、水管和加热器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在主体内成型为一体,在水管和加热器 相接触的状态下埋设水管和加热器,加热方式为加热源处的直接导热,而非通 过主体进行二次热传导、对流或辐射,故在縮短管路长度的情况下仍能达到良 好汽化效果,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沉淀或氧化。水管和加热器在相互接 触的状态下在主体内成型为一体,无需对主体的进行组装或分解,而且用来使 主体成型的模具结构简单,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所述水管为U字形并由铜材料制成,采用U字形水管,水管与加热器接触 效率高,产品的占用空间小,便于在窄小的空间里安装;水管采用铜材质,不 仅对环境无害、防腐蚀性好,而且传热效果好,可在縮短管长的同时保证蒸汽 的稳定供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把水管和加热器埋设在主体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提高蒸汽产生量而必 须在主体上设置复杂的流动管路的问题,加热式蒸汽锅炉的模型结构及制造过 程简单。附图说明附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5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6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7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7实施的瞬时加热式 附图8为现有的加热式蒸汽锅炉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10、第一主体;20、第二主体;21、水管;22、入水口; 23、蒸汽排放口; 25、电加热器;26、突起;30、整合板;100、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110、电 加热器;111:第一直线部;112:连接端;113:第二直线部;115、半圆部;130、 水管;131、入水口; 133、蒸汽排放口; 150、主体;200、瞬时加热式蒸汽锅 炉;230、水管;231、入水口; 233、蒸汽排放口; 300、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 330、水管;400、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410、电加热器;415、半圆部;430、 水管;450、主体;100'、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130,、水管;135'、半圆部; 200,、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230,、水管;235,、半圆部;400'、瞬时加热式蒸 汽锅炉;430,、水管;431,、入水口; 433,、蒸汽排放口; 435'、半圆部;A、 电加热器的长度;a、电加热器的长度。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施例实施的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包括U字形电加 热器IIO、水管130和主体150。其中,电加热器110的一部分和水管130的一蒸汽锅炉的立体图 蒸汽锅炉的立体图 蒸汽锅炉的立体图 蒸汽锅炉的立体图 蒸汽锅炉的立体图 蒸汽锅炉的立体,图 蒸汽锅炉的立体图部分埋设于主体150内。因为水管130是设置在主体150内部的,所以无需制 造现有技术中复杂管道结构所需的模型。电加热器110采取U字形结构,电加热器IIO包括第一直线部111、与第一 直线部相平行的第二直线部113、圆弧形半圆部115。所述第一直线部lll的一 端和第二直线部113的一端通过圆弧形半圆部115相连,在第一直线部111的另 一端和第二直线部113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连接端112。水管130采取和电加热器110相同的U字形结构。水管130的一端为入水 口 131,另一端为蒸汽排放口 133。水管130也可制作成一字型而与电加热器110 线性接触,但该实施方式的接触效率不如U字形,且长度较长,占用空间也较 大,不如前种方式。同时,水管130和电加热器110是以180度间隔,相互重 叠的直线形式排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瞬时加热式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连接端的加热器、具有入水口和蒸汽排放口的水管、内部埋设加热器和水管的主体,所述加热器的连接端与入水口以及蒸汽排放口露在所述的主体的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京姬
申请(专利权)人:韩京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