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42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包括刚挠结合板主体,所述刚挠结合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远离刚挠结合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远离柔性层的一侧设置有纳米疏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刚挠结合板主体、柔性层、铝材层、软瓷层、玻璃布层、绝缘层、玻璃层、云母层、纳米疏水层、防腐蚀层、石墨层、聚氨基甲酸酯层、聚氯乙烯树脂层、环氧树脂涂料层和油漆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防腐蚀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防腐蚀效果差的问题,当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出现腐蚀损坏的现象,减少了使用成本,方便了人们使用。

A kind of fully closed symmetrical rigid flex composit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
本技术涉及刚挠结合板
,具体为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
技术介绍
刚挠结合板不是一种普通电路板,顾名思义,是软板和硬板的相结合,是将薄层状的挠性底层和刚性底层结合,再层压入一个单一组件中,形成的电路板,刚挠结合板改变了传统的平面式的设计概念,扩大到立体的3维空间概念,在给产品设计带来巨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刚挠结合板的设计者可以利用单个组件替代由多个连接器、多条线缆和带状电缆连接成的复合印刷电路板,性能更强,稳定性也越高,同时也将设计的范围限制在一个组件内,像叠纸天鹅一样通过弯曲、折叠线路来优化可用空间,目前现有的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防腐蚀效果差,当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出现腐蚀损坏的现象,增加了使用成本,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具备防腐蚀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防腐蚀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包括刚挠结合板主体,所述刚挠结合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远离刚挠结合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远离柔性层的一侧设置有纳米疏水层,所述纳米疏水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优选的,所述柔性层包括铝材层,所述铝材层远离柔性层的一侧设置有软瓷层,所述软瓷层远离铝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玻璃布层。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设置有云母层。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层包括石墨层,所述石墨层远离防腐蚀层的一侧设置有聚氨基甲酸酯层,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层远离石墨层的一侧设置有聚氯乙烯树脂层,所述聚氯乙烯树脂层远离聚氨基甲酸酯层的一侧设置有环氧树脂涂料层,所述环氧树脂涂料层远离聚氯乙烯树脂层的一侧设置有油漆层。优选的,所述柔性层的内腔位于刚挠结合板主体的表面,所述绝缘层的内腔位于柔性层的表面,所述纳米疏水层的内腔位于绝缘层的表面,所述防腐蚀层的内腔位于纳米疏水层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刚挠结合板主体的表面与柔性层的内腔粘合连接,所述柔性层的表面与绝缘层的内腔粘合连接,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与纳米疏水层的内腔粘合连接,所述纳米疏水层的表面与防腐蚀层的内腔粘合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刚挠结合板主体、柔性层、铝材层、软瓷层、玻璃布层、绝缘层、玻璃层、云母层、纳米疏水层、防腐蚀层、石墨层、聚氨基甲酸酯层、聚氯乙烯树脂层、环氧树脂涂料层和油漆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防腐蚀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防腐蚀效果差的问题,当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在长时间使用时,不会出现腐蚀损坏的现象,减少了使用成本,方便了人们使用,提高了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腐蚀层,对刚挠结合板主体起到了防腐蚀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刚挠结合板主体时,使刚挠结合板主体出现腐蚀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绝缘层,对刚挠结合板主体起到了防导电的作用,解决了刚挠结合板主体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漏电的问题,通过设置柔性层,对刚挠结合板主体起到了防折断的作用,解决了刚挠结合板主体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柔性层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绝缘层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防腐蚀层局部剖面图。图中:1刚挠结合板主体、2柔性层、21铝材层、22软瓷层、23玻璃布层、3绝缘层、31玻璃层、32云母层、4纳米疏水层、5防腐蚀层、51石墨层、52聚氨基甲酸酯层、53聚氯乙烯树脂层、54环氧树脂涂料层、55油漆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包括刚挠结合板主体1,通过设置柔性层2,对刚挠结合板主体1起到了防折断的作用,解决了刚挠结合板主体1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折断的问题,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表面与柔性层2的内腔粘合连接,柔性层2的表面与绝缘层3的内腔粘合连接,绝缘层3的表面与纳米疏水层4的内腔粘合连接,纳米疏水层4的表面与防腐蚀层5的内腔粘合连接,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2,柔性层2的内腔位于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表面,绝缘层3的内腔位于柔性层2的表面,纳米疏水层4的内腔位于绝缘层3的表面,防腐蚀层5的内腔位于纳米疏水层4的表面,柔性层2包括铝材层21,铝材层21远离柔性层2的一侧设置有软瓷层22,软瓷层22远离铝材层2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布层23,柔性层2远离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3,通过设置绝缘层3,对刚挠结合板主体1起到了防导电的作用,解决了刚挠结合板主体1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漏电的问题,绝缘层3包括玻璃层31,玻璃层31远离绝缘层3的一侧设置有云母层32,绝缘层3远离柔性层2的一侧设置有纳米疏水层4,纳米疏水层4远离绝缘层3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5,通过设置防腐蚀层5,对刚挠结合板主体1起到了防腐蚀效果好的作用,解决了长期使用刚挠结合板主体1时,使刚挠结合板主体1出现腐蚀损坏的问题,防腐蚀层5包括石墨层51,石墨层51远离防腐蚀层5的一侧设置有聚氨基甲酸酯层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包括刚挠结合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2),所述柔性层(2)远离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远离柔性层(2)的一侧设置有纳米疏水层(4),所述纳米疏水层(4)远离绝缘层(3)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包括刚挠结合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2),所述柔性层(2)远离刚挠结合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远离柔性层(2)的一侧设置有纳米疏水层(4),所述纳米疏水层(4)远离绝缘层(3)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2)包括铝材层(21),所述铝材层(21)远离柔性层(2)的一侧设置有软瓷层(22),所述软瓷层(22)远离铝材层(21)的一侧设置有玻璃布层(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包括玻璃层(31),所述玻璃层(31)远离绝缘层(3)的一侧设置有云母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的对称型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5)包括石墨层(51),所述石墨层(51)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美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