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上源专利>正文

整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18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整直装置,包括:复数滚件,该复数滚件共构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供一管件通过,该管件在该第一通道内时可抵靠该复数滚件,该第一通道的一延伸方向横向于至少一该滚件的一转轴延伸方向;至少三个壳体,各该壳体包括两个相互横向连接的臂部,各该壳体的各该臂部与另一该壳体的其中一该臂部两两相对设置,复数该滚件可转动地设于任两个该臂部之间,至少一该壳体的至少一该臂部的一端侧设有一凸壁,该凸壁朝至少一该滚件的该转轴延伸方向延伸且与至少一该滚件在一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Straight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直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整直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金属材料例如金属条棒、线材、管线等,以管线而言常用于例如冷气输送冷/热媒、流体等,通常为了方便运输及收纳常被卷绕成盘卷以利于堆叠及缩小整体尺寸收纳,再在使用时裁切成适当的尺寸。由于卷绕收纳时会造成金属条棒、线材、管线的弯曲变形,因此必须再通过整直机构将金属条棒、线材、管线整直。已知技术的整直机构其包括一机台、一输入导轮组、一输出导轮组及一应力消除轮,该机台具有一入筋侧以及相对于该入筋侧的一出筋侧;该输入导轮组置于该机台上靠近该入筋侧的位置,包含一第一导入轮及一第二导入轮,其中该第一导入轮及该第二导入轮系沿该入筋侧至该出筋侧的方向交错排列;该输出导轮组设置于该机台上靠近该出筋侧的位置,包含一第一导出轮及一第二导出轮,其中该第一导出轮及该第二导出轮系沿该入筋侧至该出筋侧的方向交错排列;以及该应力消除轮设置于该输入导轮组与该输出导轮组之间。如此金属材料可由入筋侧输送至出筋侧以达到整直效果。然而,已知技术的整直机构为机台式,其体积庞大且重量重,再者机构较为复杂,组装费时且无法随身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复数滚件,该复数滚件共构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供一管件通过,该管件在该第一通道内时可抵靠该复数滚件,该第一通道的一延伸方向横向于至少一该滚件的一转轴延伸方向;/n至少三个壳体,各该壳体包括两个相互横向连接的臂部,各该壳体的各该臂部与另一该壳体的其中一该臂部两两相对设置,复数该滚件可转动地设于任两个该臂部之间,至少一该壳体的至少一该臂部的一端侧设有一凸壁,该凸壁朝至少一该滚件的该转轴延伸方向延伸且与至少一该滚件在一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数滚件,该复数滚件共构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供一管件通过,该管件在该第一通道内时可抵靠该复数滚件,该第一通道的一延伸方向横向于至少一该滚件的一转轴延伸方向;
至少三个壳体,各该壳体包括两个相互横向连接的臂部,各该壳体的各该臂部与另一该壳体的其中一该臂部两两相对设置,复数该滚件可转动地设于任两个该臂部之间,至少一该壳体的至少一该臂部的一端侧设有一凸壁,该凸壁朝至少一该滚件的该转轴延伸方向延伸且与至少一该滚件在一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滚件另包括复数滚件群组,各该滚件群组设于任两个该臂部之间,至少两个该复数滚件群组的滚件的转轴相互横向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臂部设有该凸壁,该凸壁与任两个该臂部间的该复数滚件在该径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两个相邻的该壳体的该凸壁的延伸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壳体呈L形,各该壳体设有两个内组面及一连接于该两个内组面之间的弧凹面,各该内组面设有该复数滚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滚件为一滚轮,该滚轮设有一轴向,该滚轮设有一绕转该轴向延伸的弧凹抵面,该弧凹抵面可供该管件靠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设于该两个臂部之间且朝该第一通道的该延伸方向设置的滚件包括两个第一滚件及复数设于该两个第一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上源
申请(专利权)人:黄上源陈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