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680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其包括底座、减速板、发电机、蓄电池、传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所述发电机、蓄电池、传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均装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减速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减速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发电机联动;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减速板复位;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车辆逆行,并能收集车辆经过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Anti retrograde method of power generation type anti retrograde decelerat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
技术介绍
减速带是一种设置在路面上的突起带状物,车辆快速通过减速带时产生剧烈颠簸,通过阻挡作用和对车辆驾驶者产生不适感,迫使驾驶者主动降低车速的一类装置。目前现有的减速带大多为固定式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车辆可双向通行。车辆无论以何种速度通过减速带时,均会对车辆底盘产生冲击,在影响舒适性的同时,也会对车辆底盘本身造成破坏,车辆通过减速带后损失的动能也被白白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能防止车辆逆行,并能收集车辆经过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包括底座、减速板、发电机、蓄电池、传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所述发电机、蓄电池、传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均装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减速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减速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发电机联动;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减速板复位;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所述传动机构设有导向座、齿条以及推块;所述导向座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齿条与所述导向座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座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块与所述齿条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齿条带动所述减速板复位;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板的底部铰接;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部件、转动轴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部件安装于所述导向座中;所述第一齿轮部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啮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部件中;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铰接臂;所述铰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板的底部铰接;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铰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部件包括内圆环、外圆环以及棘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设所述内圆环的内壁;所述内圆环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开设若干个凹槽;所述棘爪通过一铰接轴安装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一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棘爪连接;所述外圆环套设于所述内圆环的外侧;所述外圆环的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棘爪卡接的棘槽;所述外圆环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的凸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还包括非牛顿流体缓冲机构;所述非牛顿流体缓冲机构包括储液槽、压缩腔和活塞;所述储液槽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储液槽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所述压缩腔设于所述储液槽中;所述压缩腔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压缩腔连通的出液孔;所述活塞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压缩腔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块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警示驾驶者的灯条;所述灯条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座上还包括燕尾槽;所述齿条在所述燕尾槽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圆环与所述内圆环之间还设有用于减少摩擦力的滚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斜拉式铰接臂,保证减速带的单向下压,从而实现了车辆的单向通行;应用非牛顿流体缓冲机构,对不同车速通过的车辆实现不同程度的减速提醒,低速时可平稳通过,高速时强烈冲击减速;减速带顶部设有灯带,通过车辆通过时的冲击能量回收发电,用于夜间发光照明,节约能源的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夜间行人及非机动车因为无法提前看清减速带而发生意外。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隐藏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隐藏底座后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的;图5为铰接臂、导向座和活塞三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圆环和外圆环的爆炸图。其中:11-底座;12-减速板;13-灯条;14-发电机;15-蓄电池;3-传动机构;2-复位弹簧;31-导向座;32-齿条;34-推块;35-转动轴;36-第二齿轮;37-铰接臂;38-燕尾槽;4-第一齿轮部件;41-内圆环;42-外圆环;43-棘爪;44-凹槽;45-铰接轴;46-复位扭簧;47-棘槽;48-凸齿;49-滚珠;5-非牛顿流体缓冲机构;51-储液槽;52-压缩腔;53-活塞;54-出液孔;6-输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包括底座11、减速板12、发电机14、蓄电池15、传动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所述发电机14、蓄电池15、传动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均装设于所述底座11内;所述减速板1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1铰接;所述减速板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与发电机14联动;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减速板12复位;所述蓄电池15与所述发电机14电连接。具体地,底座11被埋设在路面下,减速板12与底座11铰接的一端凸起至路面上,并朝向来车方向;发电机14的发电原理是转动切割内部磁感线感应生电,发电机14的输入端设有输入齿轮6;减速板12的上表面跟传统的减速板12一样,向上凸起,起到使车辆减速的作用;在无车通过时,减速板12的另一端被复位机构撑起,减速板12整体倾斜设置,此时为原始位置,等待车辆通过;当有来车正常通过时,在车辆的重力的作用下,减速板12的另一端被下压,车辆正常通过,车辆通过后,复位机构将减速板12的另一端抬起至原位;当车辆准备逆行通过时,将因为被减速板12的另一端阻挡,无法正常顺利通过;在减速板12被下压的过程中,复位机构跟随下压的动作储能,以保证减压板能被顺利下压,而传动机构3用于将车辆对减速板12的冲击能量转化为旋转运动,带动发电机输入齿轮转动而发电,进而带动发电机14的输入端转动,使其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被蓄电池15储存下来。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2;所述传动机构3设有导向座31、齿条32以及推块34;所述导向座31位于所述底座11内;所述齿条32与所述导向座31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座31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块34与所述齿条32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齿条32带动所述减速板12复位;所述齿条32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板12的底部铰接;所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齿轮部件4、转动轴35以及第二齿轮36;所述第一齿轮部件4安装于所述导向座31中;所述第一齿轮部件4与所述齿条32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发电机14的输入端啮合;所述转动轴35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部件4中;所述转动轴35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齿轮36中。具体地,在车辆通过时,由于齿条32的另一端与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包括底座11、减速板12、发电机14、蓄电池15、传动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所述发电机14、蓄电池15、传动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均装设于所述底座11内;所述减速板1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1铰接;所述减速板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与发电机14联动;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减速板12复位;所述蓄电池15与所述发电机14电连接;/n具体地,底座11被埋设在路面下,减速板12与底座11铰接的一端凸起至路面上,并朝向来车方向;发电机14的发电原理是转动切割内部磁感线感应生电,发电机14的输入端设有输入齿轮6;减速板12的上表面跟传统的减速板12一样,向上凸起,起到使车辆减速的作用;/n在无车通过时,减速板12的另一端被复位机构撑起,减速板12整体倾斜设置,此时为原始位置,等待车辆通过;当有来车正常通过时,在车辆的重力的作用下,减速板12的另一端被下压,车辆正常通过,车辆通过后,复位机构将减速板12的另一端抬起至原位;当车辆准备逆行通过时,将因为被减速板12的另一端阻挡,无法正常顺利通过;/n在减速板12被下压的过程中,复位机构跟随下压的动作储能,以保证减压板能被顺利下压,而传动机构3用于将车辆对减速板12的冲击能量转化为旋转运动,带动发电机输入齿轮转动而发电,进而带动发电机14的输入端转动,使其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被蓄电池15储存下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一种可发电式防逆行减速带防逆行的方法,包括底座11、减速板12、发电机14、蓄电池15、传动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所述发电机14、蓄电池15、传动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均装设于所述底座11内;所述减速板1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1铰接;所述减速板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与发电机14联动;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减速板12复位;所述蓄电池15与所述发电机14电连接;
具体地,底座11被埋设在路面下,减速板12与底座11铰接的一端凸起至路面上,并朝向来车方向;发电机14的发电原理是转动切割内部磁感线感应生电,发电机14的输入端设有输入齿轮6;减速板12的上表面跟传统的减速板12一样,向上凸起,起到使车辆减速的作用;
在无车通过时,减速板12的另一端被复位机构撑起,减速板12整体倾斜设置,此时为原始位置,等待车辆通过;当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运军
申请(专利权)人:兰泽荆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