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子冰箱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52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子冰箱电源,通过设置变压单元、储能单元及滤波单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利用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实现对电压的降压处理,代替了内置芯片降压处理的过程中,大大节约了电路的制造成本;此外,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3组成一级尖峰电流吸收网络,电容C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二级尖峰电流吸收网络,共同吸收尖峰电流,防止过大的尖峰电流损坏电路;再者,电感L1的设置,能够起到储能续流的作用,防止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不足时,电感L1能够释放自身存储的能量补充电压,以此保证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匹配电子冰箱电源相关功能单元所需要的工作电压。

Output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and refrigerator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子冰箱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子冰箱供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子冰箱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冰箱也称之为半导体冰箱,体积小巧,无机械制冷过程。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等移动制冷平台。电子冰箱是一种在制冷原理上与普通冰箱完全不同的产品,它以一块40毫米见方、4毫米厚的半导体芯片通过高效环形双层热管散热及传导技术和自动变压变流控制技术实现制冷,被喻为世界最小的“压缩机”。由于半导体制冷器属电子物理制冷,根本用制冷工质和机械运动部件,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污染和机械振动等机械制冷冰箱所无法解决的应用问题,并在小容量低温冷藏箱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节能特性,极具开发推广价值。由于电子冰箱电源内部设置有众多的功能单元,但又由于标准的市电电压是220V的交流电,而电子冰箱一般的功能单元所需要的电压并不需要那么高,因此,需要对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此来输出匹配相关功能单元所需要的电压。但对于上述的降压过程,现有的多数采用的是在电子冰箱电源设置降压电路对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但现有降压电路,采用的是内置降压芯片实现降压,虽然内置降压芯片的方式能够实现精准降压,但增大降压电路的制造成本,不利于企业的产出;此外,现有的降压电路,并没有设置相关的电子元件去吸收尖峰电流,若尖峰电流较大的情况,很容易导致电路不稳定,严重时甚至有可能损坏电路;再者,现有的降压电路,若输出的电压低于相关功能单元所需要的电压时,并没有设置相关的储能元件去补充这缺失的电压,即输出电压低于相关功能单元所需要的电压时,会影响相关功能单元工作的稳定性,不具备储能续流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内置芯片即可对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的,电路制造成本较低的,能够吸收尖峰电流的,防止过大的尖峰电流损坏电路的,以及还能够对电压进行补充的,具备储能续流功能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子冰箱电源。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容C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的同名端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的异名端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同名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异名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异名端还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1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感L1和极性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一端作为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1另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及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2、极性电容C4、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感L2的一端作为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与所述电阻R5并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容C1的电容大小为1000pF。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R1的阻值大小为10Ω。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R2的阻值大小为10Ω。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容C2的电容大小为1000pF。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R3的阻值大小为10Ω。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R4的阻值大小为10Ω。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性电容C3的电容大小为1000uF。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容C4的电容大小为1000uF。一种电子冰箱电源,包括上述所述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子冰箱电源,通过设置变压单元、储能单元及滤波单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利用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实现对电压的降压处理,代替了内置芯片降压处理的过程中,大大节约了电路的制造成本;此外,电容C1、电阻R1和电阻R3组成一级尖峰电流吸收网络,电容C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二级尖峰电流吸收网络,共同吸收尖峰电流,防止过大的尖峰电流损坏电路;再者,电感L1的设置,能够起到储能续流的作用,防止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不足时,电感L1能够释放自身存储的能量补充电压,以此保证输出电压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匹配电子冰箱电源相关功能单元所需要的工作电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电子冰箱电源,包括输出电压控制电路10,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电路10包括变压单元100、储能单元200及滤波单元300。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变压单元100起到降压、整流以及吸收尖峰电流的作用;储能单元200起到储能续流的作用;滤波单元300起到对输出电压输出的作用。请参阅图1,变压单元100包括变压器T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容C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的同名端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的异名端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同名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异名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异名端还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1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n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感L1和极性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一端作为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1另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及/n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2、极性电容C4、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感L2的一端作为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与所述电阻R5并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压单元,所述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容C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的同名端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初级线圈的异名端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同名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异名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中次级线圈的异名端还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所述变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1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与所述电阻R3并联连接;
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感L1和极性电容C3,所述电感L1的一端作为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1另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及
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2、极性电容C4、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电感L2的一端作为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中权义印滕欣欣邓亮文农仕良陈雅庆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