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器、自动变速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99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05
一种换挡器,包括换挡杆组件和换挡摆臂;换挡杆组件包括换挡杆、第一旋转轴和限位部,第一旋转轴具有第一旋转中心,换挡杆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旋转摆动;换挡摆臂包括拉索销、第二旋转轴和限位槽,第二旋转轴具有第二旋转中心,换挡摆臂绕第二旋转中心旋转摆动;限位部设置在限位槽内,限位槽具有朝限位部凸起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限位部与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抵靠并产生作用力时,换挡摆臂旋转摆动以带动拉索销运动,限位部未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产生作用力时,换挡摆臂固定不动。换挡器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只需要P挡和R挡的拉索运动,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挡位间运动,拉索均可以静止在R挡位置上不动的功能。

Gearshi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器、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自动变速器及汽车。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器包括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utomaticTransmission,A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MechanicalTransmission,AMT)、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DC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CVT)等,随着汽车产业的日益发展,自动变速器特别是双离合变速器(以下简称DCT)在乘用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所对应的DCT换挡器也应运而生。然而,DCT换挡器中的换挡杆与换挡摆臂作为整个换挡器的直接受力机构,它们的机构设计方式以及彼此间运动组合方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DCT换挡器控制方式的不同,DCT变速器的挡位一般包括停车挡(P挡)、倒挡(R挡)、空挡(N挡)和前进挡(D挡),有的还包含手动挡/手动加挡/手动减挡(M/M+/M-)和运动模式(S挡)。目前市面上的DCT换挡器均为拉索全行程式换挡器,即换挡杆每经过一个挡位,换挡拉索相应运动一段距离,现有的换挡器各个挡位的实现拉索都具有行程。然而,现在的部分变速器要求换挡器在挡位控制上,在P-R挡上通过拉索控制实现,而其他挡位则不需要,而目前的拉索全行程式换挡器是不能实现在P-R挡以后在其他挡位间运动时拉索可以静止不动的功能。同时,拉索全行程式换挡器的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制造工艺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挡器,其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只需要P挡和R挡的拉索运动,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挡位间运动,拉索均可以静止在R挡位置上不动的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挡器,包括换挡杆组件和换挡摆臂;换挡杆组件包括换挡杆、第一旋转轴和限位部,换挡杆和限位部均套设于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具有第一旋转中心,换挡杆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旋转摆动;换挡摆臂包括拉索销、第二旋转轴和限位槽,第二旋转轴具有第二旋转中心,换挡摆臂绕第二旋转中心旋转摆动;限位部设置在限位槽内并在限位槽内绕第一旋转中心旋转,限位槽具有朝限位部凸起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限位部与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抵靠并产生作用力时,换挡摆臂旋转摆动以带动拉索销运动,限位部未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产生作用力时,换挡摆臂固定不动。进一步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旋转轴的相对的左右两侧下方,限位部逆时针旋转时与第一凸块抵靠而产生作用力带动换挡摆臂逆时针旋转,限位部顺时针旋转时与第二凸块抵靠而产生作用力带动换挡摆臂顺时针旋转。进一步地,限位部具有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第一抵靠面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面与第一旋转中心的距离;第二抵靠面具有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三端面与第一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端面与第一旋转中心的距离。进一步地,第一凸块抵靠于第一抵靠面且从第一端面滑行至第二端面时换挡摆臂绕第二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摆动。进一步地,第二凸块抵靠于第二抵靠面且从第三端面滑行至第四端面时换挡摆臂绕第二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摆动。进一步地,限位部还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与第一抵靠面的第二端面连接,第二弧形段与第二抵靠面的第三端面连接,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均是以第一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段。进一步地,第一抵靠面的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相连的面形成向第一旋转中心凹陷的弯折结构;第二抵靠面的第三端面与第二弧形段形成向第一旋转中心凹陷的弯折结构。进一步地,限位部还包括限制换挡杆组件旋转的限位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上述的换挡器;自动变速器包括换挡器底座,挡杆组件通过第一旋转轴以旋转副的方式固定于换挡器底座上,换挡摆臂通过第二旋转轴以旋转副的方式固定于换挡器底座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自动变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换挡器将换挡杆组件与换挡摆臂分开成两个运动体,通过对换挡摆的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与换挡杆组件的限位部接触后产生的运动轨迹,最终实现了只需要P挡和R挡的拉索运动,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挡位间运动,拉索均可以静止在R挡位置上不动功能。同时换挡器的结构简单,使得换挡器变得更加轻便,降低工艺复杂程度,减少成本。为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换挡器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换挡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换挡器在换挡时的运动轨迹图。图4和图5是换挡器从P挡旋转至R挡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换挡器位于N挡时的示意图。图7和图8是换挡器从R挡旋转至P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换挡器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换挡器10包括换挡杆组件20和换挡摆臂30。其中,换挡杆组件20包括换挡杆21、第一旋转轴22和限位部23,换挡杆21和限位部23均套设于第一旋转轴22上固定连接,即换挡杆21、第一旋转轴22和限位部23三者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第一旋转轴22的一端用于连接至换挡器底座上,第一旋转轴22具有第一旋转中心O1,换挡杆组件20可绕第一旋转中心O1旋转摆动。限位部23套设于第一旋转轴22的周向,限位部23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限位部23具有第一抵靠面231和第二抵靠面232。第一抵靠面231大致为平面,具有第一端面231a和第二端面231b,其中第一端面231a与第一旋转中心O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面231b与第一旋转中心O1的距离,即第一端面231a相较第二端面231b更加靠近第一旋转中心O1。第二抵靠面232为略向外凸起的弧面,具有第三端面232a和第四端面232b,其中第三端面232a与第一旋转中心O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端面232b与第一旋转中心O1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面231和第二抵靠面232均朝向换挡器10的底部。限位部23还具有第一弧形段233和第二弧形段234。第一弧形段233与第一抵靠面231的第二端面231b连接,且第一弧形段233以第一旋转中心O1为圆心的圆弧段。第二弧形段234与第二抵靠面232的第三端面232a连接,且第一弧形段233也是以第一旋转中心O1为圆心的圆弧段。本实施例中,第一抵靠面231的第一端面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器(10),包括换挡杆组件(20)和换挡摆臂(30),其特征在于,/n所述换挡杆组件(20)包括换挡杆(21)、第一旋转轴(22)和限位部(23),所述换挡杆(21)和所述限位部(23)均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22)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22)具有第一旋转中心(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器(10),包括换挡杆组件(20)和换挡摆臂(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挡杆组件(20)包括换挡杆(21)、第一旋转轴(22)和限位部(23),所述换挡杆(21)和所述限位部(23)均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22)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22)具有第一旋转中心(O1),所述换挡杆组件(20)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O1)旋转摆动;
所述换挡摆臂(30)包括拉索销(31)、第二旋转轴(32)和限位槽(33),所述第二旋转轴(32)具有第二旋转中心(O2),所述换挡摆臂(30)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O2)旋转摆动;
所述限位部(23)设置在所述限位槽(33)内并在所述限位槽(33)内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O1)旋转,所述限位槽(33)具有朝所述限位部(23)凸起的第一凸块(34)和第二凸块(35),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第一凸块(34)或所述第二凸块(35)抵靠并产生作用力时,所述换挡摆臂(30)旋转摆动以带动所述拉索销(31)运动,所述限位部(23)未与所述第一凸块(34)和所述第二凸块(35)产生作用力时,所述换挡摆臂(30)固定不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34)和所述第二凸块(3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22)的相对的左右两侧下方,所述限位部(23)逆时针旋转时与所述第一凸块(34)抵靠而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换挡摆臂(30)逆时针旋转,所述限位部(23)顺时针旋转时与所述第二凸块(35)抵靠而产生作用力带动所述换挡摆臂(30)顺时针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3)具有第一抵靠面(231)和第二抵靠面(232);所述第一抵靠面(231)具有第一端面(231a)和第二端面(231b),所述第一端面(231a)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O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面(231b)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O1)的距离;所述第二抵靠面(232)具有第三端面(232a)和第四端面(232b),所述第三端面(232a)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威吴明霞梁森唐吉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