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50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包括:上柱体、下柱体、上安装架、下安装架;上安装架包括:固定臂、自固定臂两端延伸而出的锁紧部,固定臂的凹陷面抵靠于上柱体的周向面上,任一锁紧部上开设有腰形的锁附孔,任一端的锁紧部上还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连接耳,连接耳是开始由连接孔;下安装架包括: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上连接锁套的端面装配于下连接锁套上,下柱体的另一端收容于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之间的空间中,且下柱体的端部自下连接锁套中伸出,下安装架上还布置有若干连接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通过其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能够方便地装配到汽车的车身中,并能够保证安装的牢固性,有利于保证汽车转向管柱的正常工作。

A kind of automobile steer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
技术介绍
转向管柱是连接转向盘和转向器的传动件,转向柱管固定在车身上,转向轴从转向柱管中穿过,支承在柱管内的轴承和衬套上。轿车除要求装有吸能式转向盘外,还要求转向柱管必须装备能够缓和冲击的吸能装置。转向轴和转向柱管吸能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转向轴受到巨大冲击而产生轴向位移时,通过转向柱管或支架产生塑性变形、转向轴产生错位等方式,吸收冲击能量。然而,在转向柱管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其装配到汽车的车身中。因此,针对如何将转向管柱牢固地进行装配,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包括:上柱体、一端与所述上柱体相连接的下柱体、连接所述上柱体至车身上的上安装架、连接所述下柱体至车身上的下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包括:固定臂、自所述固定臂两端延伸而出的锁紧部,所述固定臂折弯设置,所述固定臂的凹陷面抵靠于所述上柱体的周向面上,任一所述锁紧部上开设有腰形的锁附孔,任一端的锁紧部上还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是开始由连接孔;所述下安装架包括: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所述上连接锁套的端面装配于所述下连接锁套上,所述下柱体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下柱体的端部自所述下连接锁套中伸出,所述下安装架上还布置有若干连接附件。作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改进,所述固定臂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梯形的所述固定臂的凹陷面通过三个支撑点压紧所述上柱体。作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改进,所述腰形的锁附孔开设于所述锁紧部的台阶结构上。作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改进,所述上安装架与下安装架之间通过贯穿二者的螺栓实现端面的装配。作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改进,所述连接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连接锁套顶面的L形连接筋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连接锁套周侧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架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连接架本体四周边缘的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通过其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能够方便地装配到汽车的车身中,并能够保证安装的牢固性,有利于保证汽车转向管柱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一实施例的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包括:上柱体、一端与所述上柱体相连接的下柱体、连接所述上柱体至车身上的上安装架、连接所述下柱体至车身上的下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包括:固定臂、自所述固定臂两端延伸而出的锁紧部,所述固定臂折弯设置,所述固定臂的凹陷面抵靠于所述上柱体的周向面上,任一所述锁紧部上开设有腰形的锁附孔,任一端的锁紧部上还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是开始由连接孔;所述下安装架包括: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所述上连接锁套的端面装配于所述下连接锁套上,所述下柱体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下柱体的端部自所述下连接锁套中伸出,所述下安装架上还布置有若干连接附件。下面结合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转向管柱包括:上柱体1、一端与所述上柱体1相连接的下柱体2、连接所述上柱体1至车身上的上安装架3、连接所述下柱体2至车身上的下安装架4。所述上安装架3用于辅助上柱体1装配到车身上,其包括:固定臂11、自所述固定臂11两端延伸而出的锁紧部12。其中,所述固定臂11折弯设置,所述固定臂11的凹陷面抵靠于所述上柱体1的周向面上,为了使得固定臂11提供足够的紧固作用力,所述固定臂11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此时梯形的所述固定臂11的凹陷面通过三个支撑点压紧所述上柱体1。如此,通过三个支撑点有效地限制了上柱体1的松动。此外,为了与车身相连接,任一所述锁紧部12上开设有腰形的锁附孔13,本实施例中,所述腰形的锁附孔13开设于所述锁紧部12的台阶结构上。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开设锁附孔13的位置的强度。任一端的锁紧部12上还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连接耳14,所述连接耳14是开始由连接孔。所述下安装架4用于辅助下柱体2装配到车身上,其包括:上连接锁套41以及下连接锁套42。所述上连接锁套41的端面装配于所述下连接锁套42上,二者之间形成所述下柱体2的另一端的装配空间。从而,所述下柱体2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上连接锁套41以及下连接锁套42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下柱体2的端部自所述下连接锁套42中伸出。为了实现上连接锁套41以及下连接锁套42的装配固定,所述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之间通过贯穿二者的螺栓43实现端面的装配。此外,所述下安装架4上还布置有若干连接附件。通过设置上述连接附件,有利于实现汽车转向管柱与周围配件的连接固定。具体地,所述连接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连接锁套41顶面的L形连接筋5以及设置于所述下连接锁套42周侧面的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架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连接架本体四周边缘的螺栓。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管柱通过其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能够方便地装配到汽车的车身中,并能够保证安装的牢固性,有利于保证汽车转向管柱的正常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管柱包括:上柱体、一端与所述上柱体相连接的下柱体、连接所述上柱体至车身上的上安装架、连接所述下柱体至车身上的下安装架;/n所述上安装架包括:固定臂、自所述固定臂两端延伸而出的锁紧部,所述固定臂折弯设置,所述固定臂的凹陷面抵靠于所述上柱体的周向面上,任一所述锁紧部上开设有腰形的锁附孔,任一端的锁紧部上还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是开始由连接孔;/n所述下安装架包括: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所述上连接锁套的端面装配于所述下连接锁套上,所述下柱体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下柱体的端部自所述下连接锁套中伸出,所述下安装架上还布置有若干连接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管柱包括:上柱体、一端与所述上柱体相连接的下柱体、连接所述上柱体至车身上的上安装架、连接所述下柱体至车身上的下安装架;
所述上安装架包括:固定臂、自所述固定臂两端延伸而出的锁紧部,所述固定臂折弯设置,所述固定臂的凹陷面抵靠于所述上柱体的周向面上,任一所述锁紧部上开设有腰形的锁附孔,任一端的锁紧部上还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是开始由连接孔;
所述下安装架包括: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所述上连接锁套的端面装配于所述下连接锁套上,所述下柱体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上连接锁套以及下连接锁套之间的空间中,且所述下柱体的端部自所述下连接锁套中伸出,所述下安装架上还布置有若干连接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燕刘帅梁玉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琥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