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60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惰性气体存储装置、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惰性气体存储装置通过第二进气管道与钒电池负极储液罐相连通;所述钒电池负极储液罐与钒电池正极储液罐通过第一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惰性气体存储装置,用于通过第二进气管道将惰性气体送至钒电池负极储液罐内;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用于将钒电池负极储液罐内的气体送至钒电池正极储液罐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始终保持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

Pressure balance device of vanadium battery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流电池
,更具体地说,涉及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全钒液流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储能系统中电能与化学能转换的载体,其主要由电堆、电解液、管路及辅助传感器四部分组成。全钒液流电池是将具有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在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时,电解液通过泵的作用,由外部储液罐分别循环流经电池的正极室和负极室,并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完成对电池的充放电。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可作为电网抽水蓄能调峰装置的补充,在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解液需隔绝空气使用,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低价钒离子易被氧化,导致容量损失,降低电池充放电效率。在运行过程中,电解液会析出副反应气体,使得储液罐存在压力不断上升导致破裂的风险;并且析出气体含氢气成分,存在可燃可爆的危险,因此钒电池储液罐通常需要平衡压力。此外,维持储能系统压力平衡,能够缓解钒离子迁移,降低容量衰减速度,提高电池和管道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惰性气体存储装置(7)、第一进气管道(3)和第二进气管道(9);/n所述惰性气体存储装置(7)通过第二进气管道(9)与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相连通;/n所述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与钒电池正极储液罐(1)通过第一进气管道(3)相连通;/n所述惰性气体存储装置(7),用于通过第二进气管道(9)将惰性气体送至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内;/n所述第一进气管道(3),用于将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内的气体送至钒电池正极储液罐(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惰性气体存储装置(7)、第一进气管道(3)和第二进气管道(9);
所述惰性气体存储装置(7)通过第二进气管道(9)与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相连通;
所述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与钒电池正极储液罐(1)通过第一进气管道(3)相连通;
所述惰性气体存储装置(7),用于通过第二进气管道(9)将惰性气体送至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内;
所述第一进气管道(3),用于将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内的气体送至钒电池正极储液罐(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内部的压力传感器(6);
所述压力传感器(6),用于监测钒电池负极储液罐(2)的气体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钒电池正极储液罐(1)上的出气管道(5);
所述出气管道(5),用于将钒电池正极储液罐(1)的气体送至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钒电池储液罐的压力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3)内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6)相连的第一泵(8);
所述第一泵(8),用于将钒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李爱魁马军杜涛刘飞张爱芳蔡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