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23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铸轧辊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所述辊芯插接于辊套内腔,所述辊套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流道,且所述辊套侧壁插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与第一环形流道连接,所述进液管内腔设置有电磁阀,且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管设置有增压喷头,所述直流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流道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流道的出口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插接于辊套的外壁,所述辊芯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液快速在辊套内腔开设的流道中流动,能够快速带走铸轧辊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使轧辊可以长时间的运转,提高轧辊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roll with coo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
本技术涉及铸轧辊
,具体为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
技术介绍
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原有的轧钢机在使用液冷铸轧辊对钢材进行轧碾时,轧辊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温度会快速上升,外表面温度可以通过风冷或水冷等方式进行,内腔的温度不能进行较好的降温,导致轧辊内外温差过大,热应力增加,导致轧辊使用寿命下降,温差较大时对轧辊进行降温可能会导致轧辊破裂,影响轧辊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包括辊芯,所述辊芯插接于辊套内腔,所述辊套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流道,且所述辊套侧壁插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与第一环形流道连接,且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设置于辊套外侧,所述进液管内腔设置有电磁阀,且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管设置有增压喷头,所述第一环形流道与呈环形分布与辊套内腔的直流道一端连接,所述直流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流道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流道的出口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插接于辊套的外壁,所述辊芯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直流道一端通过弧形连接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端部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出液管的出液端设置有连接接头,且所述出液管与进液管设置于辊套的左右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进液管对称设置于辊套外壁,所述出液管设置有一个,且所述出液管的管径为进液管管径的两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流道、第二环形流道与直流道中均铺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进出口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且所述冷却管的外壁紧贴流道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辊套内腔均匀开设有冷却液孔,且所述辊套侧壁开设有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增压喷头的出口为圆柱状出口,且所述增压喷头设置于电磁阀的后侧,所述电磁阀与增压喷头间隔一段距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辊芯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呈环形等间距开设于辊芯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温度传感器实时传输检测辊芯的温度数据,当辊芯温度超过设定影响其工作时,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通过进液管向辊套内腔灌入冷却液,冷却管结合冷却液对铸轧辊内腔进行降温,增压喷头的设置能够加快冷却液在辊套内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速辊套内腔热量的散失,智能控制使轧辊可以长时间的运转,提高轧辊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辊套内腔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原理框图。图中:1、辊芯;2、辊套;3、第一环形流道;4、进液管;5、电磁阀;6、增压喷头;7、直流道;8、第二环形流道;9、出液管;10、温度传感器;11、弧形连接道;12、冷却液孔;13、连接接头;14、密封垫圈;15、卡槽;16、冷却管;17、PLC控制器。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包括辊芯1,辊芯1插接于辊套2内腔,辊套2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流道3,第一环形流道3两侧开设有数量不同的导液孔,且辊套2侧壁插接有进液管4,进液管4的出液端与第一环形流道3连接,且进液管4的进液端设置于辊套2外侧,进液管4内腔设置有电磁阀5,通过温度传感器10的检测数据,控制电磁阀5的开关,且进液管4的出液管设置有增压喷头6,用于加快冷却液进入辊套2内腔流道的流速,第一环形流道3与呈环形分布与辊套2内腔的直流道7一端连接,便于将冷却液导入辊套2内腔的侧壁,快速进行降温,直流道7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流道8连接,第二环形流道8的出口与出液管9连接,出液管9处同样设置有连接接头13和密封垫圈14,出液管9插接于辊套2的外壁,辊芯1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均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17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5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0与电磁阀5均选用市场上常见的型号种类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直流道7一端通过弧形连接道11连接。请参阅图2,进液管4的进液端设置有连接接头13,连接接头13端部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垫圈14,便于外部供液管与进液管4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冷却液泄漏的情况发生,出液管9的出液端设置有连接接头13,且出液管9与进液管4设置于辊套2的左右侧壁上。进液管4共设置有两个,便于冷却液快速充满辊套2内腔的流道,对辊套2进行快速降温,且两个进液管4对称设置于辊套2外壁,出液管9设置有一个,且出液管9的管径为进液管4管径的两倍,便于维持进出液流量恒定。第一环形流道3、第二环形流道8与直流道7中均铺设有冷却管16,为了配合流动的冷却液快速吸收辊套2内壁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冷却管16的进出口分别与进液管4和出液管9连接,且冷却管16的外壁紧贴流道的内壁。请参阅图3,辊套2内腔均匀开设有冷却液孔12,且辊套2侧壁开设有安装孔,便于进液管4和出液管9的安装。增压喷头6的出口为圆柱状出口,便于将冷却液以柱状喷射入流道中,加速冷却液的流动,加快降温的速率,且增压喷头6设置于电磁阀5的后侧,电磁阀5与增压喷头6间隔一段距离设置。请参阅图1,辊芯1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5,卡槽15呈环形等间距开设于辊芯1外表面,便于铸轧辊的安装。实施例:通过卡槽15将铸轧辊安装好,铸轧辊工作一段时间后,辊套2与辊芯1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传感器10实时检测辊芯1的温度,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至PLC控制器17,一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5打开,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4输送至辊套2内腔,冷却液依次经过第一环形流道3、直流道7和第二环形流道8,配合冷却管16能够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包括辊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芯(1)插接于辊套(2)内腔,所述辊套(2)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流道(3),且所述辊套(2)侧壁插接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的出液端与第一环形流道(3)连接,且所述进液管(4)的进液端设置于辊套(2)外侧,所述进液管(4)内腔设置有电磁阀(5),且所述进液管(4)的出液管设置有增压喷头(6),所述第一环形流道(3)与呈环形分布与辊套(2)内腔的直流道(7)一端连接,所述直流道(7)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流道(8)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流道(8)的出口与出液管(9)连接,所述出液管(9)插接于辊套(2)的外壁,所述辊芯(1)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均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17)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5)电性连接,所述直流道(7)一端通过弧形连接道(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包括辊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芯(1)插接于辊套(2)内腔,所述辊套(2)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流道(3),且所述辊套(2)侧壁插接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的出液端与第一环形流道(3)连接,且所述进液管(4)的进液端设置于辊套(2)外侧,所述进液管(4)内腔设置有电磁阀(5),且所述进液管(4)的出液管设置有增压喷头(6),所述第一环形流道(3)与呈环形分布与辊套(2)内腔的直流道(7)一端连接,所述直流道(7)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流道(8)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流道(8)的出口与出液管(9)连接,所述出液管(9)插接于辊套(2)的外壁,所述辊芯(1)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均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17)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7)的输出端与电磁阀(5)电性连接,所述直流道(7)一端通过弧形连接道(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铸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的进液端设置有连接接头(13),所述连接接头(13)端部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垫圈(14),所述出液管(9)的出液端设置有连接接头(13),且所述出液管(9)与进液管(4)设置于辊套(2)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鹏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