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60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涉及辊套技术领域,包括辊套本体,所述辊套本体的外侧套接有耐磨套,且耐磨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侧与空槽的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条和对接块,通过空槽内部设置的连接块和连接弹簧,可实现对冲击力的缓冲和吸收,运输完成后即可取下,从而可有效提升辊套本体的耐磨性能,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槽,即可将润滑油通过进油口和出油槽注入至辊套本体的内侧位置从,以实现对辊套本体内壁的润滑工作,防止出现生锈的现象。防止出现生锈的现象。防止出现生锈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


[0001]本技术涉及辊套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

技术介绍

[0002]辊套嵌套在辊芯上,辊套主要起到替代辊体磨损的作用,是磨粉机等机器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场上常见的辊套多为过盈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在辊芯上的套筒状结构。
[0003]目前,现有的辊套其本身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将生产完成后的辊套并排放置在一起,以便于进行运输的工作,而辊套在运输的过程中,当车辆行驶至颠簸路段时,相邻的辊套则会相互碰撞,从而使得辊套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磨损,以使得辊套的外表面出现刮痕,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包括辊套本体,所述辊套本体的外侧套接有耐磨套,且耐磨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侧与空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弹簧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连接弹簧呈连接块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矩形槽的内壁连接有与第一缓冲垫相适配的第二缓冲块。
[0008]优选的,所述耐磨套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对接块,且对接块的内部通过螺栓与辊套本体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耐磨套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条,且连接条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在耐磨套的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辊套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且橡胶环的另一端与轴辊相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辊套本体的内壁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延伸至橡胶环的内部,所述进油口的端头位置处设置有堵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条和对接块,在辊套本体运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耐磨套套接在辊套本体的外侧,从而实现对辊套本体外侧的包裹保护,当相邻的辊套本体出现碰撞时,通过空槽内部设置的连接块和连接弹簧,可实现对冲击力的缓冲和吸收,运输完成后即可取下,从而可有效提升辊套本体的耐磨性能。
[0014]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槽,在使用辊套本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
堵头从进油口的端头位置处取下,而后即可将润滑油通过进油口和出油槽注入至辊套本体的内侧位置从,以实现对辊套本体内壁的润滑工作,防止出现生锈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进油口和堵头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辊套本体;2、耐磨套;3、对接块;4、连接条;5、橡胶环;6、空槽;7、固定块;8、连接块;9、连接弹簧;10、进油口;11、出油槽;12、堵头;13、第一缓冲垫;14、矩形槽;15、第二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包括辊套本体1,辊套本体1的外侧套接有耐磨套2,且耐磨套2的内部开设有空槽6,空槽6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14,矩形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9,且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连接块8固定连接,连接块8的外侧与空槽6的内壁相连接,连接弹簧9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连接弹簧9呈连接块8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0022]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可以得知,连接块8靠近固定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3,矩形槽14的内壁连接有与第一缓冲垫13相适配的第二缓冲块15,在连接弹簧9受力移动时,矩形槽14内壁连接的第二缓冲块15得以与第一缓冲垫13相接触,从而实现对外力的进一步缓冲。
[0023]进一步的,参照图2可以得知,耐磨套2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对接块3,且对接块3的内部通过螺栓与辊套本体1相连接,通过对接块3和螺栓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耐磨套2的定位工作,从而防止耐磨套2从辊套本体1的外侧移动出。
[0024]进一步的,参照图2可以得知,耐磨套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条4,且连接条4呈环形阵列结构分布在耐磨套2的外表面,在使用时,通过多组连接条4的设置,可有效提升耐磨套2外侧的摩擦力,以便于工作人将其套接在辊套本体1外侧。
[0025]进一步的,参照图1可以得知,辊套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5,且橡胶环5的另一端与轴辊相接触,通过橡胶环5的设置,可有效保证辊套本体1套接过程中的紧密性。
[0026]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3可以得知,辊套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进油口10,且进油口10的内侧均匀开设有出油槽11,出油槽11延伸至橡胶环5的内部,进油口10的端头位置处设置有堵头12,在使用时,通过进油口10和出油槽11的配合,可实现对辊套本体1内壁的注油工作,配合有堵头12的设置,可实现对堵头12端头的密封。
[0027]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首先将耐磨套2套接在辊套本体1的外侧,当将耐磨套2完成套接后,即可将螺栓插入至对接块3内部所开设的预留孔之中,以实
现对耐磨套2的限位工作,在限位完成后,工作人员即可将辊套本体1依次搬运至运输车之上,从而实现对辊套本体1的运输工作,当辊套本体1受到撞击时,由于耐磨套2设置为橡胶材质,从而其内部设置的连接弹簧9得以受力沿连接块8的外侧滑动,通过连接块8内部设置的连接弹簧9,即可实现对外力的缓冲和吸收,从而可防止辊套本体1之间相互摩擦出现划痕;
[0028]在长久使用后,工作人员可将堵头12从进油口10的端头拔出,从而使用注射器将润滑油注入至进油口10的内部,使其通过出油槽11进入至辊套本体1的内壁位置处,以实现对辊套本体1内壁的润滑工作,以上为本技术的全部工作原理。
[0029]本技术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0030]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包括辊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套本体(1)的外侧套接有耐磨套(2),且耐磨套(2)的内部开设有空槽(6),所述空槽(6)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14),所述矩形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9),且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连接块(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的外侧与空槽(6)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弹簧(9)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连接弹簧(9)呈连接块(8)的中轴线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性能好的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靠近固定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13),所述矩形槽(14)的内壁连接有与第一缓冲垫(13)相适配的第二缓冲块(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鹏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