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40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7:43
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属于立体视觉处理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对象为空气中的实际焦距和水中的等效焦距,基于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先拍摄得到标定图像,记为img‑distort。对图像进行径向畸变校正,得到图像记为img‑correct;再利用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性质标定焦距,得到空气中的焦距f

A fast underwater calibration method based on vanishing points of two orthogonal parallel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目标的标定方法,具体为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属于立体视觉处理的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陆地的资源已经逐渐在枯竭,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具有人类所需要的丰富资源,海洋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其中各种水下探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是海洋探测的关键。在众多的探测传感处理技术中,水下图像处理技术由于其能够最真实、最全面的还原水下环境状况且数据量丰富,从而在各项海洋探索研究中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水下探测技术。标定是视觉技术中最关键、最不可避免的过程之一,它的性能可以显著影响视觉系统的测量精度。传统的校准方法使用一个标定板为参考对象,先通过空间点的对应关系建立了一个方程组;然后对标定板进行了数学优化用于求解方程;最后得到相机的内部和外部参数。主要校准方法有三个:直接线性变换方法(DirectLinearTransformation)(Abdel-Aziz,Y.,etal.“D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其数据处理对象为空气中的实际焦距和水中的等效焦距,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径向畸变的校正:/n1.1)拍摄获取标定板图像img-distort;/n1.2)提取图像中的畸变坐标;/n1.3)计算畸变系数k;/n1.4)利用一阶径向畸变针孔模型矫正畸变,得到无畸变图像img-correct;/n步骤2)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性质的焦距标定:/n2.1)Hough变换提取直线;/n2.2)计算消失点w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的快速水下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其数据处理对象为空气中的实际焦距和水中的等效焦距,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径向畸变的校正:
1.1)拍摄获取标定板图像img-distort;
1.2)提取图像中的畸变坐标;
1.3)计算畸变系数k;
1.4)利用一阶径向畸变针孔模型矫正畸变,得到无畸变图像img-correct;
步骤2)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性质的焦距标定:
2.1)Hough变换提取直线;
2.2)计算消失点w1、w2;
2.3)用消失点正交的性质标定焦距,在空气中焦距得到fa,在水中等效焦距得到fw。
步骤3)空气介质中等效图像的计算;
步骤4)位姿的标定:
4.1)旋转矩阵R的求解;
4.2)平移矩阵T的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组相互正交平行线对应消失点性质的焦距标定,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径向畸变的校正,为:
考虑镜头非线性畸变的摄像机标定需要使用非线性优化算法,而过多的引入非线性参数往往井不能提高精度,反而引起求解的不稳定;经研究发现,镜头畸变主要由径向畸变引起,一阶径向畸变足以描述失真情况,过多的引入参数反而会引起解的不稳定性;故选取一阶径向畸变针孔模型,仅考虑镜头的一阶径向畸变;描述线性畸变模型如下:



式中:k是一阶径向畸变系数,由于镜头畸变的影响,实际成像点为Pd(ud,vd),而无畸变的理想成像点图像坐标应为Pu(uu,vu),畸变中心(u0,v0);
由于理想条件下任意直线成像后应也为直线,线性三维空间投影图像仍然是一条直线,所以利用这一特性,可解决图像畸变失真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设理想直线为L,并定义为y=J·x+m,畸变曲线L'是在实数构成的畸变曲线成像点上;实际成像点坐标Pd(ud,vd)可以由畸变直线L'得到,校正后图像点坐标是Pu(uu,vu);采用最小二乘法将n个点拟合到直线上,可得到理想的线性参数;
设实际成像点坐标Pdi(udi,vdi),校正后图像点坐标为Pui(uui,vui),由于图像点坐标与实际成像点横坐标值相等,即uui=udi,所以Pui(uui,vui)可以写成Pui(udi,vui),i从1到n,n为理想直线L上取样点数量;其中,udi表示理想直线L上第i个点的横坐标,也表示畸变曲线L'上第i个点的横坐标,J·udi+m表示理想直线L上第i个点的纵坐标,vdi表示畸变曲线L'上第i个点的纵坐标,即可对如下最小化问题进行求解:



根据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进汪和平马煜中姜金丁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