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47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层、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介质层、源漏极层、钝化层和像素电极层,所述遮光层采用纳米核壳结构构成,所述纳米核壳结构包括纳米核和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核壳结构的纳米点作为遮光层,由于纳米核壳遮光层导电性差,不会与漏极产生电容耦合效应,可以省去为了将源极层和金属遮光层连接引入的两道黄光制程,从而减少了光罩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纳米核壳遮光层可以吸收短波光并将短波光转变为长波光,短波漏光不会在栅电极与遮光层之间来回反射,减少了漏光在有源层中多次反射造成的阈值电压负偏。

A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
,特别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技术是面板行业的发展趋势,相比LCD而言,OLED具有结构简化,色域更广,响应时间更快等优点。在AMOLED的像素设计中,一般采用顶栅自对准型非晶氧化物TFT构成的像素电路来驱动OLED发光,但由于非晶氧化物对短波光非常敏感,器件的阈值电压会在光照的作用下减小,从而严重影响OLED的发光强度,因此制作背板时会先沉积金属遮光层保护TFT器件不受底部环境光影响。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层100、金属遮光层11、缓冲层12、有源层13、栅极绝缘层14、栅极层15、层间介质层16、漏极171、源极172、钝化层18和像素电极层19,由于金属遮光层11不吸收短波光,所以短波漏光会在栅极层15和金属遮光层11之间来回反射,造成的阈值电压负偏。<br>另外,为避免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层、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介质层、源漏极层、钝化层和像素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采用纳米核壳结构构成,所述纳米核壳结构包括纳米核和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层、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介质层、源漏极层、钝化层和像素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采用纳米核壳结构构成,所述纳米核壳结构包括纳米核和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核为窄禁带半导体材料,所述壳为绝缘介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核带隙小于2.5eV,所述纳米核的直径范围为5-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核采用的材料包括砷化铟、磷化铟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采用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的厚度范围为3-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陶张良芬张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