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可拉伸显示器件是柔性显示的一种高级形态,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拉伸形变,现有可拉伸显示器件通常通过将像素岛周围的无机层挖空以承受应变,从而降低像素岛承受的形变量,然而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的深孔工艺存在较大难度,同时可拉伸显示器件的封装也存在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底层基板,包括柔性衬底;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线,所述驱动信号线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位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承载基底、形成在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的像素单元和用于封装所述第一承载基底和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封装层,其中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区域和布线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m行n列像素和驱动各像素的多个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布线区域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信号线,各像素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层基板,包括/n柔性衬底;/n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线,所述驱动信号线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n位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承载基底、形成在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的像素单元和用于封装所述第一承载基底和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封装层,其中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区域和布线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m行n列像素和驱动各像素的多个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布线区域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信号线,各像素通过所述信号线经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的过孔与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电连接;以及/n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底层基板的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层基板,包括
柔性衬底;
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线,所述驱动信号线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
位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承载基底、形成在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的像素单元和用于封装所述第一承载基底和所述像素单元的第一封装层,其中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区域和布线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m行n列像素和驱动各像素的多个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布线区域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信号线,各像素通过所述信号线经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的过孔与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电连接;以及
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底层基板的柔性封装层;
其中m,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栅极驱动单元,其中
每个栅极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承载基底、形成在所述第二承载基底上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子电路和用于封装所述第二承载基底和所述栅极驱动子电路的第二封装层,每个栅极驱动子电路经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基底上的过孔与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基底的第一表面,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引脚区,所述引脚区引出所述信号线;
所述底层基板还包括与所述引脚区对应的引脚容纳区;
所述引脚区容纳于所述引脚容纳区以使得所述信号线与所述驱动信号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基底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柔性衬底的杨氏模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线的材料为碳纳米管材料。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衬底上形成柔性衬底;
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形成栅极驱动电路和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的驱动信号线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衬底上的底层基板;
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一承载基底;
在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形成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发光区域和布线区域,所述发光区域包括m行n列像素和驱动各像素的多个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布线区域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信号线;
在所述像素单元上形成第一封装层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二衬底上的发光单元;
分别将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从所述第二衬底上剥离并转移到所述底层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的每个像素通过所述信号线经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基底上的过孔与对应的所述驱动信号线电连接;
形成覆盖所述底层基板和多个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陈登云,宋尊庆,张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