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44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14
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包括四根旁路连通管和分别安装在四根旁路连通管上的第一高旁减压阀、第二高旁减压阀、第三高旁减压阀、第四高旁减压阀,四个高旁减压阀分甲乙两侧对称布置,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三高旁减压阀设置在甲侧,第二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设置在乙侧;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二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该旁路通过对现场硬件设备和控制逻辑软回路的改进,实现了高旁减压阀就地开关量硬联锁保护和模拟量保护,既避免设备误动,同时又要避免设备拒动,保证了汽轮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A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educing high pressure bypass of steam turbin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
本技术涉及热力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
技术介绍
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是现代单元机组热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当主汽运行压力超过设定范围时,高压旁路装置能自动打开或关闭,并按机组运行情况进行压力、温度自动调节,直至恢复至正常值;二是将锅炉侧的主蒸汽经减温减压后直接引入再热器,以保护再热器的安全。现有技术中,高压旁路超压保护相当于压力容器上的机械安全阀,保护设计采用硬接线回路和机械式压力开关,避免软逻辑以及电子压力开关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且采取一只压力开关动作就泄压,保护设备安全,每个高旁减压保护阀配有三个卸油电磁配压阀(R/S/T),高旁减压阀开启速度与电磁配压阀动作个数有关,一只压力开关动作只控制其中一个电磁配压阀卸油,这种设计可以确保高压旁路超压保护安全泄压,但也存在设备误动作的可能性,比如当高压旁路系统任一个压力开关出现开关触点故障或断线等异常情况时,控制柜硬回路保护作用将造成对应两个高旁减压阀开启,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还可能造成机组跳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避免设备误动,同时又要避免设备拒动,能够有效保证起来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该旁路包括四根旁路连通管和分别安装在四根旁路连通管上的第一高旁减压阀、第二高旁减压阀、第三高旁减压阀、第四高旁减压阀,四个高旁减压阀分甲乙两侧对称布置,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三高旁减压阀设置在甲侧,第二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设置在乙侧;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二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一个控制第一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和一个控制第二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组成一个控制阀组,每个控制阀组均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动作,每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甲侧主蒸汽管道上;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一个控制第三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和一个控制第四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组成一个控制阀组,每个控制阀组均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动作,每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乙侧主蒸汽管道上。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控制第一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控制第二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组成第一控制阀组,控制第一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一压力开关、第四压力开关;第二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组成第二控制阀组,控制第二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二压力开关、第五压力开关;第三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组成第三控制阀组,控制第三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三压力开关、第六压力开关;第一压力开关和第四压力开关共用一个取样管路、第二压力开关和第五压力开关共用一个取样管路、第三压力开关和第六压力开关共用一个取样管路,六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甲侧主蒸汽管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四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一压力开关、第四压力开关依次串联;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五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二压力开关、第五压力开关依次串联;第三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六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三压力开关、第六压力开关依次串联;控制第三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七控制阀、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控制第四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十控制阀、第十一控制阀、第十二控制阀;第七控制阀和第十控制阀组成第四控制阀组,控制第四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七压力开关、第十压力开关;第八控制阀和第十一控制阀组成第五控制阀组,控制第五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八压力开关、第十一压力开关;第九控制阀和第十二控制阀组成第六控制阀组,控制第六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九压力开关、第十二压力开关;第七压力开关和第十压力开关共用一个取样管路、第八压力开关和第十一压力开关共用一个取样管路、第九压力开关和第十二压力开关共用一个取样管路,六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乙侧主蒸汽管道上;所述第七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十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七压力开关、第十压力开关依次串联;第八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十一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八压力开关、第十一压力开关依次串联;第九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十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九压力开关、第十二压力开关依次串联。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该旁路还包括用于控制四个高旁减压阀的模拟量控制系统、3个与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二高旁减压阀配合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个与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配合的第二压力传感器,3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和3个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汽轮机组的甲乙两侧主蒸汽管道上;3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二高旁减压阀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包括与3个第一压力传感器配合的三取二逻辑取值模块;3个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均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系统包括与3个第二压力传感器配合的三取二逻辑取值模块。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所述控制系统为DCS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所述第一高旁减压阀、第二高旁减压阀、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均为液压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所述控制阀均为电磁配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冗余设计,通过三个控制阀控制一个高旁减压阀,再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一个控制阀,由单点保护改为冗余保护,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其次,在机械保护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模拟量保护,通过控制系统的逻辑保护,实现了双保险的作用。该旁路通过对现场硬件设备和控制逻辑软回路的改进,实现了高旁减压阀就地开关量硬联锁保护和模拟量保护,既避免设备误动,同时又要避免设备拒动,保证了汽轮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控制接线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系统的逻辑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其特征在于:该旁路包括四根旁路连通管和分别安装在四根旁路连通管上的第一高旁减压阀、第二高旁减压阀、第三高旁减压阀、第四高旁减压阀,四个高旁减压阀分甲乙两侧对称布置,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三高旁减压阀设置在甲侧,第二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设置在乙侧;/n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二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一个控制第一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和一个控制第二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组成一个控制阀组,每个控制阀组均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动作,每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甲侧主蒸汽管道上;/n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一个控制第三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和一个控制第四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组成一个控制阀组,每个控制阀组均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动作,每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乙侧主蒸汽管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其特征在于:该旁路包括四根旁路连通管和分别安装在四根旁路连通管上的第一高旁减压阀、第二高旁减压阀、第三高旁减压阀、第四高旁减压阀,四个高旁减压阀分甲乙两侧对称布置,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三高旁减压阀设置在甲侧,第二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设置在乙侧;
第一高旁减压阀和第二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一个控制第一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和一个控制第二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组成一个控制阀组,每个控制阀组均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动作,每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甲侧主蒸汽管道上;
第三高旁减压阀和第四高旁减压阀开关量硬接线端均通过三个并联的控制阀控制动作,一个控制第三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和一个控制第四高旁减压阀的控制阀组成一个控制阀组,每个控制阀组均通过两个压力开关控制动作,每个压力开关均安装在汽轮机组的乙侧主蒸汽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的降温减压高压旁路,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控制第二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
第一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组成第一控制阀组,控制第一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一压力开关、第四压力开关;第二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组成第二控制阀组,控制第二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二压力开关、第五压力开关;第三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组成第三控制阀组,控制第三控制阀组的两个压力开关为第三压力开关、第六压力开关;
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四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一压力开关、第四压力开关依次串联;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五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二压力开关、第五压力开关依次串联;第三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六控制阀的控制端并联后与第三压力开关、第六压力开关依次串联;
控制第三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制阀为第七控制阀、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控制第四高旁减压阀的三个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