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及侧围、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19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及侧围、车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包括外观面和法兰面,其中外观面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与所述法兰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相同并且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法兰面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不相同。该前翼子板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冲压整形过程中外观面的表面质量,同时可增强前翼子板结构和车身结构的强度。

A front fender structure, side wall and vehicle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及侧围、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及侧围、车辆。
技术介绍
一般的,汽车的前翼子板用于遮盖汽车的车轮,并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前翼子板在发动机盖区域具有法兰面F,该法兰面F与前翼子板的外表面A之间具有不同的深度,如图1-图4C中A1-A1、B1-B1和C1-C1截面处的深度D1、D2和D3,D1为15mm,D2为27.5mm,D3为36mm。不同的深度使得板料在前翼子板的整形成型过程会不同时地接触刀块,导致所受应力应变不均匀,容易在前翼子板的外表面A和其外圆角R处产生表面缺陷,影响前翼子板的质量,从而影响车辆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前翼子板在整形过程中的表面质量的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翼子板由于外观面与法兰面深度的不同导致在整形过程中使外观面产生表面缺陷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包括外观面和法兰面,其中外观面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与法兰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并且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法兰面之间的高度差不相同。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法兰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最大值。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三面与第四面通过弧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弧面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相同。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弧面的半径为3mm-5mm。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第二面与第三面的连接线和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高度差为25mm-35mm。根据上述方案的优选,外观面、法兰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一体形成。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侧围,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方案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方案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包括外观面和法兰面,其中外观面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与法兰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线和第一面与第二面的连接线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相同并且法兰面和第一面与第二面的连接线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不相同。由于保证了法兰面与外观面之间不同的高度差以满足安装要求,同时使得第四面与第三面的连接线与外观面的高度差相同,如此使得在整形过程中,板料可以同时接触刀块,从而有效改善整形过程中外观面的表面质量,增强前翼子板结构和车身结构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前翼子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区域放大图;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前翼子板结构的示意图;图4A-图4C是图3中沿A1-A1、B1-B1和C1-C1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前翼子板结构的示意图;图6A-图6C是图5中沿A2-A2、B2-B2和C2-C2的截面示意图;图中:B:发动机盖区域;A:外观面;F法兰面;M:变形面;100:外观面;210:第一面;220:第二面;230:第三面;240:第四面;201: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212:第一面与第二面的连接线;223:第二面与第三面的连接线;234: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线;245:第四面与法兰面的连接线;R:弧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观面的表面缺陷,将在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不同宽度的变形面M进行变形,具体,将具有较小宽度变形面M继续延伸至大于或等于变形面M的最大宽度,使得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变形面M具有相同的宽度。这样的整形过程中,钢料会同时接触刀块,保证了外观面A的表面质量。然后将具有相同的宽度的变形面M的底部进行向上折边以形成法兰面F。具体的结构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包括外观面和法兰面,外观面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与法兰面连接,其中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第三面与第四面的连接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并且外观面与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法兰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同。参照图5和图6A-图6C,外观面100与法兰面300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210、第二面220、第三面230和第四面240连接,即外观面100、第一面210、第二面220、第三面230和第四面240、法兰面300首尾依次连接形成连续的面板,具体地,外观面100的一端与第一面210的一端连接,第一面210的另一端与第二面220的一端连接并且外观面100和第二面220分别从第一面210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二面220的另一端与第三面230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一面210和第三面230分别从第二面220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三面230的另一端与第四面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二面220和第四面240分别从第三面230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第四面240的另一端与法兰面300的一端连接并且第三面230和法兰面分别从第四面到40的两端向相反的两侧延伸。外观面100与第一面210的连接线120、第一面210与第二面220的连接线212、第二面210与第三面230的连接线223、第三面230与第四面240的连接线234、第四面240与法兰面300的连接线201均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装配时,第一面210、第二面220、第三面230和第四面240被其它汽车零部件遮盖,而外观面100被露出,因此在前翼子板成型过程中需要保证外观面100的表面质量。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如图中方向D,外观面100与第一面210的连接线120和第三面230与第四面240的连接线234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相等,即沿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外观面100与第一面210的连接线120和第三面230与第四面240的连接线234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如图6A-图6C中所示,外观面100与第一面210的连接线120和第三面230与第四面240的连接线234之间的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差保持D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D0约为30mm。进一步地,沿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外观面100、第一面210、第二面220和第三面230依次以相同的连接角度、相同的高度连接在一起,在整形成型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观面和法兰面,其中所述外观面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与所述法兰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并且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所述法兰面之间的高度差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观面和法兰面,其中所述外观面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与所述法兰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并且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所述法兰面之间的高度差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的连接线之间的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的连接线和所述法兰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翼子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通过弧面连接,其中沿车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外观面与所述第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晋炜黄之良冯海楠於建张积国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