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60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调整传动轴位置并保持传动轴轴芯位于水平面内的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架,卧式布置的第一、二传动轴位于支架的左、右支架之间的区域处,左、右支架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条形孔,第一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位于竖向方向且垂直于第一、二传动轴的轴芯方向布置,第一、二传动轴的轴身上对应设置第一、二轴承座,第一、二轴承座设置的连接部与第一条形孔构成滑移配合。当轧辊与传动轴分离后,支架对第一、二轴承座上的连接部实施支撑,传动轴仍可保持水平状态,驱动机构驱动一、二传动轴与轧辊轴端扁头适配位置处,从而保证两者插套的顺利性,有效地保护传动轴和轧辊不被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Driving device of horizontal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轧机传动轴的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轧机的动力传输方式为:主传动马达通过齿轮箱、传动轴和轧辊连接到一起实现传动,轧辊长期使用会产生疲劳磨损或损坏,这就需要对轧辊进行维护或者更换。当轧辊抽出机架前,传动轴一端通过万向轴与齿轮箱连接、另外一端的扁头套和轧辊的扁头连接,由轧辊和齿轮箱共同托撑传动轴;当轧辊抽出机架时,轧辊与传动轴分离,此时传动轴靠近轧辊一侧的端部则没有支撑,处于悬置状态,无法保持传动轴扁头的位置。与轧辊对应的,传动轴包括轴芯位于水平方向的卧式轧机传动轴和轴芯位于铅垂方向的立式轧机传动轴。对于卧式轧机传动轴而言,当与不同的轧辊连接时,不同轧辊的辊芯高度可能不同,轧辊的扁头与传动轴的轴端的连接孔在未对中的情况下强行插套,极易造成传动轴和轧辊的损坏,因为拖动机构通常为油缸,所以液压动力的强行施予,导致装配事故的发生亦难以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调整传动轴位置并保持传动轴轴芯位于水平面内的传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架,卧式布置的第一、二传动轴位于支架的左、右支架之间的区域处,左、右支架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条形孔,第一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位于竖向方向且垂直于第一、二传动轴的轴芯方向布置,第一、二传动轴的轴身上对应设置第一、二轴承座,第一、二轴承座设置的连接部与第一条形孔构成滑移配合,调节机构驱动第一、二传动轴沿第一条形孔限定的方向位移。上述方案中,当轧辊与传动轴分离后,支架对第一、二轴承座上的连接部实施支撑,传动轴仍可保持水平状态,驱动机构再根据辊系中轧辊的辊芯高度驱动一、二传动轴沿第一条形孔制动至第一、二传动轴的轴端安装孔与轧辊轴端扁头适配位置处,从而保证两者插套的顺利性,有效地保护传动轴和轧辊不被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配到轧机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3,一种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架10,卧式布置的第一、二传动轴21、22位于支架10的左、右支架11、12之间的区域处,左、右支架11、12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条形孔13,第一条形孔13的孔长方向位于竖向方向且垂直于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芯方向布置,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身上对应设置第一、二轴承座23、24,第一、二轴承座23、24设置的连接部与第一条形孔13构成滑移配合,调节机构驱动第一、二传动轴21、22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当轧辊与传动轴分离后,支架10对第一、二轴承座23、24上的连接部实施支撑,传动轴仍可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出现悬臂梁的悬置端向下挠度过大而影响与轧辊的插装配合;驱动机构再根据辊系中轧辊的辊芯高度驱动一、二传动轴21、22沿第一条形孔13制动至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端安装孔与轧辊轴端扁头适配位置处,从而保证两者插套的顺利性,有效地保护传动轴和轧辊不被损坏,延长使用寿命。优选的,如图5所示,第一轴承座23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耳块231,第一耳块23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耳轴232,第一耳轴232上套设有连接块233,顶升油缸31的活塞杆端部抵靠在连接块233的下端面上并驱动连接块233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装配时,第一耳块231的侧面与左、右支架11、12抵靠,防止第一传动轴21在左右方向(即耳轴232的轴向方向)上晃动,第一耳轴232上套设连接块233,增大与顶升油缸31的活塞杆端部的接触面积,使第一轴承座23在沿第一条形孔13移动时更加平稳;顶升油缸31的活塞杆带动连接块233移动至指定高度后,第一传动轴21与轧辊的轴端扁头插套完成,此时顶升油缸31的活塞杆下移并与连接块233分离,保证第一传动轴21能够顺畅地传递扭矩。根据第二轴承座24的设置位置,顶升式的油缸不再适合作为第二轴承座24的驱动机构,如图6所示,第二轴承座24的连接部包括第二耳块241,第二耳块241的外端设置有第二耳轴242,提拉油缸32的活塞杆端部固接有一提拉块321,提拉块321上开设有通孔321a,第二轴承座24的第二耳轴242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通孔13、321a内,提拉油缸32驱动第二耳轴242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提拉块321的移动带动第二轴承座24的第二耳轴242沿着第一条形孔13移动至指定高度。进一步的,参阅图7,所述的连接块233包括与第一耳块23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33a和套设在第一耳轴232外周的方块233b,方块233b的宽度与第一条形孔13的宽度吻合。连接部233a与第一耳块231可以通过螺钉构成可拆卸连接,方块233b在一条形孔13移动。为了确保第二传动轴22与轧辊的轴端扁头插套完成后,第二传动轴22能够顺畅地传递扭矩,将通孔321a设置为条形孔,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为竖直方向布置、孔宽与第二耳轴242的直径吻合。提拉油缸32驱动提拉块321上移或下移至第二耳轴242处于条形孔的中间位置处,这样提拉块321便不能干涉第二耳轴242在竖直方向的位移,确保第二传动轴22能够顺畅地传递扭矩。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左、右支架11、12结构相同且相对布置,左支架11包括直接与基础A构成滑动配合的底板111,底板111上设置有立板112,第一条形孔13设置在立板112上,立板112上还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限制第一、二轴承座23、24在沿第一、二传动轴21、22轴向方向的位移。挡板14与第一、二耳块231、241的两侧抵靠,限制第一、二耳块231、241在传动轴轴向方向上的晃动。待轧辊的扁头与传动轴轴端的扁头孔套接后,传动轴需要与辊系以及轧机机架一起在基础上移动至轧制中心,底板111的下板面上设置有耐磨板113,耐磨板113的主体与底板111连接,主体的内侧边向下凸伸设置有凸条,凸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二传动轴21、22轴向方向一致,凸条与主体的下板面共同构成与轧机机架底部的轨道构成滑移配合的配合面,凸条与轨道的配合面为斜面。轨道与凸条的斜面接触式移动配合,不仅能起到滑移配合的作用,还能导向的作用,有效的防止支架1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侧倾。立板112上临近轧机机架的一侧设置的定位孔与轧机机架上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孔对齐时插销有第二定位销15。待轧辊的扁头与传动轴轴端的扁头孔套接后,第二定位销15动作将彼此位置加以确定。左、右两个立板112之间通过连接板16连接,连接板16将左、右支架11、12连为一个整体,连接板16整体呈工字型的板状,且连接板16的中部开设有避让第一、二传动轴21、22位置的缺失部161。进一步的,立板112上还设置有推拉油缸40,推拉油缸40的活塞杆杆长平行于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卧式布置的第一、二传动轴(21、22)位于支架(10)的左、右支架(11、12)之间的区域处,左、右支架(11、12)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条形孔(13),第一条形孔(13)的孔长方向位于竖向方向且垂直于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芯方向布置,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身上对应设置第一、二轴承座(23、24),第一、二轴承座(23、24)上设置的连接部与第一条形孔(13)构成滑移配合,调节机构驱动第一、二传动轴(21、22)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卧式布置的第一、二传动轴(21、22)位于支架(10)的左、右支架(11、12)之间的区域处,左、右支架(11、12)上对应设置有第一条形孔(13),第一条形孔(13)的孔长方向位于竖向方向且垂直于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芯方向布置,第一、二传动轴(21、22)的轴身上对应设置第一、二轴承座(23、24),第一、二轴承座(23、24)上设置的连接部与第一条形孔(13)构成滑移配合,调节机构驱动第一、二传动轴(21、22)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座(23)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耳块(231),第一耳块(23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耳轴(232),第一耳轴(232)上套设有连接块(233),顶升油缸(31)的活塞杆端部抵靠在连接块(233)的下端面上并驱动连接块(233)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轴承座(24)的连接部包括第二耳块(241),第二耳块(241)的外端设置有第二耳轴(242),提拉油缸(32)的活塞杆端部固接有一提拉块(321),提拉块(321)上开设有通孔(321a),第二轴承座(24)的第二耳轴(242)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通孔(13、321a)内,提拉油缸(32)驱动第二耳轴(242)沿第一条形孔(13)限定的方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轧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233)包括与第一耳块(23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33a)和套设在第一耳轴(232)外周的方块(233b),方块(233b)的宽度与第一条形孔(13)的宽度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霆熊化平王俊桂芳申晓庆张宏兵陈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