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45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属于生物工程领域。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包括离心管,离心管上连接有盖子,盖子上开凿有条形槽,离心管上套接有保护环,保护环上连接有防护绳,保护环内连接有第一硅胶垫,条形槽的宽度大于防护绳的直径,条形槽内铺设有第二硅胶垫,保护环的高度长于离心管下端尖底的高度,盖子的直径大于保护环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实现离心管竖直立于试验台上,以便实验人员向其中加入需要离心的物质,给实验人员带来工作的便利,且易于对离心管起到防护作用,使离心管在工作时,不易被挤碎,还可以实现减少离心管从手中脱落的可能性,不易使环境造成污染并节约实验资源。

A centrifuge tube for gene interference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
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
技术介绍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离心分离技术是根据颗粒在一个实用离心场合中的状态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不同密度,大小或形状的颗粒在不同的离心场合中沉降,所以一个大体是球形非均一的混合物,可以用离心的方法加以分离。使用玻璃管时离心力不宜过大,需要垫橡胶垫,防止管子破碎,高速离心机一般不选用玻璃管。离心管盖子封闭性不够好,液体就不能加满(针对高速离心机且使用角转子)以防外溢,失去平衡。外溢后果是污染转子和离心腔,影响感应器正常工作。超速离心时,液体一定要加满离心管,因为超离需要抽高真空,只有加满才能避免离心管变形。现有技术中的尖底离心管,在实验过程中不易平稳的竖直放置于试验台上,以便向其中加入需要离心的物质,给实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离心管工作时没有任何防护装置,易于被挤碎;实验人员手握离心管时,离心管易于从手中滑落,造成环境的污染及实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尖底离心管,在实验过程中不易平稳的竖直放置于试验台上,以便向其中加入需要离心的物质,给实验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离心管工作时没有任何防护装置,易于被挤碎;实验人员手握离心管时,离心管易于从手中滑落,造成环境的污染及实验资源的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包括离心管,所述离心管上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开凿有条形槽,所述离心管上套接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上连接有防护绳。优选的,所述保护环内连接有第一硅胶垫,易于使离心管与保护环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使离心管在保护环内不易滑动,且不易与保护环的内壁发生碰撞,易于保护离心管,使其不易破碎。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宽度大于防护绳的直径,易于使防护绳能够卡入条形槽内。优选的,所述条形槽内铺设有第二硅胶垫,易于对盖子起到防护作用,在晃动剧烈的情况下,防护绳不易对条形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优选的,所述保护环的高度长于离心管下端尖底的高度,使保护环易于对离心管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优选的,所述防护绳为弹性绳,所述所述弹性绳的弹力小于保护环自身的重力,易于从条形槽内取出或卡入防护绳,易于对离心管起到相对固定的作用,且不易对自身有伤害,在正常无外力的作用下,保护环易于在离心管的底部对离心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不易被防护绳向上拉起。优选的,所述盖子的直径大于保护环的内径,使保护环不易从离心管的上端滑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通过将防护绳卡入条形槽内,对离心管和盖子进行再次固定,使盖子不易从离心管上被打开,使正常的离心操作过程中,离心物质不易从离心管内洒出,污染或损坏器械。2、该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通过保护环在离心管的下端尖底处支撑着,易于使尖底离心管竖直立于试验台上,对离心管内加入需要离心的物质,操作简单、便利。3、该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通过将保护环向上移动至离心管的上端,拎着防护绳即可方便快捷的多次抓取、移动离心管,使基因干扰试验过程中来回移动离心管的效率更高,且离心管不易因拿不稳滑落至地面。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易于实现离心管竖直立于试验台上,以便实验人员向其中加入需要离心的物质,给实验人员带来工作的便利,且易于对离心管起到防护作用,使离心管在工作时,不易被挤碎,还可以实现减少离心管从手中脱落的可能性,不易使环境造成污染并节约实验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将防护绳从条形槽内取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去掉离心管和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移动离心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心管、2盖子、3条形槽、4保护环、5防护绳、6第一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包括离心管1,离心管1上连接有盖子2,盖子2上开凿有条形槽3,离心管1上套接有保护环4,保护环4上连接有防护绳5,保护环4内连接有第一硅胶垫6,易于使离心管1与保护环4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使离心管1在保护环4内不易滑动,且不易与保护环4的内壁发生碰撞,易于保护离心管1,使其不易破碎,条形槽3的宽度大于防护绳5的直径,易于使防护绳5能够卡入条形槽3内,条形槽3内铺设有第二硅胶垫,易于对盖子2起到防护作用,在晃动剧烈的情况下,防护绳5不易对条形槽3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保护环4的高度长于离心管1下端尖底的高度,使保护环4易于对离心管1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防护绳5为弹性绳,易于从条形槽3内取出或卡入条形槽3内,易于对离心管1起到相对固定的作用,且不易对自身有伤害,弹性绳的弹力小于保护环4自身的重力,在正常无外力的作用下,保护环4易于在离心管1的底部对离心管1起到支撑的作用,不易被防护绳5向上拉起,盖子2的直径大于保护环4的内径,使保护环4不易从离心管1的上端滑出。本技术中,请参阅图3,当需要向离心管内加入需要离心的物体时,先将离心管1插入保护环4内,这样,离心管1就可以竖直立于试验台上了,然后打开盖子2向其中加入物质即可;当需要进行防护操作时,请参阅图1-2,盖上盖子2之后,将防护绳5卡入条形槽3内,此时,防护绳5会对离心管1和盖子2进行再次紧固,以确保离心管1内离心的物质不易洒出,损坏或污染机器;当需要多次移动离心管时,请参阅图5,将保护环4向上移动至离心管1的上端,盖子2恰好可以挡住保护环4,使其不易从离心管1的上端滑出,然后可以直接手拎着防护绳5处进行多次移动离心管,使离心管不易从手中滑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易于实现离心管竖直立于试验台上,以便实验人员向其中加入需要离心的物质,给实验人员带来工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包括离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1)上连接有盖子(2),所述盖子(2)上开凿有条形槽(3),所述离心管(1)上套接有保护环(4),所述保护环(4)上连接有防护绳(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包括离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1)上连接有盖子(2),所述盖子(2)上开凿有条形槽(3),所述离心管(1)上套接有保护环(4),所述保护环(4)上连接有防护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4)内连接有第一硅胶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因干扰试验用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3)的宽度大于防护绳(5)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何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唯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