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88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属于列车车钩领域,包括第一车钩和第二车钩,第一车钩内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杆,第一车钩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第二车钩开设有主通道和副通道,主通道与副通道连通,主通道内设置有主柱塞,副通道内设置有副柱塞,副柱塞一侧固定设置有铁链,铁链远离副柱塞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铁钩,铁钩勾在固定环上,第一车钩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一,第二车钩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连接盘,连接盘和第二车钩上均开设有圆形槽,固定螺栓穿过圆形槽将连接盘和第二车钩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于安装拆卸,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且具有一定缓冲效果。

A new coupler for high speed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属于列车车钩领域。
技术介绍
列车车钩是一种用于连接两个车厢的工具,其稳定性直接关系了铁路安全,因此列车车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的列车车钩结构大多较为简单,一般都是由两个连接块分别安装在前后车厢,然后将两个连接块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列车车钩的牢固程度固然跟车钩材质有关,在现代社会中材质的稳定性已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尽管现有的列车车钩也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在许多地方,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的列车车钩受力点只有连接部分一个,长时间使用对连接部分的承受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车钩的使用寿命一般不长,另一方面,现有的列车车钩不具有缓冲效果,如果需要具有缓冲功能就需要额外添加缓冲工具,无疑是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受力点少影响使用寿命和不具有缓冲效果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包括第一车钩和第二车钩,所述第一车钩内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第一车钩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二车钩开设有主通道和副通道,所述主通道与所述副通道连通,所述主通道内设置有主柱塞,所述副通道内设置有副柱塞,所述副柱塞一侧固定设置有铁链,所述铁链远离所述副柱塞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铁钩,所述铁钩勾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第一车钩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一,所述第二车钩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车钩上均开设有圆形槽,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圆形槽将所述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车钩固定,所述连接盘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二。进一步而言,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缓冲腔内壁贴合处设置有密封垫。进一步而言,所述主通道一侧固定设置有防脱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螺栓底部安装有加固螺母。进一步而言,所述缓冲腔一侧开设有穿插槽,所述活动杆一端穿过所述穿插槽延伸至所述第一车钩外部。进一步而言,所述铁钩、所述铁链、所述固定环、所述副柱塞和所述副通道的数量均为2个。本技术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通过设置主柱塞、副柱塞及其连接部件,同时配合两个铁钩和固定环进行连接固定,一方面增加了本技术使用时的受力点,能够有效增加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便于拆卸和安装,在安装和拆卸时只需将铁钩取下或者重新装上便可;其次,本技术设置了缓冲腔,缓冲腔在生产时可向内部添加一定的缓冲液,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增加本技术的弹性,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缓冲能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车钩的平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车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车钩、2-第二车钩、3-缓冲腔、4-活动块、5-活动杆、6-安装盘一、7-固定环、8-主通道、9-主柱塞、10-副通道、11-副柱塞、12-铁链、13-铁钩、14-凹槽、15-圆形槽、16-连接盘、17-防脱块、18-安装盘二、19-固定螺栓、20-加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包括第一车钩1和第二车钩2,第一车钩1内开设有缓冲腔3,缓冲腔3内设置有活动块4,活动块4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杆5;缓冲腔3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伸缩产生的力都会反馈在缓冲腔3内部,因此在生产本技术时,只需在缓冲腔3内加入一些用于缓冲的液体(如液压油)便可;第一车钩1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7,第二车钩2开设有主通道8和副通道10,主通道8与副通道10连通,主通道8内设置有主柱塞9,副通道10内设置有副柱塞11,副柱塞11一侧固定设置有铁链12,铁链12远离副柱塞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铁钩13,铁钩13勾在固定环7上;上述结构则是本技术的第一车钩1和第二车钩2的连接方式,生产时需要向副通道和主通道之间加入足够的液压油,在使用时,只需将活动杆5放置到主通道8内,使得活动杆5将主柱塞9顶入主通道8的最深处,如图1所示,此时主柱塞9会将液压油全部顶入副通道10内,从而将副柱塞11顶出,让铁链12排出至外部,铁链12的最远端在生产时需要控制在固定环7一侧,此时只需将铁钩13勾在固定环7上便可,然后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不论是加速行驶还是减速行驶,第一车钩1和第二车钩2的连接部分均保持多个受力点,除了基本的铁链受到拉力,主柱塞9、副柱塞11以及缓冲腔3和活动杆5均受到力的作用,从而防止单一受力点承受压力过大,能够有效增加本技术的使用寿命;第一车钩1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一6,第二车钩2一侧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内放置有连接盘16,连接盘16和第二车钩2上均开设有圆形槽15,固定螺栓19穿过圆形槽15将连接盘16和第二车钩2固定,连接盘16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二18,此结构则是为了便于列车转向而设计的旋转结构;另外,活动块4与缓冲腔3内壁贴合处设置有密封垫,主通道8一侧固定设置有防脱块17,固定螺栓19底部安装有加固螺母20,缓冲腔3一侧开设有穿插槽,活动杆5一端穿过穿插槽延伸至第一车钩1外部,铁钩13、铁链12、固定环7、副柱塞11和副通道10的数量均为2个。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包括第一车钩(1)和第二车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钩(1)内开设有缓冲腔(3),所述缓冲腔(3)内设置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杆(5),所述第一车钩(1)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第二车钩(2)开设有主通道(8)和副通道(10),所述主通道(8)与所述副通道(10)连通,所述主通道(8)内设置有主柱塞(9),所述副通道(10)内设置有副柱塞(11),所述副柱塞(11)一侧固定设置有铁链(12),所述铁链(12)远离所述副柱塞(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铁钩(13),所述铁钩(13)勾在所述固定环(7)上;/n所述第一车钩(1)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一(6),所述第二车钩(2)一侧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放置有连接盘(16),所述连接盘(16)和所述第二车钩(2)上均开设有圆形槽(15),固定螺栓(19)穿过所述圆形槽(15)将所述连接盘(16)和所述第二车钩(2)固定,所述连接盘(16)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二(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速列车用车钩,包括第一车钩(1)和第二车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钩(1)内开设有缓冲腔(3),所述缓冲腔(3)内设置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杆(5),所述第一车钩(1)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第二车钩(2)开设有主通道(8)和副通道(10),所述主通道(8)与所述副通道(10)连通,所述主通道(8)内设置有主柱塞(9),所述副通道(10)内设置有副柱塞(11),所述副柱塞(11)一侧固定设置有铁链(12),所述铁链(12)远离所述副柱塞(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铁钩(13),所述铁钩(13)勾在所述固定环(7)上;
所述第一车钩(1)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盘一(6),所述第二车钩(2)一侧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放置有连接盘(16),所述连接盘(16)和所述第二车钩(2)上均开设有圆形槽(15),固定螺栓(19)穿过所述圆形槽(15)将所述连接盘(16)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清亮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朗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