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85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弯头制造采用人工辅助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包括:滑台,能够转动,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能够和弯头芯模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配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的重量;第一驱动组和丝杆,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和反旋部,所述正旋部穿过所述安装座且和所述安装座螺纹配合,所述反旋部穿过所述第一配重块且和所述第一配重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Clamping mechanism and device of elbow cor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于纤维增强塑料管件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增强塑料管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管道弯头是管路必不可少的配套零件之一,也是整个管路系统中最易失效的部件之一。目前纤维增强塑料管弯头的生产,普遍采用的是芯模定轴机械旋转,人工(或机械辅助)拉拽摇摆操作纤维纱线移动,人工抹胶(或胶槽浸胶)的生产工艺,生产人员劳动强度大,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弯头制造采用人工辅助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包括:滑台,所述滑台能够转动,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能够和弯头芯模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的重量;第一驱动组和丝杆,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和反旋部,所述正旋部和反旋部其中一个穿过所述安装座且和所述安装座螺纹配合,另一个穿过所述第一配重块且和所述第一配重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包括:滑台,所述滑台能够转动,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能够和弯头芯模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通过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滑块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第一滑块及弯头芯模6的部分重量;第一驱动组和丝杆,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和反旋部,所述正旋部和反旋部其中一个穿过所述第一滑块且和所述第一滑块螺纹配合,另一个穿过所述第二滑块且和所述第二滑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可选的,所述滑台上还固定有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和所述第一驱动组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两端,所述第二配重块用于平衡所述第一驱动组重量。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轴朝向所述滑台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的末端不高于所述丝杆末端。可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或者链轮传动。一种夹持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的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悬空对立设置并分别和弯头芯模的两端铰接;两个所述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的间隔可调;还包括第二驱动组,所述第二驱动组用于驱动所述滑台转动。可选的,一个所述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转动安装在固定支臂上,一个所述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转动安装在可滑动支臂上,所述可滑动支臂能够在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支臂方向上移动。可选的,两个所述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可滑动支臂上。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有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二驱动组单独对应一个所述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及夹持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夹持机构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设置,且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被丝杆驱动,其能够实现夹持机构在转动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弯头芯模在绕纱线过程中需要保持缠绕部位在水平方向上,其需要弯头芯模的两端上下调整时刻保持各个位置的缠绕姿态,当安装座在滑台的转动的径向位置发生变化,第一配重块也能够实现对应变化,实现动态调节,从而为自动化生产提高夹持部分的支持,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辅助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对弯头芯模姿态调整时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滑台1,安装座2,第一配重块3,第一驱动组4,第一滑块21,弯头芯模6,第二滑块31,正旋部51,反旋部52,销轴61,第二配重块11,第一驱动件41,第一传动机构42,第二驱动组7,固定支臂8,可滑动支臂9,纱线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滑台1、安装座2、第一配重块3、第一驱动组4和丝杆,所述滑台1能够转动,所述滑台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1的长度方向;所述安装座2通过第一滑块21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1上,安装座2固定在第一滑块21上,所述安装座2能够和弯头芯模6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的方式如图1中可以采用销轴61的方式配合,所述第一配重块3通过第二滑块31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1上,第一配重块3固定在第二滑块31上,所述安装座2和所述第一配重块3分别位于所述滑台1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3和第二滑块31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2和第一滑块21的重量,具体可以采用的形式为第一配重块3加第二滑块31的重量和安装座2加第一滑块21的重量相等,且转动半径也相等,当然不完全相等也可以,平衡一部分重量相比于不设置配重块的情况来说仍然会具有一定的转动稳定的效果;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51和反旋部52,所述正旋部51穿过所述第一滑块21且和所述第一滑块21螺纹配合,即第一滑块2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反旋部52穿过所述第二滑块31且和所述第二滑块31螺纹配合,即第二滑块31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驱动组4驱动所述丝杆转动。在纤维增强塑料弯头制造时,需要在弯头芯模6上缠绕纱线10,需要将弯头芯模6需要缠绕的位置保持水平,即弯头芯模6的一个位置缠绕以后,到下一个位置缠绕时需要对弯头芯模6的姿态进行调整,本方案中的滑台1可以通过第二驱动组7驱动其转动,第二驱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滑台,所述滑台能够转动,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n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能够和弯头芯模的一端铰接连接;/n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的重量;/n第一驱动组和丝杆,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和反旋部,所述正旋部和反旋部其中一个穿过所述安装座且和所述安装座螺纹配合,另一个穿过所述第一配重块且和所述第一配重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台,所述滑台能够转动,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能够和弯头芯模的一端铰接连接;
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的重量;
第一驱动组和丝杆,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和反旋部,所述正旋部和反旋部其中一个穿过所述安装座且和所述安装座螺纹配合,另一个穿过所述第一配重块且和所述第一配重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2.一种弯头芯模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台,所述滑台能够转动,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能够和弯头芯模的一端铰接连接;
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通过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配重块分别位于所述滑台的转动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滑块用于平衡所述安装座和第一滑块的重量;
第一驱动组和丝杆,所述丝杆包括正旋部和反旋部,所述正旋部和反旋部其中一个穿过所述第一滑块且和所述第一滑块螺纹配合,另一个穿过所述第二滑块且和所述第二滑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弯头芯模的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鹏李培江许兆宁李仁闯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