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防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295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弹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防弹板。包括依次叠设的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所述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且面板层仅背对结构层的表面喷设有聚脲涂层;其中,所述面板层由氧化铝陶瓷制成;所述结构层由聚丙烯晴碳纤维、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层层叠设而成;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防弹板防弹性能的同时减轻了防弹板的重量,不易腐蚀,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防弹板
本技术属于防弹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防弹板。
技术介绍
目前,军用装甲车辆、运钞车等需采取防弹措施的装备,主要防弹材料为纯轧制钢板、陶瓷板及其组合材料,该类材料存在重量大、缺陷敏感、设计笨重等缺陷,之后也出现了部分复合材料类的防护结构,如玻璃钢防弹板等,重量虽有减轻但对于部分穿戴式的防弹衣、帽仍过于笨重、舒适性差,且存在环境污染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防弹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弹板笨重、易腐蚀、防弹性能差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防弹板,包括依次叠设的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所述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且面板层仅背对结构层的表面喷设有聚脲涂层;其中,所述面板层由氧化铝陶瓷制成;所述结构层由聚丙烯晴碳纤维、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层层叠设而成;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防弹板防弹性能的同时减轻了防弹板的重量,不易腐蚀,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可选地,当所述结构层由聚丙烯晴碳纤维或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其中一种碳纤维层层叠设而成时,各碳纤维层依次以0°、﹣45°、﹢45°循环叠设,且相邻两层碳纤维层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可选地,当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其中一种层层叠设而成时,各层依次以0°、90°循环叠设,且相邻两层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可选地,当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芳纶纤维编织而成时,编织而成的织物为单向织物,或织物的纹路为平纹、斜纹、缎纹、篮纹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结构层能够有效消释子弹贯穿面板层后的残余侵彻力,背板层吸收、扩散子弹冲击和破片切割的残余能量,并缓冲,降低了非贯穿性损伤,提高了防弹性能。可选地,所述面板层的厚度为5mm~10mm,所述聚脲涂层的厚度为2mm~5mm。可选地,所述结构层的厚度为3mm~6mm。可选地,所述背板层的厚度为5mm~10mm。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层设置合适的厚度不仅能够保证防弹板的防弹性能,也能减轻防弹板的重量,使得防弹板更加轻便。可选地,所述粘接方式通过高分子胶膜或热塑性树脂进行粘接复合固定。可选地,所述高分子胶膜由交联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乙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热塑性树脂由交联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乙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可选地,所述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通过模压或RTM成型为一体。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制造简单方便,结构牢固稳定,防弹板质量轻、强度高,并且具有耐腐蚀、阻燃、环保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防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复合防弹板的结构层叠方向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防弹板的背板层叠方向设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面板层;2结构层;21第一碳纤维层;22第二碳纤维层;23第三碳纤维层;3背板层;31第一层;32第二层;4粘接层;5聚脲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复合防弹板,包括依次叠设的面板层1、结构层2和背板层3,面板层1、结构层2和背板层3之间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粘接方式可以通过高分子胶膜或热塑性树脂进行粘接复合固定,即面板层1、结构层2、背板层3之间的粘接层4可以为高分子胶膜或热塑性树脂。其中,高分子胶膜由交联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乙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热塑性树脂由交联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酯、乙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制成,高分子胶膜和热塑性树脂均为现有技术材料。面板层1、结构层2和背板层3在粘接固定时可以通过模压或RTM(RTM即为树脂传递模塑)成型为一体,制造简单方便,保证了成型质量。如图1所示,面板层1由氧化铝陶瓷制成,面板层1的厚度可以为5mm~10mm,例如面板层1的厚度为5mm、7mm、10mm中的任一厚度。通过面板层1消释子弹对防弹板冲击时的大部分能量,分散子弹破碎时产生的碎片。面板层1仅背对结构层2的表面喷设有聚脲涂层5,聚脲涂层5的厚度可以为2mm~5mm,例如聚脲涂层5的厚度为2mm、3.5mm、5mm中的任一厚度。聚脲涂层5起到防水耐磨的作用,并且对子弹破碎时产生的破片具有包覆效果,防止破片伤人,改善了穿戴时的舒适度。聚脲涂层5仅喷涂在面板层1背对结构层2的表面(该表面即为与子弹首先接触的表面),避免防弹板与其它结构连接时,聚脲涂层5与其它结构干涉,若将干涉的聚脲涂层5切除又容易出现分层,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仅在面板层1背对结构层2的表面喷涂聚脲层5喷涂简单方便、避免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成本,同时还减轻了防弹板的总体重量,也降低了回收处理的难度。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层2的厚度可以为3mm~6mm,例如结构层2的厚度为3mm、4mm、5mm、6mm中的任一厚度,通过结构层2消释子弹贯穿面板层1后的残余侵彻力。结构层2由聚丙烯晴碳纤维、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层层叠设而成,相邻两层的碳纤维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粘接时可以采用高分子胶膜或热塑性树脂粘接;即结构层2由聚丙烯晴碳纤维层层叠设而成,或者结构层2由高强玻璃碳纤维层层叠设而成,或者结构层2由聚丙烯晴碳纤维和高强玻璃碳纤维层层交替叠设而成。当结构层2由聚丙烯晴碳纤维或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其中一种碳纤维层层叠设而成时,各碳纤维层的基础方向相同,各碳纤维层依次以0°、﹣45°、﹢45°循环叠设,即以第一碳纤维层21的基础方向作为起始叠设方向的基准,然后第二碳纤维层22逆时针倾斜45°后叠设在第一碳纤维层21上,第三碳纤维层23顺时针倾斜45°后叠设在第二碳纤维层22上,依次循环叠设直至达到预设厚度,提高了结构层2的强度。当结构层2由聚丙烯晴碳纤维和高强玻璃碳纤维中交替叠设时,聚丙烯晴碳纤维和高强玻璃碳纤维的基础方向不同,随意叠设即可保证结构层2的强度。如图1和图3所示,背板层3的厚度可以为5mm~10mm,例如背板层3的厚度为5mm、6mm、8mm、9mm、10mm中的任一厚度。背板层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制成;其中,背板层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层叠设而成,或者背板层3由芳纶纤维层层叠设而成,或者背板层3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芳纶纤维编织而成。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防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设的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所述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且面板层仅背对结构层的表面喷设有聚脲涂层;其中,所述面板层由氧化铝陶瓷制成;所述结构层由聚丙烯晴碳纤维、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层层叠设而成;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防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设的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所述面板层、结构层和背板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且面板层仅背对结构层的表面喷设有聚脲涂层;其中,所述面板层由氧化铝陶瓷制成;所述结构层由聚丙烯晴碳纤维、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至少之一层层叠设而成;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结构层由聚丙烯晴碳纤维或高强玻璃碳纤维中的其中一种碳纤维层层叠设而成时,各碳纤维层依次以0°、﹣45°、﹢45°循环叠设,且相邻两层碳纤维层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纤维中的其中一种层层叠设而成时,各层依次以0°、90°循环叠设,且相邻两层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防弹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背板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芳纶纤维编织而成时,编织而成的织物为单向织物,或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珍王凯琦陶佳栋于海华陈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