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682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将润滑油通向水泵各轴承处的分配油管以及连通油箱与分配油管的出油管和回油管,出油管上依次设有螺杆泵组、一对并联的双联过滤器以及一对并联的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与分配油管之间设有减压阀,还设有高位油箱,所述高位油箱底部连接有出油副管,高位油箱上端侧面连接有回油副管,出油副管通过止回阀连接至分配油管端部,回油副管通过油流指示器连接至油箱回油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位油箱接通分配油管及油箱,这样在发生突然停电或检修时,可利用高位油箱内的油液提供给水泵轴承而保持对轴承的继续润滑和冷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水泵轴承由于失油而损坏,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thin oil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稀油站工作系统中,通常设置有液压系统对水泵中的轴承进行润滑并冷却散热,以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突然性停电,或者故障检修状况,此时即使主机停止运转,由于惯性作用,水泵还是处于运转状态,而水泵轴承已经得不到润滑油的润滑和冷却,极易造成轴承失油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确保水泵轴承始终处于润滑冷却状态的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将润滑油通向水泵各轴承处的分配油管以及连通油箱与分配油管的出油管和回油管,出油管上依次设有螺杆泵组、一对并联的双联过滤器以及一对并联的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与分配油管之间设有减压阀,还设有高位油箱,所述高位油箱底部连接有出油副管,高位油箱上端侧面连接有回油副管,出油副管通过止回阀连接至分配油管端部,回油副管通过油流指示器连接至油箱回油处。具体说,所述的板式冷却器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低压球阀接通所述板式冷却器。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箱上连接有空气滤清器,油箱内设有电加热器,油箱内回油处设有磁过滤器;所述的螺杆泵组的进油端设有Y型过滤器,减压阀与板式冷却器之间、板式冷却器与双联过滤器之间以及双联过滤器与螺杆泵组之间均设置有六通换向阀。为方便检修,所述的高位油箱底部连接有检修时排出污油的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正常使用处于常关状态的控制球阀。为方便停用时油液回流,所述的分配油管与油箱回油处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该管路上设有节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高位油箱接通分配油管及油箱,这样在发生突然停电或检修时,可利用高位油箱内的油液提供给水泵轴承而保持对轴承的继续润滑和冷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水泵轴承由于失油而损坏,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油箱,2.分配油管,3.出油管,4.回油管,5.空气滤清器,6.电加热器,7.磁过滤器,8.节流阀,9.螺杆泵组,10.双联过滤器,11.板式冷却器,12.减压阀,13.Y型过滤器,14.六通换向阀,15.高位油箱16.出油副管,17.回油副管,18.排污管,19.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将润滑油通向水泵各轴承处的分配油管2以及连通油箱1与分配油管2的出油管3和回油管4,所述的油箱1上连接有空气滤清器5,油箱1内设有电加热器6,油箱1内回油处设有磁过滤器7,所述的分配油管2与油箱1回油处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并在该管路上设有节流阀8。所述出油管3上依次设有螺杆泵组9、一对并联的双联过滤器10以及一对并联的板式冷却器11,板式冷却器11与分配油管2之间设有减压阀12,所述的板式冷却器11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低压球阀接通所述板式冷却器11。为方便连接控制,所述的螺杆泵组9的进油端设有Y型过滤器13,减压阀12与板式冷却器11之间、板式冷却器11与双联过滤器10之间以及双联过滤器10与螺杆泵组之9间均设置有六通换向阀14。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设有高位油箱15,所述高位油箱15底部连接有出油副管16,高位油箱15上端侧面连接有回油副管17,出油副管16通过止回阀连接至分配油管2端部,回油副管17通过油流指示器连接至油箱1回油处。同时在高位油箱15底部还连接有用于检修时排出污油的排污管18,排污管18上设有正常使用处于常关状态的控制球阀。为防止出现意外而不影响稀油站的正常使用,油箱1上并联设置有一套备用的、与双联过滤器10管路连接的螺杆泵组9,在连接两台螺杆泵组9之间管路与油箱1之间设有安全阀19。本技术通过设置高位油箱15接通分配油管2及油箱1,这样在发生突然停电或检修时,可利用高位油箱15内的油液提供给水泵轴承而保持对轴承的继续润滑和冷却,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水泵轴承由于失油而损坏,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将润滑油通向水泵各轴承处的分配油管以及连通油箱与分配油管的出油管和回油管,出油管上依次设有螺杆泵组、一对并联的双联过滤器以及一对并联的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与分配油管之间设有减压阀,其特征是:还设有高位油箱,所述高位油箱底部连接有出油副管,高位油箱上端侧面连接有回油副管,出油副管通过止回阀连接至分配油管端部,回油副管通过油流指示器连接至油箱回油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将润滑油通向水泵各轴承处的分配油管以及连通油箱与分配油管的出油管和回油管,出油管上依次设有螺杆泵组、一对并联的双联过滤器以及一对并联的板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与分配油管之间设有减压阀,其特征是:还设有高位油箱,所述高位油箱底部连接有出油副管,高位油箱上端侧面连接有回油副管,出油副管通过止回阀连接至分配油管端部,回油副管通过油流指示器连接至油箱回油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站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板式冷却器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低压球阀接通所述板式冷却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油站液压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源普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