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71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其提高水泵的散热效果,减少水泵过热的情况的发生,提高实用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水泵,水泵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还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换热器、水箱、螺栓、循环泵、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一安装架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左侧连接,第二安装架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右侧连接,换热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水箱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左侧连接,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水箱左端的下侧设置有左开口,水箱右端的下侧设置有右开口,水箱的顶端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均与工作腔相通,上开口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板。

A circulating cooling device for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水泵是输送水的装置,其在水输送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水泵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水泵,水泵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现有的水泵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连接板安装在合适位置,之后将水泵接入水路,然后由水泵的外侧壁自然散热即可;现有的水泵使用中发现,水泵自然散热的效率较低,容易导致水泵过热的情况的发生,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水泵的散热效果,减少水泵过热的情况的发生,提高实用性的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水泵,水泵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还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换热器、水箱、螺栓、循环泵、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一安装架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左侧连接,第二安装架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右侧连接,换热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水箱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顶端的左侧连接,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水箱左端的下侧设置有左开口,水箱右端的下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水泵(2),水泵(2)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换热器(5)、水箱(6)、螺栓(8)、循环泵(9)、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第一安装架(3)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第二安装架(4)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1)顶端的右侧连接,换热器(5)安装在第一安装架(3)和第二安装架(4)上,水箱(6)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水箱(6)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水箱(6)左端的下侧设置有左开口,水箱(6)右端的下侧设置有右开口,水箱(6)的顶端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水泵(2),水泵(2)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架(3)、第二安装架(4)、换热器(5)、水箱(6)、螺栓(8)、循环泵(9)、第二连接管(11)和第三连接管(12),第一安装架(3)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第二安装架(4)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1)顶端的右侧连接,换热器(5)安装在第一安装架(3)和第二安装架(4)上,水箱(6)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1)顶端的左侧连接,水箱(6)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水箱(6)左端的下侧设置有左开口,水箱(6)右端的下侧设置有右开口,水箱(6)的顶端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左开口和右开口均与工作腔相通,上开口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板(7),密封板(7)的左端与水箱(6)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密封板(7)的右端通过螺栓(8)与水箱(6)连接,循环泵(9)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上,循环泵(9)的右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10)固定盘绕在水泵(2)的外侧壁上,第一连接管(10)的顶部输出端与换热器(5)的右部输入端连接,第二连接管(11)的顶部输入端与换热器(5)的左部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管(11)的右部输出端与水箱(6)的左开口连通,水箱(6)的右开口与第三连接管(12)的左部输入端连通,第三连接管(12)的右部输出端与循环泵(9)的左部输入端连接,第三连接管(12)的左端设置有过滤网(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用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板(14)、四组第一连接杆(15)和气泵(16),第二连接板(14)右端的上前侧、上后侧、下前侧和下后侧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通达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