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06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槽,冷却槽包括上槽和下槽,上槽的一端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导向轮,上槽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下槽的一端设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上水管,上槽和下槽的内壁上均固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调节道,调节道内设有滚轮,滚轮包括上滚轮与下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电缆从上槽的一端进入,经过导向轮后,进入下槽,并从下槽的一端移出,上槽内的水会从出水管流入到下槽内,并通过水泵,将水送回到上槽内,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上滚轮和下滚轮能够调整电缆的位置,使电缆始终处于冷却水内,实现对电缆的冷却。

Double layer cooling mechanism of automatic wrap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电缆在加工过程中,包括缆芯制造与护套制作,制作过程中,一般都是缆芯与护套一起成型,通过高温挤塑机实现,因此挤塑后,需要进行一定的降温。单层的冷却装置在冷却时,由于长度影响,无法对电缆进行充分的冷却。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455523U公开了一种光缆护套双层冷却水槽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冷却水槽体和下冷却水槽体,分别具有上冷却槽通道和下冷却槽通道且上下并行排列形成总体循环通道,在上冷却水槽体上开设有与上冷却槽通道两端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总体循环通道两旁侧设有数量相等的转向轮,上冷却水槽体和下冷却水槽体上开设有与转向轮相对应且分别与上冷却槽通道和下冷却槽通道连通的上转向口和下转向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冷却效果好、减少了生产线长度。然而,上述装置中,上槽和下槽内的水保持静止,时间一长,水温会逐渐上升,无法很好的对电缆进行冷却。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具有能够使冷却水在上槽和下槽之间流动,使冷却水在流动时进行降温,有利于对电缆的降温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包括上槽和下槽,所述上槽的一端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导向轮,所述上槽和下槽的一端均固定在控制箱的侧壁上,所述控制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通道,两条所述通道呈上下分布,所述上槽和下槽的两端均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与通道相通,所述上槽远离控制箱的一端设有导轮,所述下槽远离控制箱的一端设有牵引装置,所述上槽的底面为斜面,所述上槽底面较低的一端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上槽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上端与漏水孔相连,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位于下槽内,所述下槽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位于上槽的上方,所述上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接有喷头,所述上槽和下槽的内壁上均固设有若干调节块,若干所述调节块上均设有调节道,所述调节道内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插接在调节道内,所述滚轮包括上滚轮与下滚轮,所述上滚轮与下滚轮的结构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槽内的冷却水会从漏水孔流出,通过出水管进入到下槽内,水泵将下槽内的水送入到上水管内,并通过上水管送回到上槽内,实现冷却水的流动,使冷却水能够更好的对电缆进行冷却。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道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调节道配合,所述滚轮的两端插接在相对设置的两块滑块上,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穿过螺纹孔,且与滑块的上端面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杆,可以改变滑块在调节道内的位置,从而调整滚轮的位置,使上滚轮位于下滚轮的上方,便于电缆从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通过。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有环槽,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固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环槽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位于环槽内,且能够在环槽内转动,使滑块不会妨碍到调节杆的转动,使调节杆能够更好的调整滑块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上槽的一端固设有风机,所述上槽内设有通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通风管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风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启动,将风吹入到通风管内,通风管内的风会通过导风管,将风吹入到冷却液内,使冷却液翻腾,有利于对冷却液的冷却。作为优选,所述下槽内设有若干清理块,所述清理块的上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软毛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从清理块上通过,软毛刷刷在电缆的表面,将电缆表面的杂质刷落,使电缆能够保持清洁。作为优选,所述下槽的一端设有导辊,所述导辊的侧壁上固设有吸水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从导辊的上方经过,吸水材料将电缆表面的水分擦干,有利于对电缆的下一步加工。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轮、上滚轮和下滚轮的侧面上均设有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位于凹槽内,使电缆在传送时,不会向一侧滑动,有利于对电缆的传送和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区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区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的另一种剖视图;图6为图5中C区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上槽;11、导轮;12、出水管;13、风机;14、通风管;15、导风管;2、下槽;21、牵引装置;22、水泵;221、上水管;222、喷头;23、清理块;24、软毛刷;25、导辊;26、吸水材料;3、控制箱;31、导向轮;4、调节块;41、调节道;42、上滚轮;43、下滚轮;44、滑块;45、调节杆;46、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槽,冷却槽包括上槽1和下槽2。上槽1的一端设有控制箱3,控制箱3内设有导向轮31,导向轮31的侧面上均设有若干凹槽。如图1和图4所示,上槽1和下槽2的一端均固定在控制箱3的侧壁上。控制箱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通道,两条通道呈上下分布,上槽1和下槽2的两端均设有导线槽,导线槽与通道相通。上槽1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设有导轮11,下槽2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设有牵引装置21。牵引装置21为两根牵引辊,两根牵引辊启动,拉动电缆移动。电缆从上槽1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进入,经过上槽1,上槽1内的冷却液对电缆进行冷却。电缆通过上槽1的导线槽与位于上方的通道,进入到控制箱3内。导向轮31改变电缆的移动方向,使电缆通过位于下侧的通道和下槽2上的导线槽,进入到下槽2内,下槽2内的冷却液再次对电缆进行冷却,使电缆能够被充分冷却。如图1和图3所示,上槽1的一端固设有风机13,上槽1内设有通风管14,风机13的出风口与通风管14的一端连接。通风管14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导风管15。风机13启动,将风吹入到通风管14内,通风管14内的风会通过导风管15吹出。导风管15远离通风管14内的一端伸入到上槽1内的冷却液中,从导风管15内吹出的风,会直接进入到冷却液中,使冷却液翻滚,使电缆附近的冷却液能够流动,有利于对电缆的冷却。如图4所示,下槽2内设有若干清理块23,清理块23的上端面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软毛刷24。下槽2的一端设有导辊25,导辊25的侧壁上固设有吸水材料26。下槽2内的电缆会通过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包括上槽(1)和下槽(2),所述上槽(1)的一端设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内设有导向轮(31),所述上槽(1)和下槽(2)的一端均固定在控制箱(3)的侧壁上,所述控制箱(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通道,两条所述通道呈上下分布,所述上槽(1)和下槽(2)的两端均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与通道相通,所述上槽(1)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设有导轮(11),所述下槽(2)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设有牵引装置(21),所述上槽(1)的底面为斜面,所述上槽(1)底面较低的一端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上槽(1)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的上端与漏水孔相连,所述出水管(12)的下端位于下槽(2)内,所述下槽(2)远离出水管(12)的一端设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水管(221),所述上水管(221)远离水泵(22)的一端位于上槽(1)的上方,所述上水管(221)远离水泵(22)的一端连接有喷头(222),所述上槽(1)和下槽(2)的内壁上均固设有若干调节块(4),若干所述调节块(4)上均设有调节道(41),所述调节道(41)内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插接在调节道(41)内,所述滚轮包括上滚轮(42)与下滚轮(43),所述上滚轮(42)与下滚轮(43)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包括上槽(1)和下槽(2),所述上槽(1)的一端设有控制箱(3),所述控制箱(3)内设有导向轮(31),所述上槽(1)和下槽(2)的一端均固定在控制箱(3)的侧壁上,所述控制箱(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条通道,两条所述通道呈上下分布,所述上槽(1)和下槽(2)的两端均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与通道相通,所述上槽(1)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设有导轮(11),所述下槽(2)远离控制箱(3)的一端设有牵引装置(21),所述上槽(1)的底面为斜面,所述上槽(1)底面较低的一端开设有漏水孔,所述上槽(1)的下端连接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的上端与漏水孔相连,所述出水管(12)的下端位于下槽(2)内,所述下槽(2)远离出水管(12)的一端设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上水管(221),所述上水管(221)远离水泵(22)的一端位于上槽(1)的上方,所述上水管(221)远离水泵(22)的一端连接有喷头(222),所述上槽(1)和下槽(2)的内壁上均固设有若干调节块(4),若干所述调节块(4)上均设有调节道(41),所述调节道(41)内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插接在调节道(41)内,所述滚轮包括上滚轮(42)与下滚轮(43),所述上滚轮(42)与下滚轮(43)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线机的双层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俞岑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一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