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66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以上交换车组件,所述交换车组件包括交换车主体以及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其中,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中的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传动连接,其中一交换车主体夹取工件向上运动时,另一交换车放下工件向下运动,提高了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的使用率。

Loading and unloading automatic excha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换车,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机械工件是组成机械和及其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它在自动化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工件包括零部件的联接,起支承作用的零部件,起润滑作用的润滑系统和密封零部件,传递运动和能量的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在对机械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经过前一道工序加工的工件进行运送,使其能继续进行后一道工序的加工,现有的上下料装置一般通过设置单个交换车,交换车一般同时提升或下降取件,且每个交换车主体与对应的驱动机构连接,使得交换车在工作时的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以上交换车组件,所述交换车组件包括交换车主体以及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一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具有两条以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交换车主体以滚动或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导轨配合,并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经至少一驱动偏心盘组件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驱动偏心盘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交换车主体包括驱动连杆、与驱动连杆连接的驱动导杆、设置在驱动导杆一端的吊臂,所述吊臂至少用于固定工件,所述驱动连杆与驱动偏心盘组件连接。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交换车组件、第二交换车组件和第三交换车组件,所述第一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一交换车主体,所述第二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二交换车主体,所述第三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所述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换车主体与第一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二交换车主体与第二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第三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换车主体与第一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二交换车主体与第二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第三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换车主体、第二交换车主体、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同一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交换车组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其中的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传动连接,其中一交换车主体夹取工件向上运动时,另一交换车放下工件向下运动,提高了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的使用率、进而减少了交换车主体的空置率,提高了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中一交换车侧视方向的运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专利技术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以上交换车组件,所述交换车组件包括交换车主体以及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一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具有两条以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交换车主体以滚动或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导轨配合,并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经至少一驱动偏心盘组件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与同一驱动偏心盘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交换车主体包括驱动连杆、与驱动连杆连接的驱动导杆、设置在驱动导杆一端的吊臂,所述吊臂至少用于固定工件,所述驱动连杆与驱动偏心盘组件连接。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交换车组件、第二交换车组件和第三交换车组件,所述第一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一交换车主体,所述第二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二交换车主体,所述第三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所述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换车主体与第一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二交换车主体与第二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第三升降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换车主体与第一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二交换车主体与第二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所述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第三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换车主体、第二交换车主体、第三交换车主体和第四交换车主体与同一横移驱动减速机马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交换车组件连接。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图3,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交换车组件2、第二交换车组件3和第三交换车组件4,所述第一交换车组件包括第一交换车主体21,所述第二交换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以上交换车组件,所述交换车组件包括交换车主体以及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一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換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两组以上交换车组件,所述交换车组件包括交换车主体以及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一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至少用于驱使所述交换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运动,其中,至少一组交换车组件包括两个交换车主体,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換车主体与同一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车主体于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具有两条以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导轨,所述交换车主体以滚动或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导轨配合,并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经至少一驱动偏心盘组件与所述交换车主体传动连接,同一组交换车组件的两个交換车主体与同一驱动偏心盘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车主体包括驱动连杆、与驱动连杆连接的驱动导杆、设置在驱动导杆一端的吊臂,所述吊臂至少用于固定工件,所述驱动连杆与驱动偏心盘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料自动交换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交换车组件、第二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仲
申请(专利权)人:亿鸿环保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