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56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衬套,其包括内骨架、外骨架以及连接所述内骨架和外骨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内骨架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骨架同轴心的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所述第一圆锥表面与所述第二圆锥表面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所述外骨架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外骨架同轴心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橡胶衬套的内骨架上形成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以及在所述外骨架形成凸出部,可以保障橡胶配合剂不会大面积接触而产生异响;并且还可以保障橡胶配合剂的流动性,不会产生橡胶配合剂堆积而产生疲劳损伤,保证橡胶衬套耐久特性。

Rubber bu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衬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减震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橡胶衬套。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底盘设计中,大量采用橡胶衬套等柔性体连接来满足车辆隔振、降噪的需求,并获得所需要的车轮运动学特性,由此底盘的精确设计同时也需要对橡胶衬套的各向性能参数进行匹配。橡胶的各向特性一般通过橡胶配方、衬套内骨架结构形式变化、橡胶配合剂内增加骨架及橡胶衬套增加阻尼孔的形式来实现。传统的橡胶衬套很难保证各向特性曲线、NVH特性(橡胶衬套内部异响)及耐久特性兼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衬套,其至少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衬套,其包括内骨架、外骨架以及连接所述内骨架和外骨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内骨架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骨架同轴心的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所述第一圆锥表面与所述第二圆锥表面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所述外骨架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外骨架同轴心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可选的,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内骨架的环向均匀分布。可选的,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的连接处的直径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的另一端的直径。可选的,所述凸出部的内壁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V型槽。可选的,所述第一圆锥表面的母线与所述内骨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以及所述第二圆锥表面的母线与所述内骨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5°。可选的,所述第一圆锥表面上沿其母线方向形成有半圆形凸起或者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圆锥表面上沿其母线方向形成有半圆形凸起或者开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半径,和/或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径均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5mm;两个半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和/或两个半圆形凹槽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5mm。可选的,所述半圆形凸起的直径与所述两个半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相同。可选的,所述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两个半圆形凹槽之间的距离相同。可选的,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外骨架的轴线方向的中部直径小于所述凸出部的两端的直径。可选的,所述的橡胶衬套还包括中部支撑部,所述中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橡胶衬套的轴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且分别连接于内骨架、外骨架和两个连接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橡胶衬套的内骨架上形成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以及在所述外骨架形成凸出部,可以保障橡胶配合剂不会大面积接触而产生异响;并且还可以保障橡胶配合剂的流动性,不会产生橡胶配合剂堆积而产生疲劳损伤,保证橡胶衬套耐久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橡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橡胶衬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内骨架;2-外骨架;3-连接部;4-第一圆锥表面;5-第二圆锥表面;6-凸出部;7-半圆形凸起;8-中部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橡胶衬套,其包括内骨架、外骨架以及连接所述内骨架和外骨架的连接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内骨架的环向均匀分布。所述内骨架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骨架同轴心的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而且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的连接处的直径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的另一端的直径;而且所述第一圆锥表面与所述第二圆锥表面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圆锥表面的母线与所述内骨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以及所述第二圆锥表面的母线与所述内骨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5°。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或第二圆锥表面上沿其母线方向形成有半圆形凸起,或者开设有半圆形凹槽,其中,所述半圆形凸起的半径,和/或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径均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5mm;所述两个半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和/或两个半圆形凹槽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5mm。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所述半圆形凸起的直径与所述两个半圆形凸起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两个半圆形凹槽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外骨架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外骨架同轴心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并且所述凸出部的内壁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V型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外骨架的轴线方向的中部直径小于所述凸出部的两端的直径,也就是说,所述凸出部的中部向内凸起。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所述橡胶衬套还包括中部支撑部,所述中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橡胶衬套的轴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且分别连接于内骨架、外骨架和两个连接部。本技术通过在橡胶衬套的内骨架上形成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以及在所述外骨架形成凸出部,可以保障橡胶配合剂不会大面积接触而产生异响;并且还可以保障橡胶配合剂的流动性,不会产生橡胶配合剂堆积而产生疲劳损伤,保证橡胶衬套耐久特性。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骨架、外骨架以及连接所述内骨架和外骨架的连接部;/n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n所述内骨架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骨架同轴心的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所述第一圆锥表面与所述第二圆锥表面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n所述外骨架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外骨架同轴心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骨架、外骨架以及连接所述内骨架和外骨架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所述内骨架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内骨架同轴心的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所述第一圆锥表面与所述第二圆锥表面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
所述外骨架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外骨架同轴心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连接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内骨架的环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的连接处的直径所述第一圆锥表面和第二圆锥表面的另一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内壁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表面的母线与所述内骨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以及所述第二圆锥表面的母线与所述内骨架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胡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