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后悬架平衡装置的反作用杆总成的组成部件中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基本结构包括支承销、内壳套、弹性体和外壳套,内壳套的内腔壁为与支承销相适配的圆柱孔,支承销紧配合穿设于内壳套内,在外壳套与内壳套之间注入天然橡胶和化工原料后加热硫化形成弹性体,弹性体固结于外壳套与内壳套之间,利用橡胶的伸缩特性来完成扭力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减震和平衡等作用。使用时,将外壳套沿支承销的轴向方向压入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里,使外壳套紧配合嵌在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里。这种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存在如下缺点:1、弹性体是利用天然橡胶加入化工原料后加热硫化形成的,不仅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空气污染。2、利用天然橡胶通过加热硫化后与其它部件粘合成为相对一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后,橡胶与其它部件易脱离,即结构的稳定性差。3、没有对弹性体进行限位保护,当弹性体受到外力作用后易被拉裂,造成使用寿命短。为了克服传统接头及支承销总成所存在的问题,申请人申请了一种扭力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
【技术保护点】
1.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销、内弹性体、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所述内弹性体紧实包裹于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并对应于所述支承销的轴向中段设置;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分别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叠设于所述内弹性体的轴向两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对应叠设于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CN 20192018072511.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销、内弹性体、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所述内弹性体紧实包裹于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并对应于所述支承销的轴向中段设置;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分别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叠设于所述内弹性体的轴向两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对应叠设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或者,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套管,所述刚性套管活动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与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的部分,且所述刚性套管的轴向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的间距;且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或/和所述刚性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储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欣,陈静文,陈佳杨,陈佳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欣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