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20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包括支承销、内弹性体、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所述内弹性体紧实包裹于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并对应于支承销的轴向中段设置;第一、第二外弹性体分别穿套于支承销上,且第一、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叠设于内弹性体的轴向两端面上,第一、第二外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支承销上,且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对应叠设于第一、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外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具有便于更换、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Joint and support pin assemb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joint and a support pin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pin, an internal elastomer, a first external elastomer, a second external elastomer, a first rigid fixed baffle and a second rigid fixed baffle; the internal elastomer is compactly wrapped on the column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in and is set in the axial middle section of the support pin; the first and second external elastomer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on the support pin, a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outer elastomers are respectively superimposed on the two axial ends of the inner elastomer. The maximum radial dimension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er elastomers are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radial dimensions of the inner elastomer. The first rigid fixed baffle or/or the second rigid fixed baffle are fixed on the support pin in a detachable manner, and the first rigid fixed baffle and the second rigid fixed baffle are fixed on the support pin. The axially inner end faces are respectively superimposed on the axially outer end fac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external elastomers. The joint and support pin assembly of the inventio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easy replacemen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后悬架平衡装置的反作用杆总成的组成部件中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基本结构包括支承销、内壳套、弹性体和外壳套,内壳套的内腔壁为与支承销相适配的圆柱孔,支承销紧配合穿设于内壳套内,在外壳套与内壳套之间注入天然橡胶和化工原料后加热硫化形成弹性体,弹性体固结于外壳套与内壳套之间,利用橡胶的伸缩特性来完成扭力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减震和平衡等作用。使用时,将外壳套沿支承销的轴向方向压入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里,使外壳套紧配合嵌在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里。这种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存在如下缺点:1、弹性体是利用天然橡胶加入化工原料后加热硫化形成的,不仅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空气污染。2、利用天然橡胶通过加热硫化后与其它部件粘合成为相对一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后,橡胶与其它部件易脱离,即结构的稳定性差。3、没有对弹性体进行限位保护,当弹性体受到外力作用后易被拉裂,造成使用寿命短。为了克服传统接头及支承销总成所存在的问题,申请人申请了一种扭力接头及支承销总成(专利号ZL200910112121.4),其包括支承销、弹性体、刚性活动限位挡板和刚性固定限位挡板,刚性固定限位挡板分别套设固定于支承销两端的合适位置上,刚性活动限位挡板活动套设于支承销上分别位于刚性固定限位挡板的内侧,刚性活动限位挡板与刚性固定限位挡板于支承销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相重叠的部分,而且此相重叠的部分分别对应抵靠在一起,弹性体填充于由刚性活动限位挡板、刚性固定限位挡板和支承销构成的容腔内,刚性活动限位挡板的内径与支承销之间留有限制弹性体径向弹性形变量的径向限位间隙。与传统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相比,具有可有效防止弹性体被过度拉伸断裂及脱落的优点,而且结构很稳固,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可将各种各样的弹性体切成所需尺寸,直接(或通过粘合剂粘合后)填充到容腔里,无需热硫化,达到节约能源及资源,实现不造成空气污染。但这种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当装配于车辆的反作用杆时,其刚性活动限位挡板于支承销径向方向的外周沿分别活动卡设在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里,而在实际使用中,接头及支承销总成的弹性体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需要定时更换,此时若反作用杆的杆头发生变形,则刚性活动限位挡板就会卡在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内,很难把接头及支承销总成从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中取出及重新安装进行更换。另外,其刚性活动活档板与刚性固定挡板在实际应用中是紧压抵靠在一起磨擦使用的,二者之间非常容易磨损,造成容置弹性体的容腔变大,从而造成弹性体失压,接头及支承销总成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从反作用杆总成的杆头中取出及重新安装进行更换,以达到反作用杆可以反复使用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包括支承销、内弹性体、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所述内弹性体紧实包裹于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并对应于所述支承销的轴向中段设置;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分别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叠设于所述内弹性体的轴向两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对应叠设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外端面上。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或者,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还包括刚性套管,所述刚性套管活动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与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的部分,且所述刚性套管的轴向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的间距;且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或/和所述刚性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储油结构。还包括刚性活动垫片,所述刚性活动垫片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并分别垫设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之间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与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且所述刚性活动垫片的轴向外端面上,或/和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储油结构。所述第一外弹性体或/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与所述内弹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刚性活动挡板,所述刚性活动挡板活动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并分别夹设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与所述内弹性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外弹性体与所述内弹性体之间;且所述刚性活动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内弹性体沿轴向分为至少两块分内弹性体,各块分内弹性体沿轴向相互叠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弹性体沿轴向分为至少两块第一分外弹性体,且各块第一分外弹性体沿轴向相互叠合在一起;或/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沿轴向分为至少两块第二分外弹性体,且各块第二分外弹性体沿轴向相互叠合在一起。位于轴向最外侧的两块所述分内弹性体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弹性体沿轴向分为至少两块分内弹性体,各块分内弹性体沿轴向相互叠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弹性体沿轴向分为至少两块第一分外弹性体,且各块第一分外弹性体沿轴向相互叠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外弹性体沿轴向分为至少两块第二分外弹性体,且各块第二分外弹性体沿轴向相互叠合在一起;位于轴向最外侧的两块所述分内弹性体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分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分外弹性体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使用时,内弹性体装配于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内,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均位于反作用杆的杆头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支承销上,所以当需要更换接头及支承销总成时,即使反作用杆的杆头发生变形,拆下位于支承销一端的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第二刚性固定挡板,再将穿套在支承销这端的第一外弹性体或第二外弹性体从支承销上取下,即可从支承销的另一端轻松地把内弹性体从反作用杆的杆头的安装孔内抽出来,从而实现整个接头及支承销总成的拆卸,方便接头及支承销总成的更换,反作用杆可以反复使用。2、本专利技术中,对内弹性体的轴向限位功能由外弹性体和刚性固定挡板共同完成,而且外弹性体和刚性固定挡板始终做同步运动,相互之间没有摩擦力产生,不会造成各外弹性体与各刚性固定挡板之间表面的磨损,容置内弹体性的容置腔的轴向长度不会变大,不会造成内弹性体失压,可使内弹性体较为耐用,延长接头及支承销总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轴向剖示图;图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销、内弹性体、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所述内弹性体紧实包裹于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并对应于所述支承销的轴向中段设置;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分别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叠设于所述内弹性体的轴向两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对应叠设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外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1 CN 20191010254751.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销、内弹性体、第一外弹性体、第二外弹性体、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第二刚性固定挡板;所述内弹性体紧实包裹于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并对应于所述支承销的轴向中段设置;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分别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叠设于所述内弹性体的轴向两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或/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穿套固定于所述支承销上,且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轴向内端面分别对应叠设于所述第一外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外弹性体的轴向外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或者,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的最大径向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内弹性体的最大径向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刚性套管,所述刚性套管活动穿套于所述支承销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与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的部分,且所述刚性套管的轴向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刚性固定挡板和所述第二刚性固定挡板之间的间距;且所述支承销的柱面上,或/和所述刚性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储油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及支承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欣陈静文陈佳杨陈佳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欣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