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9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属于涂料喷涂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座,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的输送轮,所述底座上设有将输送轮上的管道架起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底座转动连接,连接轴轴线与管道的输送方向互相垂直,驱动件与连接轴连接,并带动支撑板转动,在支撑板上开设有供管道从支撑板上滑落的移动槽。达到快速将喷涂后的管道移走,提高管道的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涂料喷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通常用来输送一些气体、液体以及带固体颗粒的流体,在使用前,需要对管道内部进行喷涂一些防腐涂料,减少流体对管道的腐蚀,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管道喷涂移动架包括底座、多个支撑座和多个输送轮,支撑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多个输送轮呈两排分布,分别与支撑座转动连接,其中一排的相邻的两个输送轮之间铰接有连接杆,位于端头的连接杆上铰接有电机,电机转动带动同一排的多个输送轮转动,将管道放在两个输送轮之间,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输送轮转动,从而带动管道在输送轮上移动,然后进行喷涂加工。现有的内喷涂加工一般采用粉末对管道内部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加热,然后再将粉末喷在热管道上,使得粉末熔化粘在管道内壁,然后再将喷涂后的管道从喷涂移动架上拿走,然后再加工下一个管道。但是由于管道刚喷涂完后,还未完全冷却,工作人员在拿走的时候可能会对手部烫伤,同时当管道比较粗时,需要二人合力将管道从输送轮上取下,费时费力,导致管道的整体加工效率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达到快速将喷涂后的管道移走,提高管道的加工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座,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的输送轮,所述底座上设有将输送轮上的管道架起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底座转动连接,连接轴轴线与管道的输送方向互相垂直,驱动件与连接轴连接,并带动支撑板转动,在支撑板上开设有供管道从支撑板上滑落的移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在输送轮上传送并对整个管道进行内喷涂后,启动驱动件,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板转动,使得支撑板逐渐呈竖直状,并与输送轮上的管道进行抵接,将输送轮上的管道架起,然后再从支撑板上的移动槽内滑出,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管道从输送轮上移走,节省人力,提高管道的加工效率,同时也不会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伤害。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的底面呈向下倾斜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槽的底面呈向下倾斜时,当将管道架起后,管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支撑板上滑落,更加方便并能快速将管道从支撑板上移走,提高管道加工的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水平设置并与地面相对固定,在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在驱动气缸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与连接板铰接带动连接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活塞杆与驱动杆固定连接后,当驱动气缸活塞杆伸出后,能够带动驱动杆水平移动,而驱动杆与连接板铰接,连接板与连接轴固定,从而带动连接轴转动,使得支撑板逐渐呈竖直状,当驱动气缸活塞杆收缩后,驱动杆带动连接轴转动,使得支撑板的顶部逐渐低于输送轮的顶部,从而不会对管道的输送产生影响,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槽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长度后,使得管道只能沿一个方向滑动,从而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接料组件,接料组件用于承接从移动槽内滑落的管道,接料组件包括支撑腿和接料架,接料架平行设置有两个,且接料架的顶面低于支撑板呈竖直状时的顶面,支撑腿设置有多个,并一端与接料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地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料架靠近底座且接料架的顶面低于呈竖直状的支撑板的顶面时,管道从支撑板上滑落后直接滚落到接料架上,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搬,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架上设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包括电机、输送带和输送板,输送带与接料架通过输送轴连接,电机与接料架固定连接,并带动输送带传送,输送板固定在输送带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从移动槽内滚落后落到输送板上,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输送带传送,将管道从接料架的一端运输到另一端,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推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间接提高管道的加工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板截面呈波浪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板的截面呈波浪状后,不仅能够对管道起支撑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链条的转向,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架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运输到接料架的另一端时,滑板德尔设置有效防止管道直接从接料架上滚落到地面上,从而减少对管道外观的影响,间接提高管道的加工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驱动气缸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将喷涂后的管道直接架起,然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滚落,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抬,提高使用的便捷性;2、接料组件和输送组件的配合使用,承接从支撑板上滚落的管道,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抬,同时将管道在接料架上移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对管道进行散热,在后期的堆放过程中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旨在显示驱动杆与连接板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支撑座;12、输送轮;2、支撑组件;21、驱动气缸;22、支撑板;221、移动槽;3、连接轴;4、连接板;41、驱动杆;5、接料组件;51、支撑腿;52、接料架;521、收纳槽;6、输送组件;61、电机;62、输送带;63、输送板;7、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支撑组件2和接料组件5,在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支撑座11,支撑座11呈两排分布,在支撑座11上转动连接有输送轮12,支撑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接料组件5设置在底端管道传送方向的一侧。将管道放在输送轮12上,对管道进行内喷涂后,控制支撑组件2将管道架起,然后使得管道移动到接料组件5上,省时省力。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2包括驱动件和支撑板22,支撑板22的截面呈矩形状,且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与管道的输送方向互相垂直,支撑板22设置有多个,且位于同排相邻两个输送轮12之间。结合图3,在支撑板22与底座1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轴3,连接轴3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相同,连接轴3与支撑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一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驱动件为驱动气缸21,驱动气缸21水平设置并与地面固定连接,驱动气缸21与连接轴3之间设有驱动杆41和连接板4,驱动杆41水平设置并与驱动气缸21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接板4一端与连接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41铰接。如图3所示,在支撑板22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221,移动槽221的长度小于支撑板22的长度,且移动槽221一端与支撑板22长度方向一端的侧面连通,移动槽221的底面呈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座(11),与支撑座(11)转动连接的输送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将输送轮(12)上的管道架起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驱动件和支撑板(22),在支撑板(22)的底部设有连接轴(3),连接轴(3)与支撑板(22)固定连接,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连接轴(3)轴线与管道的输送方向互相垂直,驱动件与连接轴(3)连接,并带动支撑板(22)转动,在支撑板(22)上开设有供管道从支撑板(22)上滑落的移动槽(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座(11),与支撑座(11)转动连接的输送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将输送轮(12)上的管道架起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驱动件和支撑板(22),在支撑板(22)的底部设有连接轴(3),连接轴(3)与支撑板(22)固定连接,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连接轴(3)轴线与管道的输送方向互相垂直,驱动件与连接轴(3)连接,并带动支撑板(22)转动,在支撑板(22)上开设有供管道从支撑板(22)上滑落的移动槽(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21)的底面呈向下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21),驱动气缸(21)水平设置并与地面相对连接,在连接轴(3)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在驱动气缸(21)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1),驱动杆(41)与连接板(4)铰接带动连接轴(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喷涂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伯仲佳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