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尾料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41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镍尾料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该工艺包括镍尾料配料、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焙烧反应及相关参数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多种镍尾料以现有技术无法处理的难题,摸索出工艺适应原料的逆向处理方法,充分利用回转窑处理物料的通过性,探索出了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新工艺,确定了合理的混合尾料处理技术条件和控制参数,解决了长年来镍尾料堆存对环境的影响,尤其在西北地区风沙天气频繁,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很大程度减少了镍尾料中金属的损失,将镍尾料中的镍变现,共处理各种堆存尾料共计240000吨,回收镍金属19643吨、铜金属7636吨,增加产值16.65亿。

A process of using rotary kiln to deal with complex tai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尾料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
技术介绍
在冶金生产中,精矿进入系统后,在火法和湿法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含镍尾料,此部分物料中镍、硫、水、铅、锌、砷等元素含量波动大,目前冶金炉窑对原料要求高,此部分物料无法处理,堆存后不仅造成资金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影响。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镍尾料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镍尾料配料:将纯铁渣、中水污泥、银硒渣、浸出渣、黄钠铁钒渣在料仓中分类储存作为备用镍尾料,备用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2.86%-30.99%、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0.03%-22.35%、含水的质量百分比为3%-28%,将备用镍尾料混合,使混合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6%-8%,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18%-22%,含水的质量百分比占8%-15%;2)将步骤1)中的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混合镍尾料的配入比例为30%-60%;3)焙烧反应: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料以40t/h-80t/h的进料量送入回转窑;4)反应燃料控制:将步骤3)中进入回转窑的混合物料,通过风、重油以及煤粉燃烧加热,其中风的流量与重油流量比例为1:7.5,风的流量与煤粉的流量比例为1:10进行控制;5)反应温度控制:将步骤4)中回转窑窑头温度控制在400-650℃,保证焙砂温度介于450℃-580℃,产出硫镍质量比为1.6-1.8的焙砂与烟气;6)焙砂与烟气分离:将步骤5)中产生的焙砂作为产品用平板车运至其他冶金炉窑进行常规处理,将烟气收集至中间仓。进一步地,将所述步骤3)中的混合物料通过圆盘给料机及皮带运输机送入回转窑。进一步地,步骤6)中将烟气在窑内负压为-300Pa—-500Pa的条件下经过旋涡风机与电收尘器收集至中间仓。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多种镍尾料以现有技术无法处理的难题,摸索出工艺适应原料的逆向处理方法,充分利用回转窑处理物料的通过性,探索出了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新工艺,确定了合理的混合尾料处理技术条件和控制参数,解决了长年来镍尾料堆存对环境的影响,尤其在西北地区风沙天气频繁,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很大程度减少了镍尾料中金属的损失,将镍尾料中的镍变现,共处理各种堆存尾料共计240000吨,回收镍金属19643吨、铜金属7636吨,增加产值16.65亿。本专利技术将焙烧温度确定为450℃-580℃,根据混合镍尾料中硫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一部分用于还原硫酸盐,一部分和氧结合,提供热量。将混合镍尾料中的含硫量控制在18%—22%,在此区间,硫的效率得到最大发挥;根据混合镍尾料中铅锌砷杂质的含量,将焙烧温度控制在为450℃-580℃,最大限度完成杂质的脱除。本专利技术可采用料仓规划、预混、圆盘辅助等稳定混合镍尾料中元素的波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镍尾料配料:将纯铁渣、中水污泥、银硒渣、浸出渣、黄钠铁钒渣在料仓中分类储存作为备用镍尾料,备用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2.86%-30.99%、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0.03%-22.35%、含水的质量百分比为3%-28%,将备用镍尾料混合,使混合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6%-8%,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18%-22%,含水的质量百分比占8%-15%。2)将步骤1)中的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混合镍尾料的配入比例为30%-60%。3)焙烧反应: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料以40t/h-80t/h的进料量通过圆盘给料机及皮带运输机送入回转窑。4)反应燃料控制:将步骤3)中进入回转窑的混合物料,通过风、重油以及煤粉燃烧加热,其中风的流量与重油流量比例为1:7.5,风的流量与煤粉的流量比例为1:10进行控制。5)反应温度控制:将步骤4)中回转窑窑头温度控制在400-650℃,保证焙砂温度介于450℃-580℃,产出硫镍质量比为1.6-1.8的焙砂与烟气。6)焙砂与烟气分离:将步骤5)中产生的焙砂作为产品用平板车运至其他冶金炉窑进行常规处理,将烟气在窑内负压为-300Pa—-500Pa的条件下经过旋涡风机与电收尘器收集至中间仓。实施例1:1)镍尾料配料:将纯铁渣、中水污泥、银硒渣、浸出渣、黄钠铁钒渣在料仓中分类储存作为备用镍尾料,备用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2.86%-30.99%、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0.03%-22.35%、含水的质量百分比为3%-28%,经过前期预混、圆盘配料等措施,将备用镍尾料混合,使混合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6%,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18%,含水的质量百分比占8%。2)将步骤1)中的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混合镍尾料的配入比例为30%。3)焙烧反应: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料以40t/h的进料量通过圆盘给料机及皮带运输机送入回转窑。4)反应燃料控制:将步骤3)中进入回转窑的混合物料,通过风、重油以及煤粉燃烧加热,其中风的流量与重油流量比例为1:7.5,风的流量与煤粉的流量比例为1:10进行控制。5)反应温度控制:将步骤4)中回转窑窑头温度控制在400℃,保证焙砂温度介于450℃,产出硫镍质量比为1.8的焙砂与烟气。6)焙砂与烟气分离:将步骤5)中产生的焙砂作为产品用平板车运至其他冶金炉窑进行常规处理,将烟气在窑内负压为-300Pa的条件下经过旋涡风机与电收尘器收集至中间仓。表1为实施例1的化验分析数据。实施例2:1)镍尾料配料:将纯铁渣、中水污泥、银硒渣、浸出渣、黄钠铁钒渣在料仓中分类储存作为备用镍尾料,备用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2.86%-30.99%、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0.03%-22.35%、含水的质量百分比为3%-28%,经过前期预混、圆盘配料等措施,将备用镍尾料混合,使混合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7%,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20%,含水的质量百分比占10%。2)将步骤1)中的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混合镍尾料的配入比例为45%。3)焙烧反应: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料以60t/h的进料量通过圆盘给料机及皮带运输机送入回转窑。4)反应燃料控制:将步骤3)中进入回转窑的混合物料,通过风、重油以及煤粉燃烧加热,其中风的流量与重油流量比例为1:7.5,风的流量与煤粉的流量比例为1:10进行控制。5)反应温度控制:将步骤4)中回转窑窑头温度控制在500℃,保证焙砂温度介于500℃,产出硫镍质量比为1.72的焙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1)镍尾料配料:将纯铁渣、中水污泥、银硒渣、浸出渣、黄钠铁钒渣在料仓中分类储存作为备用镍尾料,备用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2.86%-30.99%、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0.03%-22.35%、含水的质量百分比为3%-28%,将备用镍尾料混合,使混合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6%-8%,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18%-22%,含水的质量百分比占8%-15%;/n2)将步骤1)中的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混合镍尾料的配入比例为30%-60%;/n3)焙烧反应: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料以40t/h-80t/h的进料量送入回转窑;/n4)反应燃料控制:将步骤3)中进入回转窑的混合物料,通过风、重油以及煤粉燃烧加热,其中风的流量与重油流量比例为1:7.5,风的流量与煤粉的流量比例为1:10进行控制;/n5)反应温度控制:将步骤4)中回转窑窑头温度控制在400-650℃,保证焙砂温度介于450℃-580℃,产出硫镍质量比为1.6-1.8的焙砂与烟气;/n 6)焙砂与烟气分离:将步骤5)中产生的焙砂作为产品用平板车运至其他冶金炉窑进行常规处理,将烟气收集至中间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回转窑处理复杂镍尾料的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镍尾料配料:将纯铁渣、中水污泥、银硒渣、浸出渣、黄钠铁钒渣在料仓中分类储存作为备用镍尾料,备用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2.86%-30.99%、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0.03%-22.35%、含水的质量百分比为3%-28%,将备用镍尾料混合,使混合镍尾料中镍的质量百分比占6%-8%,含硫的质量百分比占18%-22%,含水的质量百分比占8%-15%;
2)将步骤1)中的混合镍尾料与镍精矿混合,混合镍尾料的配入比例为30%-60%;
3)焙烧反应: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料以40t/h-80t/h的进料量送入回转窑;
4)反应燃料控制:将步骤3)中进入回转窑的混合物料,通过风、重油以及煤粉燃烧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晶李育平秦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