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乳液凝胶及其基于脉冲电场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3764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乳液凝胶及其基于脉冲电场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是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溶解于水中,水浴加热,搅拌至完全糊化溶解,冷却至室温;加入溶有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用油,得到混合液;使用高速剪切机和高压均质机对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剪切和均质处理,得到粗乳液;将淀粉加入粗乳液中,搅拌均匀,得乳液;向乳液中加入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脉冲电场处理,水浴加热,脱气,冷却,得乳液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脉冲电场促进甲基纤维素和淀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更易形成更利于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网络结构,有效“包裹”脂溶性维生素,实现脂溶性维生素缓慢释放的目的。

Emulsion gel encapsulated fat soluble vitamins and production method based on pulsed electric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乳液凝胶及其基于脉冲电场的生产方法
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脉冲电场生产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乳液凝胶的方法,属于食品工程

技术介绍
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的总称,其可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几大类,在调节生物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日常饮食中进行摄取。但脂溶性维生素是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分散,机体内细胞吸收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其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且部分脂溶性维生素遇氧、遇酸及高温下不稳定,在热处理或贮藏过程中易受光、pH值和氧的影响,导致产品中营养素含量降低,其潜在的健康益处未得到充分实现。为解决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以上局限性,国内外学者相继将脂溶性维生素包埋在双亲性运载体系(乳液、脂质体、微胶囊或其修饰结构)的油脂相中,通过口服的方式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但乳液到达小肠部位的前20min往往就已消化90%,过快的消化速率难以达到药物运载控释缓释的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乳液凝胶的基于脉冲电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溶解于水中,水浴加热,搅拌至完全糊化溶解,冷却至室温;/n(2)向步骤(1)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溶液中加入溶有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用油,得到混合液;/n(3)使用高速剪切机和高压均质机对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剪切和均质处理,得到粗乳液;/n(4)将淀粉加入粗乳液中,搅拌均匀,得乳液;/n(5)向步骤(4)制备的乳液加入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脉冲电场处理;所述的脉冲电场处理的电场场强为5~15kV/cm,频率为200~1000Hz;/n(6)将脉冲电场处理后的乳液于80℃~9...

【技术特征摘要】
1.包埋脂溶性维生素的乳液凝胶的基于脉冲电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溶解于水中,水浴加热,搅拌至完全糊化溶解,冷却至室温;
(2)向步骤(1)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溶液中加入溶有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用油,得到混合液;
(3)使用高速剪切机和高压均质机对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进行剪切和均质处理,得到粗乳液;
(4)将淀粉加入粗乳液中,搅拌均匀,得乳液;
(5)向步骤(4)制备的乳液加入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脉冲电场处理;所述的脉冲电场处理的电场场强为5~15kV/cm,频率为200~1000Hz;
(6)将脉冲电场处理后的乳液于80℃~95℃水浴加热15~30min后,脱气,冷却,得乳液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步骤(1)中,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质量分数为5%~15%。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溶性维生素为视黄醇、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生育酚、固醇类、维生素K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油为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或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新安陈博儒蔡锦林韩忠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