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液压油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19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液压泵与主缸腔底部连通,液压蓄能装置与辅缸腔底部连通,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主塞设在主缸腔内,辅塞设在辅缸腔内,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主缸腔推动主塞向上运动,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辅缸腔推动辅塞与主塞联动顶升外部物体,外部物体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储能、节能设计的液压油缸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液压油缸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属于液压油缸领域。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是一种利用液压驱动的驱动装置,是液压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在整个液压机械中承担输出执行元件的角色,在整个传动过程中,液压油缸就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油缸具有以下优点:⑴采用液压油缸的液压系统能够作为大功率输出的元件,相比气动系统的气缸具有更大的压力范围;⑵空气的压缩率远大于液压油,因此液压油缸的工作稳定性和传动响应能力远强于气缸。因此,液压油缸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力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维护方便、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具有储能、节能设计的液压油缸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方案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液压泵与主缸腔底部连通,液压蓄能装置与辅缸腔底部连通,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主塞设在主缸腔内,辅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所述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主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液压蓄能装置与所述辅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所述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所述主塞设在所述主缸腔内,所述辅塞设在所述辅缸腔内,所述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所述主缸腔推动所述主塞向上运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所述辅缸腔推动所述辅塞与所述主塞联动顶升外部物体,所述外部物体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所述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所述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所述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主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液压蓄能装置与所述辅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所述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所述主塞设在所述主缸腔内,所述辅塞设在所述辅缸腔内,所述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所述主缸腔推动所述主塞向上运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所述辅缸腔推动所述辅塞与所述主塞联动顶升外部物体,所述外部物体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所述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所述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包括活塞头段、活塞杆段,所述活塞头段将所述主缸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缸腔、下缸腔,所述下缸腔的底部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上缸腔与所述液压泵的储油柜连通,所述液压泵将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泵入所述下缸腔使得所述活塞头段向上运动将所述上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入所述储油柜,轿厢下降将所述下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所述储油柜的同时将所述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抽回所述上缸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液压油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段位于所述上缸腔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与所述活塞杆段内的通道连通形成输液通道,所述输液通道与所述液压泵的储油柜连通,液压油通过所述输液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张炳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煊凝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