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018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轿厢,液压油缸顶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液压泵与主缸腔底部连通,液压蓄能装置与辅缸腔底部连通,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主塞设在主缸腔内,辅塞设在辅缸腔内,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主缸腔推动主塞向上运动,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辅缸腔推动辅塞与主塞联动顶升轿厢,轿厢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具有储能、节能设计的液压油缸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升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属于液压油缸领域。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是一种利用液压驱动的驱动装置,是液压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在整个液压机械中承担输出执行元件的角色,在整个传动过程中,液压油缸就是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油缸具有以下优点:⑴采用液压油缸的液压系统能够作为大功率输出的元件,相比气动系统的气缸具有更大的压力范围;⑵空气的压缩率远大于液压油,因此液压油缸的工作稳定性和传动响应能力远强于气缸。因此,液压油缸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力大、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维护方便、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具有储能、节能设计的液压油缸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方案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轿厢,液压油缸顶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液压泵与主缸腔底部连通,液压蓄能装置与辅缸腔底部连通,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主塞设在主缸腔内,辅塞设在辅缸腔内,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主缸腔推动主塞向上运动,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辅缸腔推动辅塞与主塞联动顶升轿厢,轿厢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进一步,本方案的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的活塞传动端A通过架梁与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的活塞传动端B连接,架梁的中部通过万向连接头与轿厢的顶部连接,轿厢在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的共同推动下向上运动。进一步,本方案的轿厢的底部设有缓冲板组件,缓冲板组件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上面板与下面板间设有多个弹性部件,上面板与下面板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弹性连接,轿厢通过上述弹性连接与外部结构形成缓冲接触。进一步,本方案的主塞包括活塞头段、活塞杆段,活塞头段将主缸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缸腔、下缸腔,下缸腔的底部与液压泵连通,上缸腔与液压泵的储油柜连通,液压泵将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泵入下缸腔使得活塞头段向上运动将上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入储油柜,轿厢下降将下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储油柜的同时将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抽回上缸腔。更进一步,本方案的活塞头段位于上缸腔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进液槽,进液槽与活塞杆段内的通道连通形成输液通道,输液通道与液压泵的储油柜连通,液压油通过输液通道流入或流出上缸腔。更进一步,本方案的液压泵通过流量阀A与下缸腔的底部连通,液压泵的储油柜通过流量阀B与上缸腔连通,液压泵通过流量阀A和/或流量阀B控制液压油的流量来调节活塞的移动速度。更进一步,本方案的活塞头段与所述主缸腔内壁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沿周向设置的密封圈环槽,所述密封圈环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塞头段通过所述密封圈将所述主缸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缸腔、下缸腔。更进一步,本方案的主缸腔的输出端出口的边沿内侧壁上设有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密封圈环槽,密封圈环槽内设有密封圈,主缸腔通过密封圈与活塞杆段形成密封滑动连接。进一步,本方案的缸体是筒状结构,主缸腔是设在缸体中央的圆筒结构,主缸腔的外侧壁与缸体的内侧壁间形成辅缸腔,主塞是圆柱状结构,辅塞是中空的筒状结构,辅塞设在主塞的外围形成并连结构。更进一步,本方案的辅缸腔的输出端出口的边沿内侧壁上设有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密封圈环槽,密封圈环槽内设有密封圈,辅缸腔通过密封圈与辅塞形成密封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采用具有储能、节能设计的液压油缸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液压油缸顶升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缸体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截面的示意图。图7是活塞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00是液压油缸,101是万向连接头,102是密封圈,110是主缸腔,111是上缸腔,112是下缸腔,120是辅缸腔,130是主塞,131是输液通道,140是辅塞,200是液压蓄能装置,300是液压泵,310是流量阀A,320是流量阀B,400是轿厢,401是缓冲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轿厢,液压油缸顶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液压泵与主缸腔底部连通,液压蓄能装置与辅缸腔底部连通,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主塞设在主缸腔内,辅塞设在辅缸腔内,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主缸腔推动主塞向上运动,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辅缸腔推动辅塞与主塞联动顶升轿厢,轿厢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上述方案采用具有储能、节能设计的液压油缸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活塞下行过程中,轿厢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辅塞将辅缸腔的液压油压回液压蓄能装置,从而将部分能量储存入液压蓄能装置以备后续利用,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基于以上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善整体设备的顶升能力,均匀负荷的分配,避免单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出现故障后造成连带的其它事故,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可以单独运行,也能联合运行的设备组,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的活塞传动端A通过架梁与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的活塞传动端B连接,架梁的中部通过万向连接头与轿厢的顶部连接,轿厢在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的共同推动下向上运动。而且,上述方案并不限于采用两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还可以是符合现场设计安装要求的其它数量组合的设备,组合中的单台设备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与其它设备联合运行,在单台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故障,则其它设备可以无延时接入运行,在多台设备联合运行的情况下,只有极小概率出现多台设备同时出现故障的情况,因此,本方案大幅降低了整体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为了避免轿厢下行与外部结构硬接触,本方案的轿厢的底部设有缓冲板组件,缓冲板组件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上面板与下面板间设有多个弹性部件,上面板与下面板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弹性连接,轿厢通过上述弹性连接与外部结构形成缓冲接触。为了实现气缸的顶升作用,如图2所示,本方案的主塞包括活塞头段、活塞杆段,活塞头段将主缸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缸腔、下缸腔,下缸腔的底部与液压泵连通,上缸腔与液压泵的储油柜连通,液压泵将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泵入下缸腔使得活塞头段向上运动将上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入储油柜,轿厢下降将下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储油柜的同时将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抽回上缸腔。基于以上方案,为了实现上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轿厢,所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所述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主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液压蓄能装置与所述辅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所述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所述主塞设在所述主缸腔内,所述辅塞设在所述辅缸腔内,所述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所述主缸腔推动所述主塞向上运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所述辅缸腔推动所述辅塞与所述主塞联动顶升所述轿厢,所述轿厢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所述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所述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轿厢,所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蓄能装置、液压泵,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所述缸体包括主缸腔、辅缸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主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液压蓄能装置与所述辅缸腔底部连通,所述活塞包括活塞驱动端、活塞传动端,所述活塞驱动端包括形成并连的主塞、辅塞,所述主塞设在所述主缸腔内,所述辅塞设在所述辅缸腔内,所述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所述主缸腔推动所述主塞向上运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将液压油释放入所述辅缸腔推动所述辅塞与所述主塞联动顶升所述轿厢,所述轿厢依靠自身重力下行将所述主缸腔、辅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回所述液压泵、液压蓄能装置,排回的液压油在所述液压蓄能装置内形成蓄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所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的活塞传动端A通过架梁与所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的活塞传动端B连接,所述架梁的中部通过万向连接头与所述轿厢的顶部连接,所述轿厢在所述液压油缸顶升系统A、液压油缸顶升系统B的共同推动下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底部设有缓冲板组件,所述缓冲板组件包括上面板、下面板,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间设有多个弹性部件,所述上面板与所述下面板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形成弹性连接,所述轿厢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与外部结构形成缓冲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液压油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塞包括活塞头段、活塞杆段,所述活塞头段将所述主缸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上缸腔、下缸腔,所述下缸腔的底部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上缸腔与所述液压泵的储油柜连通,所述液压泵将储油柜内的液压油泵入所述下缸腔使得所述活塞头段向上运动将所述上缸腔内的液压油排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正陈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煊凝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