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719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零件超精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变频电机、齿轮油泵、主齿轮油泵、散热器、第一液压油过滤器、蓄能器和第二液压油过滤器,变频电机与齿轮油泵和主齿轮油泵电连接在一起,齿轮油泵、散热器、第一液压油过滤器、主齿轮油泵、蓄能器和第二液压油过滤器依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运行稳定性好、可靠性佳的特点。

A kind of hydraulic system with good protection for the spindle of ultra precision aspheric surface forming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零件超精密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非球面透镜是一种曲率半径随着中心轴变化的透镜,其具有改进光学品质、减少光学元件、降低设计成本的特点;非球面透镜相对于球面透镜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光学仪器、图像、光电子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数码相机、CD播放器、高端显微仪器。目前,制造非球面透镜的传统加工方法是先通过一些专用设备粗磨后再经过精密研磨和精密抛光来完成。其大部分工作是通过手工进行的,在加工中由于要反复地进行测量和修磨,加工周期长、成本高,而且不易获得高精度,对操作者技能的要求也很高,为同时提升非球面透镜研磨加工的精度和效率,本
技术人员将研制一种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是精密磨床的重要部件,为了保持精密磨床高的回转精度,必须严格的控制主轴温度,加强主轴滑动轴承的润滑,避免主轴因为发热引起的热变形,给加工精度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主轴和轴承的卡死现象;当主轴启动或停止运转时,主轴会受到冲击负荷,为了避免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电机(2)、齿轮油泵(3)、主齿轮油泵(4)、散热器(7)、第一液压油过滤器(9)、蓄能器(12)和第二液压油过滤器(15),变频电机(2)与齿轮油泵(3)和主齿轮油泵(4)电连接在一起,齿轮油泵(3)的进油端连接有伸入油箱(1)内的吸油过滤器(5),出油端与散热器(7)的进油端连通,散热器(7)的出油端上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100),第一三通接头(100)的其中一个接头与散热器(7)的出油端连通,另外两个接头分别与油箱(1)和第一液压油过滤器(9)的进油端连通,且第一三通接头(100)与油箱(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电机(2)、齿轮油泵(3)、主齿轮油泵(4)、散热器(7)、第一液压油过滤器(9)、蓄能器(12)和第二液压油过滤器(15),变频电机(2)与齿轮油泵(3)和主齿轮油泵(4)电连接在一起,齿轮油泵(3)的进油端连接有伸入油箱(1)内的吸油过滤器(5),出油端与散热器(7)的进油端连通,散热器(7)的出油端上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100),第一三通接头(100)的其中一个接头与散热器(7)的出油端连通,另外两个接头分别与油箱(1)和第一液压油过滤器(9)的进油端连通,且第一三通接头(100)与油箱(1)连通的该处连接油路提供用于主轴冷却的油液,该油液对主轴冷却完成后回流至油箱(1)内;第一液压油过滤器(9)的出油端上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200),第二三通接头(200)的其中一个接头与第一液压油过滤器(9)的出油端连通,另外两个接头分别与油箱(1)和主齿轮油泵(4)的进油端连通,主齿轮油泵(4)的出油端上连接有第三三通接头(300),第三三通接头(300)的其中一个接头与主齿轮油泵(4)的出油端连通,另外两个接头分别与油箱(1)和蓄能器(12)的进油端连通,蓄能器(12)的出油端与第二液压油过滤器(15)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液压油过滤器(15)的出油端向主轴提供用于润滑以及静压轴承支撑的油液,该油液为主轴润滑以及完成静压轴承支撑后流入油箱(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油泵(3)的出油端与散热器(7)的进油端连通的连接油路上还设有第一单向阀(6),第一单向阀(6)的设置满足第一单向阀(6)的进油端与齿轮油泵(3)的出油端连通,第一单向阀(6)的出油端与散热器(7)的进油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性好的超精密非球面成型磨床主轴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100)与油箱(1)连通的连接油路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油液流量的流量传感器(16),流量传感器(16)设于该处连接油路内,流量传感器(16)设置的位置满足用于主轴冷却的油液对主轴冷却完成后先流经流量传感器(16)后再流入油箱(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志郑兴操姜超余辅华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