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00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所述氯代加成系统包括氯乙烯气化系统、氯气气化系统和氯化系统,氯乙烯气化系统包括氯乙烯高位槽A、氯乙烯高位槽B、氯乙烯蒸发器、氯乙烯缓冲罐A和氯乙烯缓冲罐B;氯气气化系统包括氯气钢瓶、氯气盐水汽化池、氯气缓冲罐A、氯气缓冲罐B和氯气应急碱池;氯化系统包括氯化塔、氧化冷凝器A、氧化冷凝器B、氧化冷凝器C、氯化液储罐A、氯化液储罐B和尾气缓冲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氯化系统中只需使用氯化塔和氯化冷凝器的结合,即可完成反应,这些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均为常规使用设备,且占用空间大小,进而会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
技术介绍
1,1,2-三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偏二氯乙烯等化工产品。1,1,2-三氯乙烷一般是以氯乙烯与氯气为原料的氯化产物。反应方程式为:。许多文献和专利公开了制备1,1,2-三氯乙烷,如专利CN100335450C公开了一种制备1,1,2-三氯乙烷,包括如下步骤:以1,1,2-三氯乙烷为循环介质,送入第一混合喷射装置,氯乙烯通过第一混合喷射装置的氯乙烯入口被抽吸入第一混合喷射装置的混合区,然后溶解于1,1,2-三氯乙烷的氯乙烯送入第二混合喷射装置,氯气通过第二混合喷射装置的氯气入口被抽吸入第二混合喷射装置的混合区,在第二混合喷射装置的混合区,氯乙烯与氯气混合预反应,然后进入装有静态混合构件的主管道反应器继续反应,生成1,1,2-三氯乙烷,反应后的产物,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进入后续工段,氯乙烯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选择率可达到96%以上,便于工业化推广使用;但是该生产方法存在一定的缺点:氯化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混合喷射装置和装有静态混合构件的主管道反应器,这些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大,进而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研发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氯代加成系统包括氯乙烯气化系统、氯气气化系统和氯化系统,所述氯乙烯气化系统包括氯乙烯高位槽A、氯乙烯高位槽B、氯乙烯蒸发器、氯乙烯缓冲罐A和氯乙烯缓冲罐B;在所述氯乙烯高位槽A和所述氯乙烯高位槽B的上方设置有氯乙烯进料总管,且所述氯乙烯进料总管上还连通设置有氯乙烯进料管A和氯乙烯进料管B,所述氯乙烯进料管A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A连通设置,所述氯乙烯进料管B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B连通设置;所述氯乙烯高位槽A和氯乙烯高位槽B的底端通过管道A连通,所述管道A与氯乙烯蒸发器的底部侧端通过管道B连通;所述氯乙烯蒸发器的上端与氯乙烯高位槽B的上端通过管道C连通,且所述管道C与氯乙烯缓冲罐A的上端通过管道D连通;所述氯乙烯缓冲罐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连通的氯乙烯出料管B,且所述氯乙烯缓冲罐A的上端与氯乙烯出料管B之间通过氯乙烯出料管A连通;所述氯气气化系统包括氯气钢瓶、氯气盐水汽化池、氯气缓冲罐A、氯气缓冲罐B和氯气应急碱池;所述氯气钢瓶与氯气盐水汽化池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A连通,所述氯气盐水汽化池与氯气缓冲罐A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B连通,氯气缓冲罐A的上端通过氯气进料管C与氯气缓冲罐B的上端连通,所述氯气缓冲罐B和氯气应急碱池之间通过管道E连通,所述氯气缓冲罐A的底端与管道E之间通过管道F连通,且所述氯气缓冲罐A的上端和氯气缓冲罐B的上端分别通过排污管A和排污管B与管道F连通;所述氯气缓冲罐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连通的氯烯出料管;所述氯化系统包括氯化塔、氧化冷凝器A、氧化冷凝器B、氧化冷凝器C、氯化液储罐A、氯化液储罐B和尾气缓冲罐;所述氯化塔的底端与氯化冷凝器C的顶端通过管道G连通,所述管道G还分别通过管道H和管道I与氧化冷凝器A和氧化冷凝器B连通,所述氯化塔上部的侧端与氯化冷凝器C的底端通过管道J连通,所述管道J还分别通过管道K和管道L与氧化冷凝器A和氧化冷凝器B连通,且所述管道J上还串联设置有氯化循环泵;所述氯化塔的顶端与氯化液储罐B之间通过管道M连通,所述管道M与氯化液储罐A之间通过管道N连通;所述氯化液储罐A的顶端与尾气缓冲罐通过管道O连通,且所述氯化液储罐B的顶端与管道N通过管道P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氯气盐水汽化池的底端与上端之间通过盐水冷却水管道连通,且在靠近氯气盐水汽化池的底端的盐水冷却水管道上还串联设置有盐水循环泵。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该氯代加成系统由氯乙烯气化系统、氯气气化系统和氯化系统构成,其中,氯乙烯气化系统和氯气气化系统均采用双缓冲输送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原料供送效率,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氯化加成效率;同时,氯化系统中只需使用氯化塔和氯化冷凝器的结合,即可完成反应,这些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均为常规使用设备,且占用空间大小,进而会降低生产成本;(2)本技术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在氯气盐水汽化池的底端与上端之间通过盐水冷却水管道连通,且在靠近氯气盐水汽化池的底端的盐水冷却水管道上还串联设置有盐水循环泵,进而能够有效控制氯气盐水汽化池的气化温度保持在20℃左右,满足生产工艺条件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中的氯乙烯气化系统和氯气气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中的氯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本实施例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该氯代加成系统包括氯乙烯气化系统、氯气气化系统和氯化系统。氯乙烯气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氯乙烯高位槽1A、氯乙烯高位槽1B、氯乙烯蒸发器2、氯乙烯缓冲罐3A和氯乙烯缓冲罐3B;在氯乙烯高位槽1A和氯乙烯高位槽1B的上方设置有氯乙烯进料总管,且氯乙烯进料总管上还连通设置有氯乙烯进料管A和氯乙烯进料管B,氯乙烯进料管A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1A连通设置,氯乙烯进料管B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1B连通设置;氯乙烯高位槽1A和氯乙烯高位槽1B的底端通过管道A连通,管道A与氯乙烯蒸发器2的底部侧端通过管道B连通;氯乙烯蒸发器2的上端与氯乙烯高位槽1B的上端通过管道C连通,且管道C与氯乙烯缓冲罐3A的上端通过管道D连通;氯乙烯缓冲罐3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8连通的氯乙烯出料管B,且氯乙烯缓冲罐3A的上端与氯乙烯出料管3B之间通过氯乙烯出料管A连通。氯气气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氯气钢瓶4、氯气盐水汽化池5、氯气缓冲罐6A、氯气缓冲罐6B和氯气应急碱池7;氯气钢瓶4与氯气盐水汽化池5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A连通,氯气盐水汽化池5与氯气缓冲罐6A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B连通,氯气缓冲罐6A的上端通过氯气进料管C与氯气缓冲罐6B的上端连通,氯气缓冲罐6B和氯气应急碱池7之间通过管道E连通,氯气缓冲罐6A的底端与管道E之间通过管道F连通,且氯气缓冲罐6A的上端和氯气缓冲罐6B的上端分别通过排污管A和排污管B与管道F连通;氯气缓冲罐6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8连通的氯烯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加成系统包括氯乙烯气化系统、氯气气化系统和氯化系统,/n所述氯乙烯气化系统包括氯乙烯高位槽A、氯乙烯高位槽B、氯乙烯蒸发器、氯乙烯缓冲罐A和氯乙烯缓冲罐B;在所述氯乙烯高位槽A和所述氯乙烯高位槽B的上方设置有氯乙烯进料总管,且所述氯乙烯进料总管上还连通设置有氯乙烯进料管A和氯乙烯进料管B,所述氯乙烯进料管A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A连通设置,所述氯乙烯进料管B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B连通设置;所述氯乙烯高位槽A和氯乙烯高位槽B的底端通过管道A连通,所述管道A与氯乙烯蒸发器的底部侧端通过管道B连通;所述氯乙烯蒸发器的上端与氯乙烯高位槽B的上端通过管道C连通,且所述管道C与氯乙烯缓冲罐A的上端通过管道D连通;所述氯乙烯缓冲罐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连通的氯乙烯出料管B,且所述氯乙烯缓冲罐A的上端与氯乙烯出料管B之间通过氯乙烯出料管A连通;/n所述氯气气化系统包括氯气钢瓶、氯气盐水汽化池、氯气缓冲罐A、氯气缓冲罐B和氯气应急碱池;所述氯气钢瓶与氯气盐水汽化池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A连通,所述氯气盐水汽化池与氯气缓冲罐A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B连通,氯气缓冲罐A的上端通过氯气进料管C与氯气缓冲罐B的上端连通,所述氯气缓冲罐B和氯气应急碱池之间通过管道E连通,所述氯气缓冲罐A的底端与管道E之间通过管道F连通,且所述氯气缓冲罐A的上端和氯气缓冲罐B的上端分别通过排污管A和排污管B与管道F连通;所述氯气缓冲罐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连通的氯烯出料管;/n所述氯化系统包括氯化塔、氧化冷凝器A、氧化冷凝器B、氧化冷凝器C、氯化液储罐A、氯化液储罐B和尾气缓冲罐;所述氯化塔的底端与氯化冷凝器C的顶端通过管道G连通,所述管道G还分别通过管道H和管道I与氧化冷凝器A和氧化冷凝器B连通,所述氯化塔上部的侧端与氯化冷凝器C的底端通过管道J连通,所述管道J还分别通过管道K和管道L与氧化冷凝器A和氧化冷凝器B连通,且所述管道J上还串联设置有氯化循环泵;所述氯化塔的顶端与氯化液储罐B之间通过管道M连通,所述管道M与氯化液储罐A之间通过管道N连通;所述氯化液储罐A的顶端与尾气缓冲罐通过管道O连通,且所述氯化液储罐B的顶端与管道O通过管道P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1,1,2-三氯乙烷生产的氯代加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加成系统包括氯乙烯气化系统、氯气气化系统和氯化系统,
所述氯乙烯气化系统包括氯乙烯高位槽A、氯乙烯高位槽B、氯乙烯蒸发器、氯乙烯缓冲罐A和氯乙烯缓冲罐B;在所述氯乙烯高位槽A和所述氯乙烯高位槽B的上方设置有氯乙烯进料总管,且所述氯乙烯进料总管上还连通设置有氯乙烯进料管A和氯乙烯进料管B,所述氯乙烯进料管A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A连通设置,所述氯乙烯进料管B的另一端与氯乙烯高位槽B连通设置;所述氯乙烯高位槽A和氯乙烯高位槽B的底端通过管道A连通,所述管道A与氯乙烯蒸发器的底部侧端通过管道B连通;所述氯乙烯蒸发器的上端与氯乙烯高位槽B的上端通过管道C连通,且所述管道C与氯乙烯缓冲罐A的上端通过管道D连通;所述氯乙烯缓冲罐B的上端还设有与氯化系统中氯化塔连通的氯乙烯出料管B,且所述氯乙烯缓冲罐A的上端与氯乙烯出料管B之间通过氯乙烯出料管A连通;
所述氯气气化系统包括氯气钢瓶、氯气盐水汽化池、氯气缓冲罐A、氯气缓冲罐B和氯气应急碱池;所述氯气钢瓶与氯气盐水汽化池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A连通,所述氯气盐水汽化池与氯气缓冲罐A之间通过氯气进料管B连通,氯气缓冲罐A的上端通过氯气进料管C与氯气缓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进张海鹏葛乃鹏印小锋孙建良姚李亮梁红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东港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