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972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包括:牛角涵道、吸风风扇、抽风风扇、快速散热机构和多平面适配机构,所述牛角涵道呈牛角形,所述牛角涵道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风风扇,所述牛角涵道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抽风风扇,所述牛角涵道顶部设置有快速散热机构,所述牛角涵道底部同样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多平面适配机构;还公开了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的工作方法;一方面通过增加额外的散热机构,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负压使得设备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实用性高。

An adaptive culvert radiator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设备及
,特别涉及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与高温接触的零件受到强烈的加热,而这些多余的热量如果不能快速的散发出来,高温不但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甚至很可能就会毁坏正在工作的设备,散热器作为附在发热设备上的一层良好的导热介质,成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散热器主要是通过和发热体表面接触,吸收热量,然后再将热量发散到设备外部。我国散热器行业发展已逾二十年,随着传统渠道受冲击、融资环境遇冷,散热器企业的发展之路正受到影响。散热器企业既面临着品牌升级压力,又承受着资金链断裂担忧,整个行业到了变革的重要节点。现在的散热器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的散热器,大多存在着单一散热器只能适应一种安装平面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散热效率不满足现在的要求,散热压力大的问题。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散热器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现在的散热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在的散热器大多存在着单一散热器只能适应一种安装平面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发热源的需求进行改装,适应性差,实用性不高。2、现在的散热器大多面临着散热效率不满足现在的要求,散热压力大的问题,单纯的风冷或者水冷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一方面通过增加额外的散热机构,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负压使得设备适应不同的安装面,实用性高。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包括:牛角涵道、吸风风扇、抽风风扇、快速散热机构和多平面适配机构,所述牛角涵道呈牛角形,所述牛角涵道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风风扇,所述牛角涵道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抽风风扇,所述牛角涵道顶部设置有快速散热机构,所述牛角涵道底部同样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多平面适配机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散热器的设置,其采用双风扇,一进一出形成风道,提高了空气的流通速度,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使用弧形涵道,利用弧面减少空气能量流失,利用康达效应弯曲空气,减少了风阻和湍流,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多平面适配机构包括基部、伸缩杆、助力弹簧、金属网、包覆层、压环、抽真空杆、螺纹套、传动齿轮组、连杆和旋钮,所述基部设置于牛角涵道外表面,所述基部底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盲孔内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设置有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包覆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基部盲孔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设置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呈环状,所述金属网本质为柔性金属,所述金属网底部固定设置有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覆伸缩杆和金属网,所述包覆层一侧固定设置于基部上,所述包覆层采用柔性材料,所述包覆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内设置有抽真空杆,所述抽真空杆一端与压环内表面滑动密封,所述抽真空杆另一端与基部滑动连接,所述抽真空杆靠近基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抽真空杆螺纹处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抽真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中心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旋钮,所述连杆设置于旋钮中心,所述旋钮与连杆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平面适配机构的设置,其利用负压使得设备适应不同的安装面,不需要针对性的加工,不需要样品,可以提前生产,减低了销售的难度,减少了生产成本,实用性高。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杆靠近旋钮的一端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旋钮配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金属网采用记忆金属。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金属网的设置,其利用记忆金属遇热可回复的特性,使得散热器能够重复安装,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旋钮外侧设置于凸起,所述旋钮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快速散热机构包括插柱、溶质、溶剂和开关阀,所述插柱设置于牛角涵道顶部,所述插柱穿入牛角涵道中,所述插柱卡接于牛角涵道上,所述插柱内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隔断插柱内部,所述开关阀一侧设置有溶质,所述开关阀另一侧设置有溶剂,所述溶质本质为硝酸钾固体,所述溶剂本质为水或者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快速散热机构,其利用硝酸钾溶解吸热的原理,获得比风冷更大的温度差,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插柱外侧设置有防护外插柱,所述防护外插柱包裹插柱,所述防护外插柱于插柱之间设置有保护液,所述保护液本质为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护外插柱的设置,能够降低设备损坏时可能出现的污染,提高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插柱一端设置有导热针脚和导热弹簧,所述导热针脚设置于插柱底部,所述导热针脚上设置有环形凸板,所述环形凸板上设置有导热弹簧,所述导热弹簧一端接触环形凸板,所述导热弹簧另一端接触牛角涵道内表面。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热针脚和导热弹簧的设置,一方面导热针脚提供了更快的传热速度,导热弹簧提供了更大的散热面积,能够提高设备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导热弹簧也提供了压力,使得导热针脚始终能够接触发热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快速散热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通电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牛角涵道内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通电电路,所述通电电路连接开关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本质为热敏电阻,所述开关阀本质为电磁阀。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其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增加了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的工作方法,包括自适应安装和散热,具体包括以下步:步骤一:安装,所述多平面适配机构接触安装面,所述伸缩杆根据安装面活动并配合安装面,所述旋钮旋动,所述抽真空杆通过传动齿轮组驱动抬升,所述压环与抽真空杆之间抽真空固定;步骤二:所述吸风风扇与抽风风扇形成风道散热,所述快速散热机构根据温度变化加入散热过程。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其采用双风扇,一进一出形成风道,提高了空气的流通速度,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使用弧形涵道,利用弧面减少空气能量流失,利用康达效应弯曲空气,减少了风阻和湍流,提高了设备的散热能力。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其利用负压使得设备适应不同的安装面,不需要针对性的加工,不需要样品,可以提前生产,减低了销售的难度,减少了生产成本,实用性高。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其利用硝酸钾溶解吸热的原理,获得比风冷更大的温度差,散热能力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平面适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平面适配机构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快速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快速散热机构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牛角涵道(1)、吸风风扇(2)、抽风风扇(3)、快速散热机构(4)和多平面适配机构(5),所述牛角涵道(1)呈牛角形,所述牛角涵道(1)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1)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风风扇(2),所述牛角涵道(1)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抽风风扇(3),所述牛角涵道(1)顶部设置有快速散热机构(4),所述牛角涵道(1)底部同样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1)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多平面适配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牛角涵道(1)、吸风风扇(2)、抽风风扇(3)、快速散热机构(4)和多平面适配机构(5),所述牛角涵道(1)呈牛角形,所述牛角涵道(1)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1)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风风扇(2),所述牛角涵道(1)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抽风风扇(3),所述牛角涵道(1)顶部设置有快速散热机构(4),所述牛角涵道(1)底部同样设置有开口,所述牛角涵道(1)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多平面适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平面适配机构(5)包括基部(501)、伸缩杆(502)、助力弹簧(503)、金属网(504)、包覆层(505)、压环(506)、抽真空杆(507)、螺纹套(508)、传动齿轮组(509)、连杆(510)和旋钮(511),所述基部(501)设置于牛角涵道(1)外表面,所述基部(501)底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盲孔内设置有伸缩杆(502),所述伸缩杆(502)外侧设置有助力弹簧(503),所述助力弹簧(503)包覆伸缩杆(502),所述伸缩杆(502)一端与基部(501)盲孔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02)另一端设置有金属网(504),所述金属网(504)呈环状,所述金属网(504)本质为柔性金属,所述金属网(504)底部固定设置有包覆层(505),所述包覆层(505)包覆伸缩杆(502)和金属网(504),所述包覆层(505)一侧固定设置于基部(501)上,所述包覆层(505)采用柔性材料,所述包覆层(505)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压环(506),所述压环(506)内设置有抽真空杆(507),所述抽真空杆(507)一端与压环(506)内表面滑动密封,所述抽真空杆(507)另一端与基部(501)滑动连接,所述抽真空杆(507)靠近基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抽真空杆(507)螺纹处设置有螺纹套(508),所述螺纹套(508)与抽真空杆(50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508)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组(509),所述传动齿轮组(509)中心连接有连杆(510),所述连杆(510)一端设置有旋钮(511),所述连杆(510)设置于旋钮(511)中心,所述旋钮(511)与连杆(51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510)靠近旋钮(511)的一端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旋钮(51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配型涵道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