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827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包括自外而内套设的外壳、内部和分隔筒,待冷却容器放置于分隔筒内,所述分隔筒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换热管路和加热、降温温度传感器,并填充冷量传递介质;内胆和分隔筒的内壁上均设置加热线;所述分隔筒的内壁与待冷却容器的外壁之间填充冷量传递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降温与升温功能,交替使用时无需拆卸;利用液氮与直流加热器来实现所需温度并恒定设计温度可满足‑120℃~+60℃,结构简单、耗电低、体积小、故障率低、噪音低等优点。特殊的液氮换热管路,有效减少进出端温差,有利提高制冷时腔内温度均匀性。

Cold and hot thermostat for feeding and reclaim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恒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
技术介绍
试验型供取料工艺系统作为相关研究的配套系统,供料时使用物料加热蒸发工艺,收集物料时使用冷凝固化法低温收集工艺。实现供收功能的常规方法是使用加热器、冷却器两种设备,试验型系统需要经常进行加热和冷冻设备互换操作,存在解冻周期长、操作繁琐、试验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对于试验型供取料系统来说,具有以下特点:场所空间小,设备要体积小;工艺温度要求高,断电等故障时,设备要有一定时间的保温。研究设计冷冻和加热功能一体的小型冷热型恒温器是解决现有问题根本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包括外壳,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胆和设置于内胆内部的分隔筒,待冷却容器放置于分隔筒内,所述分隔筒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换热管路和加热、降温温度传感器,并填充冷量传递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1)内部的内胆(1)和设置于内胆(1)内部的分隔筒(2),待冷却容器(3)放置于分隔筒(2)内,所述分隔筒(2)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换热管路(4)和加热、降温温度传感器,并填充冷量传递介质;内胆(1)和分隔筒(2)的内壁上均设置加热线;所述分隔筒(2)的内壁与待冷却容器(3)的外壁之间填充冷量传递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1)内部的内胆(1)和设置于内胆(1)内部的分隔筒(2),待冷却容器(3)放置于分隔筒(2)内,所述分隔筒(2)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换热管路(4)和加热、降温温度传感器,并填充冷量传递介质;内胆(1)和分隔筒(2)的内壁上均设置加热线;所述分隔筒(2)的内壁与待冷却容器(3)的外壁之间填充冷量传递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筒(2)与内胆(1)、冷却容器(3)之间间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传递介质为¢3的实心铝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取料系统的冷热型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筒(2)顶部设置有灌注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运华白志伟贺邓彭博张茗洋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