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55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具体涉及调节二甲苯单加氧酶双亚基比例提高5‑甲基吡嗪‑2‑羧酸的方法。所述调节二甲苯单加氧酶双亚基比例是指以大肠杆菌(

A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5-methylpyrazine-2 carboxylic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还涉及调节二甲苯单加氧酶双亚基比例提高5-甲基吡嗪-2-羧酸的方法,属于遗传工程

技术介绍
5-甲基吡嗪-2-羧酸(5-Methylpyrazine-2-carboxylicacid,MPCA)是用于合成格列吡嗪、阿昔莫司及5-甲基吡嗪-2-羧酸甲酯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以及作为金属配合物用于制备催化剂。目前其合成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可分为分子间环合法、吡嗪侧链多步合成法、直接氧化法和电化学法。但化学合成法存在反应条件要求高,使用大量氧化剂,生产成本高,对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生物转化法则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底物选择性好,催化效率高,杂质少,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极具发展前景。国内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等,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29(9):19~25)筛选获得一株含二甲苯单加氧酶的恶臭假单胞菌,并利用该菌株进行5-甲基吡嗪-2-羧酸的生物制备,经过补料发酵产率可达到75.6%,产物浓度达到20.41g/L,周期达到了22天。专利CN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将恶臭假单胞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将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putida)ATCC33015中二甲苯单加氧酶、苯甲醇脱氢酶和苯甲醛脱氢酶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同时调节二甲苯单加氧酶双亚基基因xylM与xylA在基因组的拷贝数比例为1:1~3:3,从而构建不同的产5-甲基吡嗪-2羧酸重组大肠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甲苯单加氧酶基因如NCBI上GeneID:1218754和GeneID:1218743,苯甲醇脱氢酶基因如GeneID:9121238所示,苯甲醛脱氢酶基因如GeneID:1218745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利用CRISPR/cas9将二甲苯单加氧酶、苯甲醇脱氢酶和苯甲醛脱氢酶基因整合flhD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利用CRISPR/cas9将二甲苯单加氧酶终端羟化酶基因(xylM)、电子传递蛋白基因(xylA)和二甲苯单加氧酶基因(xylM-xylA)整合至motA、cheW、cheY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为EscherichiacoliBL21(DE3)。


6.权利要求1所述产5-甲基吡嗪-2羧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产5-甲基吡嗪-2-羧酸重组大肠杆菌:
先构建二甲苯单加氧酶、苯甲醇脱氢酶和苯甲醛脱氢酶基因整合框,通过同源重组将整合框代替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基因组中鞭毛区基因flhD,得到产5-甲基吡嗪-2-羧酸重组大肠杆菌E.coliMPCA1,其中;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生杨涛王祥法门晋名曲欣欣王晓群李庆猛
申请(专利权)人:迪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