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27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涉及数控加工刀具领域。包括:轴端连接筒,具有一腔体;嵌套筒,设于腔体内部,且嵌套筒与轴端连接筒同轴设置;至少一嵌套结构,设于轴端连接筒的内壁和嵌套筒的外壁之间,包括:第一凸台,一端铆接于腔体内壁,另一端连接一插接杆,接插杆的轴向与轴端连接筒的轴向平行,且沿轴向方向伸出腔体;第二凸台,一端铆接于嵌套筒外壁,另一端连接插接杆;铣头,设于轴端连接筒的背离插接杆的伸出方向的一侧,具有一冲铣平台,且冲铣平台上设有一铣刀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铣头通过设置在轴端连接筒上的嵌套筒和插接杆,实现与机械臂之间的快速拆卸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A milling cutter structure of five axis NC machi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
技术介绍
五轴数控加工设备又叫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机床,这种机床系统对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象征。而代表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状况。在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工作中,冲铣是一项主要的工作内容,用于将材料冲铣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因此铣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铣刀在安装时较为麻烦,需要对五轴数控加工设备进行较为繁琐的拆卸和整装,而如果在加工工序较为繁琐时,这一整装过程就显得更为浪费时间,整体上降低了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包括:轴端连接筒,所述轴端连接筒具有一腔体;嵌套筒,设置于所述腔体内部,且所述嵌套筒与所述轴端连接筒同轴设置;至少一嵌套结构,设置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内壁和所述嵌套筒的外壁之间,所述嵌套结构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一端铆接于所述腔体内壁,所述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连接一插接杆,所述接插杆的轴向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轴向平行,且所述接插杆沿所述轴向方向伸出所述腔体;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台的一端铆接于所述嵌套筒外壁,所述第二凸台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接杆;铣头,设置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背离所述插接杆的伸出方向的一侧,所述铣头的背离所述轴端连接筒的一端具有一冲铣平台,且所述冲铣平台上设置有一铣刀头。优选的,所述嵌套结构为4个,且各所述嵌套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内壁和所述嵌套筒的外壁之间。优选的,所述轴端连接筒与所述铣头为一体浇铸成型。优选的,所述铣头上设置有一第一平滑螺旋纹和一第二平滑螺旋纹,所述第一平滑螺旋纹和所述第二平滑螺旋纹之间设有一锯齿螺旋纹。优选的,所述第一平滑螺旋纹、所述锯齿螺旋纹和所述第二平滑螺旋纹呈螺纹上升状构造。优选的,所述嵌套筒的内壁上喷涂有复合耐磨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插接杆之间为嵌套扣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插接杆之间为嵌套扣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冲铣平台为硬质合金制成。优选的,所述铣刀头为硬质合金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与铣头连接的轴端连接筒上设置嵌套筒和插接杆,实现与机械臂之间的快速拆卸和安装,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铣刀结构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铣刀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轴端连接筒1,轴端连接筒1具有一腔体11;嵌套筒2,设置于腔体11内部,且嵌套筒2与轴端连接筒1同轴设置;至少一嵌套结构,设置于轴端连接筒1的内壁和嵌套筒2的外壁之间,嵌套结构包括:第一凸台31,第一凸台31一端铆接于腔体11内壁,第一凸台31的另一端连接一插接杆3,接插杆3的轴向与轴端连接筒1的轴向平行,且接插杆3沿轴向方向伸出腔体;第二凸台32,与第一凸台31对应设置,且第二凸台32的一端铆接于嵌套筒2外壁,第二凸台32的另一端连接插接杆3;铣头4,设置于轴端连接筒1的背离插接杆3的伸出方向的一侧,铣头4的背离轴端连接筒1的一端具有一冲铣平台5,且冲铣平台5上设置有一铣刀头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操作者在需要为该五轴数控加工设备更换铣刀时,手握轴端连接筒1,将插接杆3对准五轴数控加工设备机械臂上对应的圆孔插入,且将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机械臂插入嵌套筒2内,使铣刀和机械臂固定。通过五轴数控加工设备通过机械臂和轴端连接筒1带动铣头4转动,由铣头4上的铣刀头6进行冲铣作业,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嵌套结构为4个,且各嵌套结构均匀分布于轴端连接筒1的内壁和嵌套筒2的外壁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凸台31和第二凸台32的4组嵌套结构均匀分布在轴端连接筒1上,再配合4个插接杆3和机械臂连接,增加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轴端连接筒1与铣头4为一体浇铸成型。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轴端连接筒1与铣头4一体浇铸成型,增强牢度。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铣头4上设置有一第一平滑螺旋纹41和一第二平滑螺旋纹42,第一平滑螺旋纹41和第二平滑螺旋纹42之间设有一锯齿螺旋纹4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铣头4上的第一平滑螺旋纹41和第二平滑螺旋纹42之间设置锯齿螺旋纹43,可以提高冲铣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平滑螺旋纹41、锯齿螺旋纹43和第二平滑螺旋纹42呈螺纹上升状构造。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嵌套筒2的内壁上喷涂有复合耐磨材料。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嵌套筒2的内壁上涂复合耐磨材料后,可以提高轴端连接筒1和机械臂之间的配合度。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凸台31与插接杆3之间为嵌套扣合连接。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凸台32与插接杆3之间为嵌套扣合连接。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冲铣平台5为硬质合金制成。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铣刀头6为硬质合金制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轴端连接筒,所述轴端连接筒具有一腔体;/n嵌套筒,设置于所述腔体内部,且所述嵌套筒与所述轴端连接筒同轴设置;/n至少一嵌套结构,设置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内壁和所述嵌套筒的外壁之间,所述嵌套结构包括:/n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一端铆接于所述腔体内壁,所述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连接一插接杆,所述接插杆的轴向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轴向平行,且所述接插杆沿所述轴向方向伸出所述腔体;/n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台的一端铆接于所述嵌套筒外壁,所述第二凸台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接杆;/n铣头,设置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背离所述插接杆的伸出方向的一侧,所述铣头的背离所述轴端连接筒的一端具有一冲铣平台,且所述冲铣平台上设置有一铣刀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端连接筒,所述轴端连接筒具有一腔体;
嵌套筒,设置于所述腔体内部,且所述嵌套筒与所述轴端连接筒同轴设置;
至少一嵌套结构,设置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内壁和所述嵌套筒的外壁之间,所述嵌套结构包括:
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一端铆接于所述腔体内壁,所述第一凸台的另一端连接一插接杆,所述接插杆的轴向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轴向平行,且所述接插杆沿所述轴向方向伸出所述腔体;
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台的一端铆接于所述嵌套筒外壁,所述第二凸台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插接杆;
铣头,设置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背离所述插接杆的伸出方向的一侧,所述铣头的背离所述轴端连接筒的一端具有一冲铣平台,且所述冲铣平台上设置有一铣刀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结构为4个,且各所述嵌套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轴端连接筒的内壁和所述嵌套筒的外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数控加工设备的铣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连接筒与所述铣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吴永顺王海波陈禧时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