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27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阶梯铣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柄部和切削部,其沿着由右至左方向依序布置。切削部包括外圆刃以及排屑槽,其中,外圆刃和排屑槽均围绕切削部的外侧壁进行螺旋延伸,且相间布置。外圆刃包括主刃、阶梯刃以及过渡斜切面。阶梯刃由主刃继续向左延伸而成。过渡斜切面由排屑槽的侧壁倾斜内切而成,其设置于主刃和阶梯刃之间的过渡区域内。这样一来,从而使得阶梯刃具有较小的槽前角,降低其切削锋利性,防止崩刃现象的发生。另外,过渡斜切面的存在还可以使得排屑槽具有相对更为顺滑、宽敞的入口端,从而保证排屑进程的顺利进行,确保阶梯孔的孔壁具有较小的成型粗糙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铣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刀具制造
,尤其是一种阶梯铣刀。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加工效率,均借助于阶梯铣刀来对阶梯孔进行成型。一般来说,如图1中所示,现有设计阶梯铣刀的切削部主要由主刃和阶梯刃构成。由于阶梯刃的外径相较于主刃的外径具有较大差值,因此,当加工对象为不锈钢等高硬度、高强度金属时,难以同时保证阶梯刃的切削性能和主刃的刃口刚性,且就目前刀具成型工艺来说,阶梯刃的槽前角较大,一般在25°左右,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崩刃现象,且排屑效果较差,严重影响着刀具的使用寿命。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排屑性能较好,且不易发生崩刃现象的阶梯铣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阶梯铣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柄部和切削部,且沿着由右至左方向依序布置。切削部包括外圆刃以及排屑槽,其中,外圆刃和排屑槽均围绕切削部的外侧壁进行螺旋延伸,且相间布置。外圆刃包括主刃、阶梯刃以及过渡斜切面。阶梯刃由主刃继续向左延伸而成。过渡斜切面由排屑槽的侧壁倾斜内切而成,其设置于主刃和阶梯刃之间的过渡区域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主刃的槽前角α≤10°;阶梯刃的槽前角β≤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阶梯刃上设置有第一抗磨斜面,其由过渡斜切面斜切而成,且延伸至其刀尖。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述主刃上设置有第二抗磨斜面,其由排屑槽的侧壁斜切而成,且延伸至其刀尖。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切削部还包括有容屑槽,其数量与阶梯刃相一致。容屑槽开设于切削部的左端面上,且横穿与之相对应的阶梯刃,且与排屑槽相沟通。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容屑槽直至延伸至过渡斜切面。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容屑槽包括弧线形槽底。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圆刃以及排屑槽的数量设置为4,且均围绕切削部的外侧壁进行左旋延伸。相较于传统设计的阶梯铣刀,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渡斜切面来过渡阶梯刃,从而使其具有较小的槽前角,降低其切削锋利性,防止崩刃现象的发生。另外,过渡斜切面的存在还可以使得排屑槽具有相对更为顺滑、宽敞的入口端,从而保证排屑进程的顺利进行,确保阶梯孔的孔壁具有较小的成型粗糙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阶梯铣刀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阶梯铣刀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阶梯铣刀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阶梯铣刀的主视图。图6是图2的II局部放大图。1-柄部;2-切削部;21-外圆刃;211-主刃;2111-第二抗磨斜面;212-阶梯刃;2121-第一抗磨斜面;213-过渡斜切面;22-排屑槽;23-容屑槽。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阶梯铣刀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及其主视图,可知,其包括一体成型的柄部1和切削部2,且沿着由右至左方向依序布置。其中,切削部2包括外圆刃21以及排屑槽22,其中,外圆刃21和排屑槽22的数量均设置为4,均围绕切削部2的外侧壁进行左螺旋延伸,且相间布置。外圆刃21包括主刃211、阶梯刃212以及过渡斜切面213。阶梯刃213由主刃211继续向左延伸而成,且其外径须相较于主刃211的外径具有一定的差值,从而实现阶梯孔的一次加工成型。过渡斜切面213由排屑槽22的侧壁倾斜内切而成,其设置于主刃211和阶梯刃212之间的过渡区域内(如图4中所示)。这样一来,从而使得阶梯刃具有相对较小的槽前角α,降低其切削锋利性,防止崩刃现象的发生。另外,过渡斜切面213的存在还可以使得排屑槽22具有相对更为顺滑、宽敞的入口端,从而保证排屑进程的顺利进行,确保阶梯孔的孔壁具有较小的成型粗糙度。在此,对上述槽前角的定义如下:阶梯铣刀开槽后但为开刃前,沿着切削部端面方向,将主刃或阶梯刃(数量设置为偶数)中相对两个的刀尖连接成线,槽前刀面自刀尖处的切线与刀尖连线的夹角,如图5中所示。上述外圆刃21以及排屑槽22的数量以及具体螺旋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并不局限上述的设计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同时对一个零件加工对称的两个槽时,为了提高加工效果,可以使用两把阶梯铣刀进行同步切削。当然,出于零件的夹持稳定性方面考虑,需要确保阶梯铣刀铣削时产生的轴向力指向同一方向,从而防止零件在工作台上出现"打转"现象,故需选用左旋阶梯铣刀和右旋铣刀配对使用,且两者的旋转速度、进给速度以及成型参数应尽可能地一致。出于确保阶梯铣刀切削进程的平稳进行,防止其振刀量过大方面考虑,需对主刃211以及阶梯刃212的槽前角进行控制,经过大量切削试验数据论证,主刃211的槽前角α不宜大于10°;阶梯刃212的槽前角β不宜大于10°(如图5中所示)。另外,还可以在上述阶梯刃212上设置有第一抗磨斜面2121,其由上述过渡斜切面213斜切而成,且延伸至其刀尖(如图6中所示),这样一来,即相对于工件的初始接触由线性转变为局部面性接触,从而降低了刀尖的峰值应力,且提高了其自身的抗磨损能力。当阶梯刃212自身上涂覆有耐磨涂层时,还可以防止耐磨涂层发生峰值受损现象。当然,出于相同目的考虑,亦可以在上述主刃211上设置有第二抗磨斜面2111,其由排屑槽22的侧壁斜切而成,且同样延伸至其刀尖(如图6中所示)。再者,上述切削部2还可额外设置有容屑槽23,其数量与阶梯刃212相一致。容屑槽23开设于切削部2的左端面上,且横穿与之相对应的阶梯刃212,且与排屑槽22相沟通(如图5中所示)。这样一来,有效地地提高了切削部2切削端面的容屑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在切削过程初期切屑对阶梯铣刀加工性能的影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上述容屑槽23亦直至延伸至过渡斜切面213,从而使得切屑导入到排屑槽22的过程更为顺利。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容屑槽23的槽底宜优选为弧线形(图中未示出),这样一来,从而使得其与切削部2端面的过渡更为自然,进而具有较好的排屑性能。再者,还可以使得阶梯刃212的刃口强度更好,避免其在实际切削过程中崩刃现象的发生。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铣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柄部和切削部,且沿着由右至左方向依序布置;所述切削部包括外圆刃以及排屑槽,其中,所述外圆刃和所述排屑槽均围绕所述切削部的外侧壁进行螺旋延伸,且相间布置;所述外圆刃包括主刃、阶梯刃以及过渡斜切面;所述阶梯刃由所述主刃继续向左延伸而成;所述过渡斜切面由所述排屑槽的侧壁倾斜内切而成,其设置于所述主刃和所述阶梯刃之间的过渡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铣刀,包括一体成型的柄部和切削部,且沿着由右至左方向依序布置;所述切削部包括外圆刃以及排屑槽,其中,所述外圆刃和所述排屑槽均围绕所述切削部的外侧壁进行螺旋延伸,且相间布置;所述外圆刃包括主刃、阶梯刃以及过渡斜切面;所述阶梯刃由所述主刃继续向左延伸而成;所述过渡斜切面由所述排屑槽的侧壁倾斜内切而成,其设置于所述主刃和所述阶梯刃之间的过渡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的槽前角α≤10°;所述阶梯刃的槽前角β≤10°。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阶梯铣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阶梯刃上设置有第一抗磨斜面,其由所述过渡斜切面斜切而成,且延伸至其刀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王弢颜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