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燕尾槽的可转位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69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燕尾槽的可转位刀具,刀杆,刀杆上开设有安装槽;以及刀片,刀片能够装设在安装槽,刀片上包括第一刀头和/或第二刀头,刀片上至少两个侧面与安装槽内相应的槽面相贴合,并通过一连接件将刀片与刀杆连接,使得第一刀头、第二刀头中的任一刀头从刀杆的一端向外伸出;从刀杆的一端伸出的第一刀头与第二刀头的刃尖相对设置,以使得第一刀头、第二刀头的刃尖对应成型燕尾槽内两相对设置的锐角内角。通过降刀片装载入安装槽,以便于提高刀片安装重复定位精度,且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共用同一刀杆,使得安装、寿命、可操作性、被加工工件质量、经济性好。经济性好。经济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燕尾槽的可转位刀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燕尾槽的可转位刀具。

技术介绍

[0002]可转位刀具作为一种先进刀具,由于其具备在加工过程中刀头可快速更换,刀具使用成本低的优点,在切削加工中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但是,专利技术人在使用可转位刀具成型燕尾槽等特殊形状结构时发现如下问题:
[0003]由于燕尾槽的槽口面积小于槽内的面积,需要使用左刀、右刀分别成型出燕尾槽一半的形状,通过两个一半形状的燕尾槽拼合成一完成的燕尾槽结构,但是,为了避免刀片出现振动,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可转位刀具的刀头和刀杆都是特制的,以保证安装牢固。因此,虽然左刀、右刀成型出燕尾槽仅仅是对称关系,但是,左刀、右刀需要与相应的刀杆进行连接,左刀、右刀与相应的刀杆的夹紧结构也存在有差异。而这也导致了左刀、右刀在经过更换后,需要反复对刀以提高精度,由于对刀具和刀杆都进行更换,相当于更换一把新刀,需要对刀具进行精准定位,才能避免两个一半形状的半燕尾槽出现错位。这使得成型燕尾槽所需要的时间长,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燕尾槽的可转位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200),所述刀杆(200)上开设有安装槽(23);以及刀片(100),所述刀片(100)能够装设在所述安装槽(23),所述刀片(100)上包括第一刀头(11)和/或第二刀头(11

),所述刀片(100)上至少两个侧面与所述安装槽(23)内相应的槽面相贴合,并通过一连接件(300)将所述刀片(100)与所述刀杆(200)连接,使得第一刀头(11)、第二刀头(11

)中的任一刀头从所述刀杆(200)的一端向外伸出;从所述刀杆(200)的一端伸出的第一刀头(11)与第二刀头(11

)的刃尖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刀头(11)、所述第二刀头(11

)的刃尖对应成型燕尾槽内两相对设置的锐角内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分别延伸至所述刀杆(200)上相邻的三个表面上,使得所述安装槽(23)包括三个作为定位面的槽面;所述槽面包括第一定位面(231)、第二定位面(232)及第三定位面(233),所述第一定位面(231)、第二定位面(232)、第三定位面(233)对应与所述刀片(100)上的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第三侧面(15)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位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连接在所述刀片(100)相邻于所述第一侧面(13)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侧面(13)上开设有用以穿过所述连接件(300)的限位孔(16),对应所述第一侧面(13)的第一定位面(231)上设有定位孔(25);所述连接件(300)穿过所述限位孔(16)伸入所述定位孔(25),以实现所述刀片(100)与所述刀杆(20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位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其龙马提殷亚军仲益王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