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40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铣刀,刀体前端为切削部、后端为刀柄,切削部处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螺旋切屑刃,切削部前端设有与螺旋切削刃一一对应的切削端刃,切削端刃在切削部前端汇集形成刀尖,切削端刃侧边与螺旋切削刃平滑相接,切削端刃为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刃,螺旋切削刃由多道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的第一刃口、相间的设置在第一刃口间的弧形方向与第一刃口互相方向相反的第二刃口构成,第一刃口与第二刃口间平滑相接,第一刃口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刃口长度,螺旋切削刃间为螺旋退屑槽,切削刃强度高,不易崩刀,刀具使用寿命长。

A kind of end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铣刀
本技术属于金属切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立铣刀。
技术介绍
立铣刀是数控机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铣刀,立铣刀的圆柱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刀,它们可同时进行切削,也可单独进行切削。主要用于平面铣削、凹槽铣削、台阶面铣削和仿形铣削。目前立铣刀的端部切削刃为直线型结构,切削时端刃所受的力大,容易崩刀,并且螺旋切削刃的结构强度低,也容易崩刀,刀具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立铣刀,切削刃强度高,不易崩刀,刀具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铣刀,包括刀体,刀体前端为切削部、后端为刀柄,切削部处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螺旋切屑刃,切削部前端设有与螺旋切削刃一一对应的切削端刃,切削端刃在切削部前端汇集形成刀尖,切削端刃侧边与螺旋切削刃平滑相接,切削端刃为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刃,螺旋切削刃由多道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的第一刃口、相间的设置在第一刃口间的弧形方向与第一刃口互相方向相反的第二刃口构成,第一刃口与第二刃口间平滑相接,第一刃口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刃口长度,螺旋切削刃间为螺旋退屑槽。进一步的,切削端刃后部对应的切削部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形方向与切削端刃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第二刃口处后部设有向后的斜坡,斜坡的后部坡口向后方翘起,斜坡后方翘起的坡口斜度大于斜坡前端的坡口斜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部表面设有TiCN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切削端刃为弧形,加强了端刃刃口的结构强度,螺旋切削刃为多个弧形的第一刃口、第二刃口构成,可促使切削应力均衡的分散,避免切削应力集中,提高刃口强度,并且可避免出现毛刺,切削刃的强度高,不易崩刀,极大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刀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切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螺旋切削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切削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斜坡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切削端刃,11为弧形结构,2为第一刃口,3为第二刃口,31为斜坡,4为有TiCN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图4,一种立铣刀,包括刀体,刀体前端为切削部、后端为刀柄,切削部处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螺旋切屑刃,螺旋切削刃间为螺旋退屑槽,切削部前端设有与螺旋切削刃一一对应的切削端刃1,切削端刃1在切削部前端汇集形成刀尖,切削端刃1的侧边与螺旋切削刃平滑相接,切削端刃1为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刃,切削端刃1的中部为最凸处,向前凸出的切削端刃1在切削中与工件接触的面积大,并且为逐渐的平滑接触切削,相比现有的直线型刃口,切削中的接触过程具有缓冲性,并且,弧形刃口的面积大,结构强度获得提高,使刃口具有更好的切削刃,不容易崩刀,切削端刃1后部对应的切削部为弧形结构11,弧形结构11的弧形方向与切削端刃1的方向相反,对切削端刃形成加强结构,再次提高切削端刃的结构强度,避免崩刀,螺旋切削刃由多道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的第一刃口2、相间的设置在第一刃口2间的弧形方向与第一刃口2互相方向相反的第二刃口3构成,第一刃口2与第二刃口3间平滑相接,第一刃口2的长度大于第二刃口3的长度,第一刃口2、第二刃口3构成的螺旋切削刃改变了螺旋刃口的结构形状,第一刃口2、第二刃口均为主要的切削刃口,弧形的结构在且切削中可将受力更好的向整体传递,弧形方向相反的两种刃口能够将局部的受力进行更好的向别处、向整体传递,提高刃体分担切削力的能力,提高刃体强度,避免崩刀,刃体强度高,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第一刃口长度不小于第二刃口,第二刃口作为第一刃口间的过渡结构,可避免刃口上的切削应力集中在刃口相接处,使切削应力均衡的分布,降低生产中的成本,切削部表面设有TiCN涂层4,提高切削加工中的润滑性,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在第二刃口3的后部设有向后的斜坡31,斜坡31的后部坡口向后方翘起,斜坡后方翘起的坡口斜度大于斜坡前端的坡口斜度,斜坡31具有缓存、导向切削液的功效,切削中,切削液可进入到斜坡31中,暂存,然后沿着斜坡向后甩出,斜坡后部的坡口斜度大,朝向紧邻着的下一道螺旋切削刃,可促使甩出的切削液恰好落至下一道螺旋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面上,提高切削液的使用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铣刀,包括刀体,刀体前端为切削部、后端为刀柄,切削部处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螺旋切屑刃,切削部前端设有与螺旋切削刃一一对应的切削端刃,切削端刃在切削部前端汇集形成刀尖,切削端刃侧边与螺旋切削刃平滑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端刃为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刃,螺旋切削刃由多道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的第一刃口、相间的设置在第一刃口间的弧形方向与第一刃口互相方向相反的第二刃口构成,第一刃口与第二刃口间平滑相接,第一刃口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刃口长度,螺旋切削刃间为螺旋退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铣刀,包括刀体,刀体前端为切削部、后端为刀柄,切削部处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螺旋切屑刃,切削部前端设有与螺旋切削刃一一对应的切削端刃,切削端刃在切削部前端汇集形成刀尖,切削端刃侧边与螺旋切削刃平滑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端刃为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刃,螺旋切削刃由多道向刀具转动方向凸出的弧形的第一刃口、相间的设置在第一刃口间的弧形方向与第一刃口互相方向相反的第二刃口构成,第一刃口与第二刃口间平滑相接,第一刃口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刃口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兴强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